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电视节目的越来越多,节目表现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任何一个电视节目,都离不开人的影子,特别是近些年,电视现场直播和电视访谈类节目的兴起,电视采访越来越重视人文精神与平等观念,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对等的关系,营造融洽的“对话”语境,进而展开和谐的交流,顺利完成采访任务或节目现场交流,达到满意的节目效果。  相似文献   

2.
采访在西方电视中占有重要位置:许多电视台都专门辟有采访节目。在这类节目中,主持人或记者与采访对象进行自然的交谈,使其谈话成为一种信息,献给观众。西方的电视采访从广义上看,大体有三种类型:观点采访、信息采访和个性采访。但有时在一次采访中,往往把这三项内容都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即兴采访手段的广泛运用给电视新闻节目及纪实性节目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作为一名记者,如何在新闻采访中运用好即兴采访,让即兴采访真正为新闻报道出彩服务,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本文作者就从四个方面,谈了在新闻采访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即兴采访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意义。即兴采访在记者日常采访工作中被广泛的应用,具体的说,即兴采访就是记者对眼前的事物、人物、景物、风物等有所感触,凭借自己的嗅觉和独特的判断,从而产生奇想、兴致,乃至冲动,有意无意地展开采访活动。这种采访看起来有很大的偶然性,实际上则包含一定的必然性。即兴采访作为采访形  相似文献   

4.
每一个记者都有一些属于自己的采访技巧,尤其是那些名记者,他们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在掌握一些基本的采访技能的同时,都拥有一些自身所独有的采访技巧。本文通过对名记者采访技巧和自己多年采访经验的总结,探析电视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  相似文献   

5.
陈杰 《声屏世界》2002,(11):30-32
随着近些年电视法制节目在全国各级电视台的兴起和热播,有关这类节目如何选题、策划,以及电视媒体怎样报道案件,避免新闻侵权等方面的论述或研究文章已经有了不少。身为一名法制记者,笔者从这几年的工作体会来讲,有一个问题感触颇深,那就是在做这类节目的过程中,要想成功采访到案件当事人,不仅要花不少力气,还要费很多的脑筋。由于电视法制类节目自身的特殊性,前方记者在对案件进行采访的时候,常常会遭遇“闭门羹”,这一点相信很多同行都深有体会。因此,让采访对象开口,以便顺利完成采访任务,就成为困扰采访者的一大难题,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电视纪实节目的录音中,微型无线话筒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它不仅小巧、方便、隐蔽性好,而且录下的声音清晰、音量稳定,从中消除了过去所谓的“警棍式”采访,避免了来回挥舞话筒的不雅和声音的遗漏。所以,它被大量应用在电视访谈、电视专题片、电视纪录片、电视文艺晚会等节目的拍摄过程中。电视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每一项新的技术成果的运用都有可能影响到人们观念的改变,微型无线话筒的运用也不仅仅只是技术手段的改进,而且为创作提供了诸多新的可能。首先,微型无线话筒的运用带来了摄像机的解放。运动是电视画面不同于…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是我国电视媒体的主干节目,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电视新闻战也越来越激烈。如何使报道的电视新闻在众多新闻节目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关键在于记能否以创新思维采访到更多更富  相似文献   

