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许和平 《小学生》2013,(8):56-56
下面两种现象,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家长叮咛孩子:"上课要认真听讲,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踊跃发言。"然而,孩子是怎么做的呢?不尽如人意。家长、老师的要求笼统抽象,怎样做才是认真听讲、踊跃发言呢?对此具体实在的指导,几乎是空白。如何纠正这一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的指导偏差呢?  相似文献   

2.
下面两种现象,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 ——家长叮咛孩子:“上课要认真听讲,回答老师的问题。” ——老师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踊跃发言。” 然而,孩子是怎么做的呢?不尽如人意。家长、老师的要求笼统抽象,怎样做才是认真  相似文献   

3.
李镇西:李老师,那天我接到你班一个家长的举报电话。李勇军:啊?家长"举报"我什么?李镇西:呵呵,你别紧张,这是你今天送毕业的初三学生的家长。她说,我的孩子三年来在李老师班上感到很幸福,因为李老师非常优秀,既严格要求学生,又特别关心学生。这位家长说她非常感谢李勇军老师。  相似文献   

4.
曾读过一篇题为<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忙>的短文,文章引起了笔者的共鸣,也令我想起了教师、学生、家长的生活状态:我们的教师很忙、学生很忙、家长也很忙,这是为什么?大家究竟都在"忙"些什么?这"忙"换来的是什么?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状态吗?我想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同答的.  相似文献   

5.
继伟 《小学生》2015,(Z1):86-87
"明白卡"到底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呢?是不是和我们的"胸卡"一样啊?美国小学的孩子们每人书包里都有这样一个夹子,正面写着学生的名字,学生每天到校的时候把它交给老师,放学的时候老师又把它交给孩子带回给家长。夹子的背面别着一周的教学计划、进度、要求、作业、课外活动的安排等等,家长据此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做什么、帮助孩子准备带到学校的东西、协助孩子完成作业等等。  相似文献   

6.
王萍 《华章》2011,(13)
有人说:七十年代学生学会生存,八十年代学生学会学习,九十年代学生学会关心,那么进入新的世纪,我们该让学生学会什么呢?挑战?竞争?调节?共处?其实不管学会什么,有一点应该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任何一个学生都需要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但这一点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老师和家长有意识的引导.本文就"无为"教育的方法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用爱去丈量     
来到这所新的学校,每每看到孩子们左攀一个右攀一个地把老师拽着,衣服和裙子常被孩子们拉扯得变了形,有的孩子甚至偷偷地捉弄老师,在老师后面做点小动作,跟老师打打闹闹……我都感觉很不习惯.在我看来.这样的师生关系太过于"随便"了.正因为不习惯,我开始思考:师生关系到底到哪个份上才算好呢?  相似文献   

8.
“早恋”是个极其敏感的词。什么是“早恋”?遇到“早恋”的学生,老师该怎么引导才算适度?家长发现孩子“早恋”的苗头该怎么做?这一系列的问题让老师和家长感到头疼,甚至恐惧。  相似文献   

9.
有时学生在学校犯了错误,诸如 一些与同学打架、上课做小动作、作 业不认真以及成绩不好等等此类情况 时,往往有些老师采取的方法就是要 学生"带家长"。这好像是一种延续了 多年的老办法。那么,学生"带家长" 是不是就能够彻底地解决问题,是不 是解决问题的惟一途径呢?经常"带家 长"的学生是不是就从此不再犯类似 的错误了呢?  相似文献   

10.
<正>一堂课是否成功,不在于老师发挥得多么精彩,也不在于课堂气氛多么活跃,而在于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这才是扎扎实实的课堂教学。我们老师可能都有过这种体会,有时课堂气氛很热烈,学生参与度也很高,但下课后呢?再过一段时间呢?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记住了多少?这需要老师认真反思。一、课堂教学目标要明确,小组讨论内容要合理"高效课堂"要求,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显然,小组活  相似文献   

