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现学校与社区道德教育的良性互动,将有效地加强学生和社区居民的道德教育。目前,学校与社区道德建设互动的现状不容乐观。加强学校与社区道德教育互动建设,必须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加大资金投入,共同创建良好的德育环境;加强制度建设,保证学校与社区道德建设互动规范化;学校要主动面向社区,发挥好学校德育的社区功能,同时要深入发掘社区德育资源,促使社区资源教育社会化。  相似文献   

2.
道德教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社会转型给学校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现状中种种问题的出现不是一天的事情,也不是由那一种原因造成的,而是当前学校教育所处特殊阶段中的多种因素互动的嬗变,如市场经济的冲击和西方个人主体价值观的影响等。学校道德教育工作必须以德育为核心,要充分发挥学校道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导向和保证作用,实现德智体美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校与社区道德教育互动机制及运行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高校与社区道德教育互动机制,以建立资源共享互动、基地共建互动、教育管理互动、项目协作互动四项机制为主,整合高校与社区的道德教育资源,创新道德教育形式,推动道德教育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4.
美国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学校是社区极为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和社区双向互动且不断合作。这种互动与合作主要表现为社区对学校的支持、帮助以及学校对社区的开放和服务。它对我们的教育也有启示:让我们的家长会更富有人情味;科学论证并精心组织学校与社会的互动活动;让学生在社区实践中明确学习目的;拆除学校与社区之间的隔离墙;学校和社区应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探究在家园共育模式下进行道德教育的策略。首先,强调了家庭与学校要紧密合作,建立家校沟通平台。然后,提出培养家庭中的价值观念,并通过日常生活实践传递道德观念。其次,探讨了学校课程设计中道德教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师角色的重要性。接下来,强调了社区的关键作用,以期通过孩子参与社区义工活动以及社区资源的共享来延伸道德教育。此外,还提出了要建立评估机制来监测和优化道德教育策略的效果。最后,总结了家园共育模式下道德教育的策略,并强调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家庭、学校和社区共同努力,实现学生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6.
徐博 《教师》2012,(11):27-27
本研究试图对河南省南阳市高校与社区篮球互动开展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高校与社区篮球互动开展的优势。在两者互动指导的原则下,加强南阳市高校与社区篮球运动的良性互动发展,逐步实现学校与社区体育资源的优化组合,从而使学校篮球与社区篮球走向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社区弱自主性下的学校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学校制度要重构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学校与社区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但当前学校和社区之间缺少互动,相互隔离。具体来说,问题表现为互动的非均衡性,交往的非制度化,资源开放的保守性以及由政府推动,缺少内在动力。是什么阻止了社区与学校的互动往来?为什么学校要与社区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采取闭门自守的态度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本研究主要从学校和社区自主挫的视角来考察。认为学校自主性相对强。而社区自主性比较弱这种不均衡状态是学校与社区互动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教育小区是社区教育发展的产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社区教育与社区发展的结合点,在于通过作为社区与学校整体互动的教育小区这一组织形式,发挥社区与学校对教育的统整。教育小区有利于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教育优势互补。教育小区为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社区精神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学校与社区的沟通和互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校与社区是有着紧密关系的。任何学校都存在于一定的社区之中,社区对学校的影响也同样是客观存在的。学校与社区隔离,学校对社区封闭,学校孤立于社区,崇尚知识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学校关起门来传授知识,不重视生动的社会实际,与社区完全隔绝,这是传统的学校观念。而在实际上,社区是教育的基础,离开社区的生活,离开社区的成长,学校无法单独完成教育的目标。学校与社区沟通和互动,是把学校和社区看做为不同的社会实体,同时在共同的目标下,实现双方的相互参与、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形成合力,共育人才。学校与社区的沟…  相似文献   