8.
巴巴拉·沃尔特斯是美国广播公司(ABC)的名记者兼主持人,以采访名流著称。她是至今为止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进入三大电视网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行列的女主持人。从五十年代中期投身电视至今,她在电视界走过了三十个春秋。1964年,沃尔特斯担任全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电视采访与报纸、广播采访最大的区别是镜头前的采访。镜前采访不仅仅是一种电视前期新闻采集的手段和方法,它更是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节目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电视采访的成败与节目的好坏优劣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0.
电视隐性采访在我国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这种采访方式的特殊作用,不少电视台都采用过隐性采访。笔者认为:电视隐性采访能充分发挥电视新闻节目的特点。电视区分于其他媒体的根本就是声画结合,而电视隐性采访偷拍偷录的采访形式,始终在新闻现场用画面和声音记录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1.
电视人物访谈是近年来我国电视界一种比较重要和流行的节目样式。与报纸和广播相比,电视人物访谈的成功离不开记者深厚的新闻采访功底。如果我们从媒介形态层面考察,依托于电视这样一个传播媒介的电视人物访谈,必须首先从媒介本身的特征与要求出发,并融入现代的电视理念,设计整体的采访提问和节目构架,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视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2.
电视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采访和发掘事实与信息的调查研究活动,也是电视报道节播的表现手法之一。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敬一丹所主持的“焦点访谈”节目,以及她所主持的采访活动,我们从中可以看出,采访已不仅仅是新闻节目传播的基础,它而且渗透于各种类型的节目之中。现场采访启动了节目同观众双向交流的“输通系统”,因而,良好的采访技巧,改变了记者传统的形象,给观众留下智慧、机敏的印象。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记者(主持人)的采访活动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物,今天采访的是农民,明天可能会去采访一位工人或干部,…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采访是电视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和前提。节目主持人的采访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采访是否成功直接决定着新闻作品的质量。而且作为一名新闻节目主持人越来越多的出镜采访也是如今广大电视受众需要高层次的信息的一种必要。  相似文献   

14.
在人们的印象中,电视采访一般是由一个人扛着摄像机拍,另一个采访者拿着话筒出现在画面上的。但是,随着摄像机的摄录一体化和数字化的出现,现在的电视采访只需一个人完成了,他既扛着摄像机拍,同时也向采访对象发问。在电视画面上,记者(主持人)不见了。因而有的学者把这种节目叫做隐性主持人节目。隐性主持人藏身于摄像机之后,既主持节目,又控制现场,是声画同步摄录的操纵者。 在这种节目中,隐性主持人往往采用抓拍、抢拍的手法,站在观众的角度与采访对象“面对面”地交流,最大限度地缩短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较之传统主…  相似文献   

15.
现在,全国的电视谈话节目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如果稍加留意,我们就会发现:《实话实说》、《艺术人生》、《超级访问》等等这些节目,都在不断尝试着新的表现形式,以避免单纯谈话可能会带来的枯燥和单调。换句话说,电视谈话节目中“手段”的运用越来越多,它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电视访谈不是简单地把新闻采访的现场呈现给观众,而是对采访的模拟和升华。本文通过对电视访谈节目发展历程和代表性节目的深入分析,发现黄金分割定律在这些节目的组织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嘉宾的选择、节目的选题到谈话出镜的比例,都离不开黄金分割定律的指导。同时,运用以黄金分割定律为基础的优选法,能够帮忙嘉宾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得节目做得更为深入。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一五"普法宣传的提出,电视法制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类型,开始在我国荧屏上出现。之后,伴随着我国的法制进程与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视法制节目从节目形态到节目内容和时段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拓展。从电视法制节目诞生到现在,法制节目始终是电视观众的收视热点。但是综观其节目形态、内容、采访、编辑、表达方式、镜头的设计与运用等,还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武松 《新闻通讯》2008,(11):53-54
有人说电视采访与报纸、广播采访最大的区别是镜头前的采访。镜前采访不仅仅是一种电视前期新闻采集的手段和方法,它更是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节目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电视采访的成败与节目的好坏优劣密不可分。笔者根据自己的从业经历和教学实践,在此列举几种电视出镜记者常见的采访提问禁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卫·布林克利小传葛军编译作为一个名记者,大卫·布林克利有“采访11位总统、4次战争、22次政党代表大会、1次登月、3次谋杀、2000次主持新闻周和其他新闻栏目”的记录,这些都成为他的新自传《大卫·布林克利》的副标题。一个腼腆的人大凡看电视的人都知道...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人民日报的一名记者,我和亚运会真的有缘,第一次采访大型国际体育比赛就是从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开始,此后每一届亚运会我都到一线采访(1990年北京亚运会时作为组委会新闻部工作人员参加报道)。我见证了中国体育日益强盛、夺得亚运会金牌总数“六连冠”的光荣历史,也经历了中国体育记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在刚刚过去的釜山亚运会上,活跃着我国100多家新闻媒体派出的500多名记者,这与1982年时仅有十几家单位的几十名记者前去采访不可同日而语。从釜山亚运会报道也反映出我国体育新闻领域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