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 2014-2015学年追访调查数据,探讨了教师支持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及内在中介机制。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显著低于城市本地儿童;教师支持显著正向影响流动儿童的自我教育期望、心理健康状况及学校适应;自我教育期望、心理健康状况在教师支持和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教师支持的三个维度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教师学业支持通过自我教育期望影响学校适应,教师情绪支持通过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学校适应,教师关系支持则通过自我教育期望和心理健康状况共同影响学校适应。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育研究》2017,(2):107-112
基于CEPS初中教师调查数据,文章探讨了初中教师工作时间及分配状况,重点研究了初中教师教学时间、课外教研时间、管理班级和处理行政事务时间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建议。研究显示:初中教师周工作时间的均值超过了国家法定的上限,但直接用于教学的时间却是最少的。对三类工作时间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职称、职业倦怠感对初中教师教学时间有显著影响;职称、职业倦怠感、是否担任班主任对初中教师课外教研时间有显著影响;教龄和是否担任班主任对初中教师管理班级和处理行政事务时间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初中教师也需要减负,需要政府、学校及教师自身的共同努力减少教师的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3.
对云南省30个县10356位乡村教师的调查显示:云南乡村教师中近80%有流动(调动)及流失(改行)意愿;教师的流动及流失意愿呈现出"向城性"与"返乡性"两种趋向;30岁以下青年教师的流动及流失意愿最为强烈;总体上工资收入越高,教师的流动及流失意愿越弱,但学校区位的影响不容忽视。影响乡村教师流动及流失意愿的因素按重要性排序依次是"子女上学及家庭生活"、"工资待遇与工作负担"、"学校位置及交通、住房条件"、"学校管理与教学风气"、"社会氛围与工作环境"。为此,须要关注教师作为"社会人"的基本需求,创造条件帮助教师解决子女上学和夫妻分居等问题;应在提高教师工资待遇的同时,保障不同层级学校教师岗位具有相同的吸引力;在教师招聘时实行"家庭来源地优先"的政策,吸引优秀青年返回本乡本土从教;想方设法改善乡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尤其是为青年教师提供周转住房;优化学校内部管理,帮助乡村教师获得归属感和成就感。  相似文献   

4.
朱云品  吴倩 《文教资料》2021,(2):154-157
本文基于CEPS(2014—2015)数据库,从制度、家庭环境、朋辈群体、个人意愿四个方面,探讨促成流动儿童对学业产生“自弃文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打工子弟学校,普通公立或民办学校的流动儿童升学意愿更强;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流动儿童升学意愿更强;父亲职业地位水平较低的流动儿童升学意愿更强;家庭文化资本较弱的学生更容易放弃学业。同时,与朋辈群体的交往质量、个人对未来发展的自信程度,以及对期望的职业属性,会影响流动儿童的升学意愿。流动儿童的户籍类别、与家长(尤其是母亲)的亲密关系,并不会影响升学意愿。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出现,留守儿童问题产生,并因其特殊性而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数以千万计留守儿童的发展,关系到中国发展的方方面面,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更是其发展中的一项直观指标。基于此,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重点关注教师期望、教师鼓励对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教师期望、教师鼓励对留守儿童成绩有显著正向关系;在教师期望、教师鼓励对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过程中,学生自信的中介效应存在,且为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6.
7.
当前乡村教师流动意愿较强,流动行为单向,“流失”问题凸显,“留下”治理迫切。为此,可基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理论,运用系统实证文献研究法,在描绘乡村教师先赋标识和自致标识对乡村教师“流”与“留”影响的基础上,分别思考任教情况、学校情况、学生状况和发展可能等生产维度;基本需求、现代需求、家庭婚姻需求等生活维度;自然生态、家庭生态和社会生态等生态维度的乡村教师“流”与“留”的影响因素,在综合讨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坚守促进策略,助力建设量足质优且稳定的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8.
