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许多青少年在其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个依恋的社会微环境,文章采用质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女性青少年依恋的社会微环境的特征及其活动特点,结果发现,女青少年依恋的社会微环境具有种类繁多、可得性强、自然环境较多等特点,同时具备一些恢复性特征。被试在这些环境中从事一些恢复性行为来减少心理压力,恢复心理能量,更重要的是她们还在此从事一些情感性活动,由此这些环境产生了特殊的"地方"意义,成为女性青少年心灵成长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在大力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发展和"体育强国"建设的今天,为加快全民健身向更高水平发展,全面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列为首要任务.结合目前青少年体育运动发展的现状,通过深化体教融合,不断拓展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途径:强化学校、家庭与社会对青少年体育的认识、发挥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一 现在的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年龄都比从前要大大提前.生理发育的提前成熟,使小学阶段的青少年男女彼此就产生了朦胧情感.社会风气的影响以及一些不健康的书刊、音像制品的过分渲染,是青少年"早恋"的重要诱因.现在家庭独生子女较多,他们有对异性对象寻求倾诉和安慰的欲望,这就是异性朦胧情感的产生有了一定普遍性.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教育力度不够,与青春期教育有关的素材严重匮乏,更增加了他们对异性间的神秘感、好奇心.  相似文献   

4.
借鉴国外青少年的节约教育,结合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实际,加强青少年的节约教育,应确立以"尊重"为核心理念的节约教育观,对青少年进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国情教育,调整学校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从小事抓起,逐渐养成节约习惯,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开展以倡导节约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逐渐养成良好的节约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5.
王帅 《华章》2010,(11)
青少年阶段,作为个体发展的特殊阶段,不但是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从一个社会"边缘人"向社会"参与者"转化的关键时期.青少年问题不仅仅是青少年自身的问题,它也是学校、家庭等社会问题的预设与折射.青少年犯罪问题不但是法律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具有多元化范式,缺少专业槽,因此,青少年犯罪问题在各国都存在着争议,但究其根本,反映的是对青少年犯罪概念的争议,这种争议主要来自两方面:即对"青少年"年龄的界定以及对犯罪范围的界定意见不一.本文将对我国及国外青少年犯罪概念进行综述,谈谈对青少年犯罪概念的界定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2012年以来,辽宁省朝阳市各级关工委遵照"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五老"的作用,在青少年德育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务实、及时、有针对性的工作,用温暖的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多彩针对青少年成长特点与社会现实,开展了各种各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在"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中,北票市关工委对300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感恩教育。喀左县在20所中小学建立"爱心书屋",供中小学生学习。各级关工委报告  相似文献   

7.
创新素质是指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并表现于创造性活动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它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本文就学校如何重视和开展创新素质教育,以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相关策略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提高边境地区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广西崇左市为研究点对边境地区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边境地区的青少年在所处的家庭和社会大环境不同于发达地区的家庭和社会环境,边境地区青少年科普教育应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学校和相关的教育管理部门应积极探索并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以提高边境地区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当代青少年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梦"的思想对青少年发展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个人成长等方面,具有深刻的导向价值。助推青少年实现"中国梦",需要广泛开展青少年"中国梦"主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合力,积极引导青少年加强自身建设,用绚丽的"青春梦"托起伟大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网婚”现象的伦理考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对朋友、对成长、对自我个性以及与异性交往的心理渴求,但是由于"网婚"具有的虚拟性、游戏性、符号性对青少年的道德心理、行为品质和理想人格产生了相当的负面影响,亟需准确的道德评价和伦理导向,引导青少年保持虚拟社会道德和现实社会道德人格的一致,唤醒青少年的"善良意志",倡导自尊自爱,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同时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也应承担应尽的社会道德责任,引导青少年走出"网婚"的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