10.
培智学校教育对象的变化、融合教育的倡导实施、原有课程实施方式使得培智学校的改革势在必行。以北京市某特殊教育学校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的研究方法对该校与社区互动的原因、历史、具体举措、效果及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文化氛围、学校管理、课程方面培智学校都有其与社区互动的机制。培智学校与社区互动的特点有:“双赢”是培智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基础、“利益共同体”是培智学校与社区互动的表现形式、“改革发展”是培智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动力。要更好地促进培智学校与社区互动,不仅需要协调学校内学科课程与社区课程的冲突、突破学校改革和质量发展的瓶颈,更需要处理好学校、社区、家庭、政府在培智学校与社区互动中的支持服务关系。  相似文献   

11.
社区与学校的关系是当今国际教育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良性的,互动的社区与学校的关系有利于社区的发展,也有利于学校自身的进步。在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一些贫困的农村地区,建立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良好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现从社区的角度探讨农村学校与社区之间关系的现状,并进行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互动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路 《教育与职业》2006,(24):70-71
大学生道德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配合。文章对大学生道德下滑的原因做了分析,主张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力量,构建学校、社会与家庭和谐互动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机制,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一、“四全”:道德教育理念创新所谓“四全”是指实现道德教育创新,在道德教育实践中要具有全员意识,实施全方位教育,执行全程监控,实现全面发展。全员性:在道德教育中要树立全员意识。社会的全体成员都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应负有接受道德教育,参与道德教育实践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社会的风气有一个大的根本的好转。特别是学校,担负着教育培养下一代的主要责任,要主动与社区、家庭联起手来,共同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工都是教育者,道德教育不只是政工人员、德育教师的事,任课教师、后勤工作人员也有责…  相似文献   

14.
学校德育效果不佳,学校与社会、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分离现象严重,学校—社区德育互动的呼声与诉求越来越强烈。然而,实践中制约因素很多,效果并不理想,如理念落后、政策缺失、机制不全、资源依赖、参与不足等。厘清学校—社区德育互动的制约因素有利于促进学校社区德育一体化,提高未成年人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建立"学校道德教育生态"理念,从生态整体性出发,全面分析学校道德教育所关涉的问题,促进学校道德教育生态在学校场域演绎中得以恢复和推进,在与环境良性互动中实现其完整、稳定与和谐,这是解决当前道德危机和德育困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马叶 《教育导刊》2007,(1):19-21
随着社会的开放,学校也开始从封闭走向开放,与其所在的社区互动起来.学校与社区之间应是双向互动.社区内的成员、机构、组织应理解、支持和帮助学校,以便有效地实现全方位育人;学校也应向社区开放、服务社区.本文拟探讨学校向社区开放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社区一头连着家庭,另一头连着学校和社会,是推进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依托和平台.以社区为结点推进家庭道德教育的发展是基于宁波市家庭道德教育现状和家庭道德教育指导需求的现实选择.要明确以社区为结点指导家庭道德教育的理念,建立健全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发挥社区的优势,实现“三结合”在思想启迪、道德养成、能力拓展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黄欣 《职教论坛》2014,(6):44-48
学校与社区实现互动是教育资源整合,架构终身教育体系"立交桥"的重要路径之一。从立法保障的视角进行探讨,可以更有效地起到促进学校与社区良性互动的重要作用。通过考察我国学校与社区互动法律保障的现状,借鉴发达国家及地区的立法经验,就我国当前面临的现实困难,提出必须从明确法律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完善立法制度、建立反馈监督与追责机制等举措,来建构学校与社区互动法律保障机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社会学的理论基础。通过结构功能理论、互动理论和交换理论对学校与社区关系的诠释,揭示了现代学校观念中学校与社区关系的形成是学校和社区共同发展的需要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学校与社区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两者之间的互动有其理论根据和实践基础。但当前学校和社区之间缺少互动,主要表现为互动的非平等性、资源开放的保守性、交往的非制度化等。要使农村学校和社区有效互动,首先要建设农村学习型社区,还要营建学校与社区良好关系,而且要强化农村社区的自主管理以及争取政府对农村社区教育的鼓励和资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