11.
随着暑假的临近,孩子们十分开心,而家长们则开始烦恼.暑假是幼小衔接过程中的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时段,入学前两个月的暑假生活如何合理安排?怎样让孩子顺利地进入小学?这是许多家长都会认真考虑的问题.作为大班的老师,我也在思考:如果这个暑假不能合理安排(过于松散或过于严格的生活),不仅会把孩子在园已经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丢掉,而且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考场作文是一种特殊的“创作” ,它具有很强的功利性 ,它很容易影响和左右“教学作文”的教学活动。在中学作文教学活动中 ,我们经常要求学生抒写心灵 ,写出自己的切身感受 ,不说假话、空话、大话 ,甚至花费大量精力进行作文训练 ,但是 ,学生往往“走进考场心里没底 ,走出考场心中无数” ;有的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作文中经常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欣赏 ,但面对考场作文却又束手无策 ,弄得学生、家长、老师、考卷命题者甚至全社会都不满意。这是什么原因呢 ?是作文教学没能解决这对矛盾吗 ?还是学生的作文出了问题 ?这还得从考场作文的特殊性和它与…  相似文献   

13.
学校之好     
"这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说某所学校"好",到底是在表示什么呢?是说校长很出色,把学校管理得井井有条?是说老师都很体贴,懂得体谅及启发学生?是说学校有足够的资源,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个性化发展?还是说学生考试很牛,学校升学率高?一所好学校最本质的特征到底是什么?国内某市教育局列出了家长心中的好学校评比条件:1.培养目标合理科学,能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特长展示创设良好的环境;2.办学理念先进前瞻,课程  相似文献   

14.
不少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于老实,因为过于老实的孩子容易吃亏受骗,但又希望他们拥有老实孩子的那种高洁品行,那么应该如何教育呢?这时,有些家长往往干脆就教育孩子做个纯粹的老实人,不让孩于沾染一丝"社会浊气";也有一些家长有意识教导孩子学成人的"成熟",宁愿孩子"聪  相似文献   

15.
学习成绩不理想,经常违反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给老师、学校制造麻烦等等.这就是老师、学校及家长令人讨厌的学生--后进生,又名差生.有时候老师埋怨家长送来了一个"弱智"子女,有时候家长又指责老师、学校没有培育、管教好自已的孩子,学校又责备班主任老师失责了.殊不知,一个学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需要靠家庭、学校、社会及学生自已的共同努力.自从2000年我就开始关注这一弱势群体的产生原因及演化情况.近两年我有意跟踪调查一些学生,并结合他人的研究成果我发现:农村中学后进生问题严重,需要认真分析原因并及时找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一篇文章怎样解读才算到位?在以应试为目的的模式下",标准答案"一统天下,这个问题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一篇课文让学生读什么么,读到什么程度,老师只要根据"教参"  相似文献   

17.
每年开学,我们都有一个疑问:第一节课上什么?怎么上?许多老师都是习惯性地讲讲对学生的要求等规章制度,或者拿着学生花名册点名。这样一点新意也没有,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虽然学生此时并没有反感你这位老师,但他们也没有要想好好地学好你这科。直到有一天,一位学生跟我讲:朱老师,从你给我们上第一节课开始,我们就非常学这门课,你上课很幽默、很有意思。当时我并没有什么特别感觉,可后来一琢磨:是不是我第一节课上得很成功,深深地吸引住他们了呢?第一堂课怎样上才算成功呢?我个人认为在第一堂  相似文献   

18.
<正>一堂语文课,老师需要讲什么?怎样的课堂才算是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刚好前几天我听过一两堂课,讲的都是杨绛先生的《老王》。第一堂课上,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对人物的赏析、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学生都说得头头是道,与参考书上没有两样。可是,学生真的是会了吗?面对学生的精彩发言,教师在课堂上再没有内容可讲。于是带领学生把"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过着怎样的生活,我为什么会愧怍"再总结一遍。这样的课堂,学生还感兴趣吗?听另一位老师的课,学生展示完学习的内容之后,又表演"老王给我送鸡蛋"  相似文献   

19.
钱阳辉 《江苏教育》2012,(Z3):83-84
一、刘倩老师教学"找规律一搭配",突出了"探寻儿童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1.探寻儿童最喜欢的方式引入新课。什么才是最能打动儿童的学习方式?什么才是吸引儿童的引入方式?刘倩老师从一则趣闻"国际剪刀、石头、布大赛"引入新课,同时通过"你想和老师一起玩吗?"的问题,让学生身处比赛的情境之中,这一方面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既轻松兴奋又精神高度集中的学习状态;另一方面有利于在不知不觉中调动起学生原  相似文献   

20.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之一就是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我们的"教",是既爱优又不嫌差。只有使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的素质都得到大面积提高,整个教学任务才算完成,课堂教学目的才算达到。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学生,学生在学习状态、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和开发,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较大的收益,这就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低起点"教学法,给出了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