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颖 《双语学习》2007,(10M):202-202,205
“比德说”是以中国古代哲人的天人相感为思维基础的,是最早的一种以自然物比方人格道德的范畴学说。“比德”是儒家传统伦理美学的重要内容,是我们今天继承民族伦理美学遗产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正确的理解“比德说”的内涵和精髓,首先要弄清它的发展脉络,本文就试图对“比德说”的发展作一个简要地论述。  相似文献   

2.
"比德"说是中国古典诗学范畴,自古以来都被放入美学、文学、修辞学的视角下进行研究。运用认知诗学的概念整合理论、心理空间映射理论重读"比德"说,以发现"比德"说发生的认知机制:"比德"说通过两个输入空间通过组合、完善、扩展建构了层创结构,以此产生审美效果;通过主体的映射功能,把始源域与目标域两者结合起来,创造出隐喻的发生机制。在认知诗学的立场来看,"比德"说不是古人关于自然美的一种观点,而是古人认识自己的一种思维方式,中国古人通过自然山水世界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3.
对美学上的“比德”说的由来作了详尽述说,指出“比德”是我国传统文艺中审美内容的一个重要而独特的方面,与我国传统的艺术方法“比兴”相关联,并对我国文艺理论和创作产生了深广影响。  相似文献   

4.
“德”首先是一个伦理学范畴,后来又成了一个文艺学范畴,并渗透到了文艺领域的诸多方面。它不仅成了对文学艺术家的根本要求和文艺批评的一个重要标准,而且又用以指称文艺作品的性质和内容,并孳衍出了乐德、德音、文德、比德等文艺学范畴,形成了关于“文德”、“比德”、“乐以象德”等的文艺理论观点和学说。“文德”论的历史发展过程及“文德”这一范畴的诸多涵义。“乐以象德”说的提出及其内容与影响。美学上的“比德”说及其对我国文学艺术的深广影响。  相似文献   

5.
“德”首先是一个伦理学范畴,后来又成了一个文艺学范畴,并渗透到了文艺领域的诸多方面。它不仅成了对文学艺术家的根本要求和文艺批评的一个重要标准,而且又用以指称文艺作品的性质和内容,并孳衍出了乐德、德音、文德、比德等文艺学范畴,形成了关于“文德”、“比德”、“乐以象德”等的文艺理论观点和学说。“文德”论的历史发展过程及“文德”这一范畴的诸多涵义。“乐以象德”说的提出及其内容与影响。美学上的“比德”说及其对我国文学艺术的深广影响。  相似文献   

6.
"比德"自然审美观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产生的历史文化基础是多层面的,儒家、道家、"屈骚"、佛家都对"比德"审美自然观贡献了理论基础或拓展了"比德"的疆域。儒家之"雅"、道家之"真"、"屈骚"之"情"与佛家之"禅"相互牵制、相互补充、相互转化、相互融合,形成了"比德"自然审美观这一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7.
“四君子”是我国文人常用的“比德”对象。“比德说”在我国源远流长。从修辞学和艺术表现形式、表现手法来看,“比德”所运用的主要是比喻、类比和象征的手法。从思想内涵来看,我国古代诗文的“比兴”主要是指“比德”。“比德”具有极其丰富的道德人格内涵和较强的伦理色彩。“比德”的哲学基础是我国独特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哲学观、人生观。“比德”的本质实际上是人的个性均确证与实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相似文献   

8.
"比德"作为中国古代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对中国绘画具有很大的影响。"比德"即人们以自然物所具有的某些特性来隐喻、象征人的品格。荆浩的山水画深受儒家比德思想的影响,在结构布局、骨法气势方面,及其审美价值取向与审美形态上,形成其独特的比德风格。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畏"是先秦儒家美学的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这个概念最初并不是一个美学概念,而是一个表达一种自然情绪的概念。"畏"的发展,经历了从"畏天命"到"畏大人"再到"畏圣人之言"的过程,同时也经历了从原始的本能情绪到事神心态,再到审美心态的转变。随着"畏"的审美心态的形成,表现了中国所特有的融合本能情绪、伦理色彩、事神心态和审美心态为一体的"畏"的美学特色,从而丰富了中国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逻辑哲学论》中的两个概念"可说"与"不可说"是理解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思想的关键;前者指有意义的命题,主要是自然科学命题,是可以清楚地说的;后者则包括"伦理"、"美学"、"形而上学"等不表达关于世界的事实的东西,是不可说的。哲学本身也是不可说的。  相似文献   