江鑫宇 《考试周刊》2014,(53):134-135
作者通过对X市Y区4所初中教师的问卷调查,分析该区初中地理整个教学过程中教材、地理实践和教师的现状,得出相关结论并进行有关思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调查对教师定期流动政策的执行过程进行实证研究,以政策工具理论为指导,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对政策执行过程的实证调查进行分析与讨论.在优化政策工具方面从完善其管理环境、制度环境、监督环境着手,探索将政策意图转变为管理行为、将政策理想转变为政策现实的最佳工具,尤其是2011年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颁布并逐步推行后,更需寻求使现有教师流动机制更高效、更完善、更有效的工具路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重点关注教师鼓励对学生自我教育期望的影响及其存在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初中生的自我期望的确存在性别差异,且女生的自我期望高于男生;教师鼓励对学生自我期望的影响具有正向作用,且不同任课教师正向作用的程度不同,其中班主任的正向作用最大;教师鼓励对学生自我期望的影响也存在性别差异,且对男生的影响高于女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多给予学生鼓励,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并重点关注男生自我期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问卷调查和文本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反思性实践现状。研究发现:教师通过反思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专业发展意识与能力,但缺乏互动交流的发展环境;教师的反思性实践总体上呈现技术性特征,对反思的理解主要停留在改良教法的技术层面。这对教师培训与发展具有一定启示:只有在健康、生态的反思文化环境中,长期开展基于教师个人课堂教学实践的互动性反思活动,才有可能使教师通过反思建构个人对教育教学的理解,成为自主的反思性实践者。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主要探讨了家庭环境和同伴群体对初中生恋爱的影响。结果发现,夫妻关系、与母亲的关系、家庭经济条件对初中生恋爱有显著影响,父母经常吵架、与母亲不亲近、家庭经济条件越好的初中生恋爱的可能性更大,而父母离婚与否、独生子女与否、与爸爸关系对初中生恋爱没有显著影响。作为同伴群体的好朋友中恋爱的越多,初中生恋爱的可能性越大。与男生相比,女生恋爱更受家庭关系尤其是夫妻关系、母女关系的影响。从家庭和同伴入手,积极引导初中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当前家庭、学校协同育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重庆和宁夏入校调查数据,在控制教师个体特征、职业特征及区县固定效应条件下,就货币收入和工作条件对教师换教与退教意愿的影响作用进行逻辑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当前农村教师的工资收入和津补贴收入偏低,缺少外部竞争力,样本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教师有换教或退教的打算.提升教师工资和津补贴收入能有效降低教师的换教意愿,而教师退教意愿只受津补贴收入的影响.学校办学条件赢弱和制度环境恶化是促发教师换教和退教的主要原因.货币收入和工作条件之间存在替代作用,货币收入能有效降低在不利工作条件下任教教师的流失意愿,但对在有利工作条件下任教教师的流失意愿无显著影响.基于发现,本文提出科学设计与优化中小学教师工资结构,增加在艰苦环境从教教师的津补贴力度,注重非货币激励手段的综合运用,加强对农村学校内部制度环境建设等政策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数据,研究通过构建多层线性模型,分析我国初中生家庭劳动现状,探究家庭劳动与初中生能力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12.1%的初中生不参与家庭劳动,且不同特征的初中生家庭劳动时间存在显著差异;1小时以内的家庭劳动有助于提高初中生学业成绩和认知能力;家庭劳动对初中生开放性、外倾性和宜人性等非认知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有利于促进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家长要重视劳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并且需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合适的家庭劳动。同时,各方要积极构建以家庭为主体,以学校为引导,以社区为支持的内外交织、多元协同的家庭劳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5.
肖庆业 《中学教育》2019,16(4):69-77
以福建省9个县27所农村小学520名教师的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从教师个体特征、心理特征及工作环境特征等三个方面对其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教龄、文化程度、职称、是否担任班主任、每周课时数、月收入、是否签订聘用合同等变量是主要的个体特征影响因素;工作压力变量是主要的心理特征影响因素;工资待遇、进修晋升、领导管理等变量是主要的工作环境特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教师工资和教学时间是衡量公立初中教师工作生态环境的两个主要量度,两者不仅是对教师工作的物质肯定、劳动强度的反映,也是吸引并稳定教师队伍的主要途径。本文以Education at a Glance:OECD Indicators(2007-2015年)相关数据为基础,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明晰OECD加盟国公立初中教师工资和教学时间的变化情况,并对其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以色列、希腊、卢森堡、葡萄牙和澳大利亚等国的教师工资与教学时间呈正相关,而日本、匈牙利、丹麦、英格兰、美国和冰岛等国,教师工资与教学时间呈负相关。虽然我国公立初中教师工资与教学时间的相关性并不明显,但两方面的数值都低于OECD国家平均水平,这不利于我国初中教师队伍的稳定,影响师资队伍建设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7.
李强 《考试研究》2021,(2):3-13
浙江省2019年初中教育质量监测数据的再挖掘,揭示了初中学生学习品质的发展水平、结构特征及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学生学习动力、一般领域学习策略以及数学问题解决策略和科学探究策略中等偏上,自主学习习惯及语文阅读策略相对薄弱。学习品质与学业成绩存在显著性相关,学习动力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特定学科的学习策略,再次是自主学习习惯。教师教学和家庭教育等因素能通过学生个性品质对其学习品质产生影响,也能通过对学生一般领域学习品质和特定学科学习策略的影响来影响学业成绩,这与2018年浙江省小学生学习品质评价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教师权威是外在的教师所拥有的权力和内在的教师所具有的威信共同作用的结合体,是教师所拥有的使受教育者信从的力量。教师对自身角色的定位与解读会影响教师对自我权威的认知,继而影响其对自身权威的塑造、表现与发挥。中学教师的角色定位可概括为四种,即知识传递者、道德引导者、学生监护者和知识分子。四种不同的角色定位分别对应了四种具有明显倾向性的权威类型,即知识权威、感召权威、法定权威和传统权威,而倾向于不同权威类型的教师对教师权威便明显有着不同的诉求、期待以及表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陕西省农村中学物理教师校本研修的现状进行调研之后认为,校本研修未得到足够重视、教师发展的内驱力不强、研修内容的适切性不强等是影响校本研修效果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应从引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同伴互助、注重专家引领等方面来进一步推进校本研修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