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讯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它与消息并列为新闻报道的两大支柱,而人物通讯则是通讯中最复杂,最感人、最难驾驭的.  相似文献   

2.
3.
陈琪  陈玲 《青年记者》2008,(14):83-84
通讯的种类,按内容分,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人物通讯,一般被归到报告文学里.人物通讯、特写、报告文学,也都是以写人物为主.把人物通讯分在报告文学里头,是因为在人物通讯里有文学的成份,但内容却都是真实的,甚至连细节也必须是真实的.我们认为,对于人物通讯采写,应从三方面人手,即深入细致的采访、把握人物的时代特点、注重人物的个性描写等.这里,我们结合2007年获得山东省地市报通讯一等奖、全国地市报通讯一等奖、山东省新闻奖二等奖的<全国第一个硕士村官杨本伦>通讯的系列报道,谈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4.
人物通讯的写作最忌概念化,无细节。如果说人物通讯是一座房子的话,细节就是一块一块垒成房子的砖头,没有砖头就没有房子;没有细节,就没有人物通讯。细节,对整篇人物通讯关系极大,而细节采写的深入与否?运用得当与否?以及细节与细节之间串联得成功与否?将决定这篇人物通讯是否受读者欢迎。  相似文献   

5.
人物通讯,应该从四方面入手,即选取典型人物,深入细致的采访,把握人物的时代特点以及注重人物的个性描写。  相似文献   

6.
风貌通讯在种属上归于新闻体裁之列,这是已经没有争论的事实,但是很多风貌通讯作品的内容无论是从新闻定义还是从新闻价值上来衡量,却又找不到其属于新闻体裁的理由,特别是从风貌通讯的历时性演变来看,这一问题体现得更  相似文献   

7.
一、细节在人物通讯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人物通讯有了细节,可以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特征,使之成为一个独特的典型,使作者笔下的人物丰满、细腻、生动。如穆青同志写的人物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有这样一段:“那是个冬天的黄昏。北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焦裕禄听见风雪声,倚在门边望着风雪发呆。”记者抓住了这瞬间即逝的“发呆”的情态,深刻地反映出焦裕禄这位县委书记心中时刻装着人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襟怀。  相似文献   

8.
人物通讯自然以写人为主,就像是画家给人物做粗线条素描。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各行各业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富有典型意义,宣传他们,树立他们光辉的形象,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学习榜样,是我们新闻  相似文献   

9.
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描写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与精神境界的,在典型报道中经常会运用到。当前在实现四化的征途上,英雄辈出,群星璀璨,新闻报道的重要武器——人物通讯,就应大力发挥作用,去讴歌他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近几年来,有关报道陈景润、吴吉昌、栾弗、杜芸芸、蒋筑英、罗健夫、张海迪、朱伯儒、步鑫生等先进事迹的人物通讯,激励着亿万人民振奋精神,艰苦创业,努力工作,冲破“左”的思想束缚,为着四化事业多作贡献。  相似文献   

10.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各行各业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富有典型意义,宣传他们,树立他们的光辉形象,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学习榜样,是我们广播电台的职责。但如何写好写活先进人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下一番苦功。一、形象化语言是广播的特色广播媒体人物通讯稿件的采写跟报纸、  相似文献   

11.
穆青是中国当代名记者,从1942年步入新闻界以来,从写第一篇人物通讯《赵占魁》,到建国后采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以及新时期采写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等优秀人物通讯,都用恰当的画面艺术,提高产品的感染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这些作品仍令我们常读常新。 一、利用画面艺术 反映时代精神 穆青在人物通讯写作中,首先注重用画面艺术,  相似文献   

12.
牧内节男在谈到人物专访的成败时这样说:“访问是通过提问,得到对方的回答。高质量的提问,会得到相应的高质量的回答。大钟之所以能发出美的声音,因为敲击得法,访问的成败,与此同理。”只有访出心声,才能写出心声,为此必须要经过关心、谈心、耐心、交心四个阶段,才能打开人物的心扉。  相似文献   

13.
人物通讯是报刊、广播、电视上最常见的通讯形式之一。它展现了各种英雄、模范、先进人物乃至普通百姓的风采,弘扬了社会正气,拉近了媒体与读者的距离,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本文提出了人物通讯写作中细节决定成败的观点,并结合实例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中,人物通讯大都是正面的宣传报道,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承担起宣传教育的功能。从五六十年代的宣传先进到八九十年代的歌颂英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元选择,人物通讯所要报道的对象范围扩大,人物报道出现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5.
华实 《新闻知识》2001,(2):37-38
当了多年记者,写了不少人物,然而最让我写得投入的是一位老县委书记的故事。 那是我1997年发表的通讯《苏耀先印象记》。照理说,当时苏耀先已离开户县近20年,从时效性来讲,似乎已没有什么新闻价值了,然而我却发现,这位老县委书记留下了那些平凡的故事没有因岁月的流逝而在人们心中淡漠,人们还经常提起,讲得有滋有味有感情,以至于5尺汉子说到动情处都会眼噙泪花。 在户县大地上,处处都有这位老县委书记留下了足迹。到过户县的人都会对那里的路留下深刻印象:那是贯通户县东西、南北的17条主干路,路距都是5里,它们将户…  相似文献   

16.
新闻性和深度是人物专访节目的内在要素,新闻性和深度应该统一。但二者也可能彼此制约,这时需要发挥主持人的临场挖掘能力,或采用连续报道的方式进行深入挖掘,这样才能做好人物专访节目。  相似文献   

17.
广播人物专题来自生活,来自具体的新闻实践,因此只有始终坚守其新闻性,坚守广播专题需要遵循的新闻价值、新闻时效、本地特色三大原则,方能拥有清澈的源头活水. 价值度:广播人物专题创作的参照前提 价值度即新闻价值的高低,这是衡量广播人物专题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尺,记者采写的人物自身是否具有新闻价值,是否引人关注,是否引人共鸣,是决定人物选材的关键.具体来说,广播人物专题关注的多是“新闻事”中的“新闻人”,可以走进新闻事件中的焦点人物,聚焦公众关注的热点人物,挖掘大千世界中的典型人物——这些人物本身就有新闻故事,本身就有新闻价值,自然为节目创作奠定了坚实根基.  相似文献   

18.
作为媒体中普遍的应用文体,人物通讯中如何塑造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成为每个新闻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人物通讯的内涵出发,分析人物通讯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对于人物通讯的写法进行探索,为当今广大新闻工作者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20.
通常的观点认为文艺节目以其艺术性、娱乐性、参与性就足够了,广播文艺节目很难注重到节目的时效性,因为广播文艺节目生产周期比较广播新闻节目周期要长,周期长自然很难照顾到广播节目的时效性,注重不到时效性就很难有新闻性。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完全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