11.
论先秦美学中的“比德”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先秦时代,特别是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这对我国政治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学史来说是如此,对美学思想史来说也是这样。中国美学思想,虽然源远流长,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才算初具体系,形成第一个高峰,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比德”说的出现,便是鲜明而重要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在对自然美的观照方式中,孔子被公认为“比德”西的代表,其“比德”说的基本涵义就是,自然物之所以美并为人们所观赏,主要在于自然物的性质与人的品格、精神有相似和相通之处。文章力图规避对自然美本质的相关探讨,仅从孔子面对自然时所产生的这种特定的“比德”思维方式和罂赏方式出发。探讨其体现出来的人和自然的相通(精神相通和生理相通),并把它提升到古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的高度,阐述这一思想所蕴含的生态伦理价值对缓和当下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进而构建全新的生态伦理所具有的积极启示。  相似文献   

13.
“比德”说是先秦儒家关于自然美的一种观点,它将自然物的外观特征伦理化、人格化,从观念上将其纳入社会范畴,从而使自然美与伦理的善联系起来。作为一种从社会性、伦理性出发去评价、观照自然物象的审美原则,它积淀、孕育着中华民族“向心文化”所特有的审美情趣和美学精神。它是自然向人生成的“人化自然”的作品,是一定历史时期人的伦理本质的感性外化,通过个体感性形象(物象)的显现表现了理想人格的神圣和艺术的无限。  相似文献   

14.
学生道德社会化内容的应有之义:“共享”抑或“多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十年来,随着以价值多元和选择的多样性为主要诉求的"多元"说的兴起,关于社会化内容为社会成员所"共享"的假设长期一统天下的局面已被打破。然而,在界说上的这一进展决不意味着"共享"说应由"多元"说所取代。通过对"共享"说所涵盖的普遍伦理"为何必要"和"如何可能"进行分析,强调考虑多元的基本前提是承认普遍伦理,建立普遍伦理的希望没有破灭。以普遍伦理为基础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伦理也许才是当今学生道德社会化内容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5.
国内生态美学研究者习惯始终将自身的批判视域放在了"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方面;然而,人学维度才是生态美学批判与建构的出发点和归宿。以"自由自觉"的劳动实践以及合理的理性、伦理、价值等尺度为内在精神的现代性主体可能才是生态美学研究的元范畴抉择。  相似文献   

16.
吴坷 《考试周刊》2010,(14):45-46
一、“比德”审美观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 先秦时期是意识形态较为活跃的一个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一方面摆脱原始巫术宗教的种种观念传统,另一方面开始奠定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①因此,自然物由神灵化向道德化的转变成为可能。在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思想中,自古就具有深厚的伦理特质。从“万物有灵”到商周时期“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转变,使人们在对自然物进行审美观照的时候,自觉地将自然界与人的伦理道德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以自然物比拟人格道德的“比德”审美思想。  相似文献   

17.
"比德"是古代中国人一种独特的审美方式,常以自然之物比君子之德.楚辞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来比君子之德,影响了后代中国人的芙的创造,促进了"比德"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试论先秦儒家音乐美学“乐和”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是先秦儒家音乐美学的基本思想,是对传统美学思想精髓的提炼。先秦儒家主张"和"而"不同",强调音乐艺术的特征是和谐,推崇中正平和之音,强调音乐艺术的平和与适度,主张"乐与政通""乐通伦理",强调音乐的教化力量,音乐艺术与社会政治息息相关。儒家美学思想的主要内涵具体体现在孔子儒家美学的核心、审美标准、评价标准这三个方面。其中,"仁"的理论是儒家美学的核心,"美善合一"是儒家美学的评价标准,"和"是儒家美学的审美标准。先秦儒家美学观倡导的"乐和"观,是儒家"乐与政通,乐通伦理"为宗旨的音乐美学思想在现代社会的进一步普遍化、合理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19.
黎鲲 《文教资料》2012,(13):92-93
"意境"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经历了孕育、形成与不断发展的时期。本文从不同时期的发展入手,简要论述了"意境"说的缘起与不断发展的过程,探讨了"意境"说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社会对"美学共同体"的热衷与追求,是传统伦理共同体消解之后个体自由与个体安全之两难矛盾的直接产物,与传统伦理所内含的共同体体验不同,此一后现代的"美学共同体"呈现出共契与分离、归属与孤独、稳定与流变等一系列悖论性体验模式,对此悖论性体验模式的分析表明,后现代社会的"美学共同体"诉求,最终不过是大众消费文化以审美自由为策略,谋求个体社群体验之安全感的一种在世想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