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史铁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以哲思性著称的作家。他从自身的残疾体验出发,走向更深更广的生命意义的追寻。分析史铁生的经历和文学观,结合文本解读其作品中的困境主题,进一步探讨他在与困境周旋中寻求生命意义的精神内涵,可以为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把握史铁生的思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史铁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残疾人作家。经历15年的地坛生活,史铁生看透了生死,看透了生活,与老一代红卫兵张承志、张伟等的理想主义相比,史铁生的理想主义更为深刻,是一种个人的开放的、宽容的、注重过程的、充满爱心的理想主义。赋予荒谬以意义,并能证明其意义。人格上富于激情,富于理性,注重对灵魂的拯救。有淡泊、宁静、清醒的个人意识与精神定力,有宽宏大度,超凡而不脱俗的精神圣者形象。  相似文献   

3.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2):105-109
独语是作家在个体状态下的独自思考,是一种封闭式的关注心灵的自我对话和心灵剖析。独语散文,是以散文形式加以释放的内心独白。史铁生的散文采用"独语"这种话语方式,展现个人世界的无穷以及精神世界的丰盈与深邃。从独语散文的产生原因、独语所要寻找的"心魂"以及达到自我的解救和觅得心灵的"独语"诉求三个角度分析史铁生独语散文的风格和内容特征,可以更好地把握独语散文的魅力和文学现代性。  相似文献   

4.
作家史铁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散文的走向,使它开始告别"红、光、亮"的宏大视角,开始向人性的深处挺进。周作人在1918年提出的"人的文学"的理想,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被空悬之后,在世纪末的20年内得以实现和深化。这几代努力者中,就有史铁生的身影。他为"人的文学"尤其是"人道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即对人灵魂的关注,对生命价值的不断追求与探求。  相似文献   

5.
史铁生是我国当代名的残疾人作家。经历了15年的地坛生活,史铁生看透了生死,看透了生活,与老一代红卫兵张承志、张伟等的理想主义相比,史铁生的理想主义更为深刻是一种个人的开放的、宽容的、注重过程的、充满爱心的理想主义。赋予荒谬以意义,并能证明其意义。人格上富于激情,富于理性,注重对灵魂的拯救。有淡泊、宁静、清醒个人意识与精神定力,有宽宏大度,越凡而不脱俗的精神圣形象。  相似文献   

6.
八十年代初,史铁生因特殊遭际而系身"心魂书写",这使他与历史语境、文学批评、阅读"惯例"、文学史写作之间长期存在紧张与突围的关系."人文精神大讨论"为史铁生与文学史之间的相互妥协提供了机会.史铁生成为"重要作家",是生存环境、文人"圈子"、文学"成规"与制度性环境长期排斥、导引与形塑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当代作家史铁生以涵义丰富的哲思意象,表达自己对世界、对生命、对灵魂的领悟,成为其作品的艺术特色之一。哲思意象的形成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史铁生在继承中外文学传统的基础上,通过个体的生命体验将深刻的哲思融入独特的文学意象,表现出民族化、个性化的特点,寄寓哲思,超越语言,具有建构哲思文体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语文界在史铁生作品教学中存在“史铁生只写母亲不写父亲”的观点,并对“史铁生为何不写父亲”得出了不正确的结论,严重地误读了史铁生及其作品。对此必须进行质疑和辨正,方能正确解读史铁生及其作品,利于史铁生作品教学。同时,由此得出启示:语文教学一定要强化学术性,而不是仅凭教师的“创意”;要正确合理有度地解读课文,而不是片面追求解读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9.
史铁生是当代文坛颇受关注的散文家之一,他的残疾经历和独特视觉使他的散文呈现出理性思辨的哲理风格,为散文创作注入了崭新的内容。他的散文对残疾、生死、命运、生命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刻而独到的思索,使其散文的精神内容超越小我情感的抒发,因而具有了哲理与宗教色彩。他提出了残疾情结,探讨了生死迷惘和命运纠葛等存在主义话题,努力在散文中直接探讨生命意义。他的散文用感性的文字指引着读者去思索形而上生命问题。史铁生散文精神的"大"的内涵使其散文在当代消费语境中独具一格。本文从散文精神内涵、艺术特征等几个方面探讨史铁生散文创作艺术,并将史铁生散文归为真正的"大散文"范畴。  相似文献   

10.
史铁生是一位思考型作家。在纸与笔的世界里,他从个体出发构建了人本困境下的精神家园,历经精神炼狱,从容地完成了形而上的艰难求索,从而以理性与智慧发掘出“过程即目的”的哲学蕴涵,探寻到突破生存困境的精神之路。作为启蒙者,史铁生的生命沉潜内蕴着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和对爱与心愿的积极弘扬。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2月31日,作家史铁生逝世。史铁生逝世后,中国文坛、文学研究者和读者们发表了大量的文章,仅2011年一年间,怀念类和研究类文章数量就达到了数百篇。以中国期刊网收录的标题中含有"史铁生"的文章来看,其核心或关键词主要集中于"生命的思考",由此可以看出,史铁生及其创作的价值已不局限于文字,更在于其文字所传达的生命意义的思考,而且这种思考已突破了个体命运的迷思,形成了对生命体验的超越和升华。  相似文献   

12.
吏铁生是一位思考型作家.在纸与笔的世界里,他从个体出发构建了人本困境下的精神家因,历经精神炼狱,从容地完成了形而上的艰难求索,从而以理性与智慧发掘出"过程即目的"的哲学蕴涵,探寻到突破生存困境的精神之路.作为启蒙者,史铁生的生命沉潜内蕴着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和对爱与心愿的积极弘扬.  相似文献   

13.
史铁生先生作为中国知名的作家其作品是非常经典的,而其个人经历的曲折同样更加让人感到敬佩。从史铁生先生后期所创作的长篇小说来看,除了文字和写作风格还是那么古典、诗意之外,其中所描述的相关自由、戏剧性、悲情、希望等叙事伦理从更深的程度上剖析了灵魂,从而也更加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4.
死亡是史铁生作品的主题之一。史铁生从身处残疾求死到思索死亡再到超越死亡的经历与体验,不但使自己对人生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极大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从其独特的体验出发,史铁生对死亡及死亡对人生的意义进行了深入而独特的探索和思考。这种探索与思考在当代中国文坛格外引人注目,对当下中国来说,更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拜别史铁生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竟偷偷地跟上帝约好,在这个万籁俱寂的黎明前夕,悄悄地走了!当沉睡的人们从睡梦中惊醒,还来不及告别,灵魂先哭了……他这一生都是这样:无意打扰任何人却又不得不牵动所有人!其实我们明白,他的离开是种幸福的解脱……尽管舍不得!每个喜欢史铁生、了解史铁生的读者都希望他能够多过几天正常人的生活。然而他这一生注定要做上帝的排练场,所有的不幸  相似文献   

16.
史铁生是经常能给我们以惊异的那种作家。也许因为他特殊的身体状况给了他人所不及的感悟力。史铁生的出语惊人并不表现为壮怀激烈与慷慨陈词,他总是很平静甚至很低调地写一些平实的文字,然后让你大吃一惊。这有点  相似文献   

17.
史铁生去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并没有变得模糊,反而更清晰。我在书刊和网络上查找史铁生的照片,发现他的表情都是微笑的。史铁生先生1972年双腿瘫痪,后又患肾病并发展成尿毒症,每周要靠三次透析才能维持生命。每次  相似文献   

18.
就个人命运而言史铁生苦难深重,但他终于理解了苦难,超越了苦。指引他完成这一转变的是他对“神”(精神)的信仰,即一种在苦难时面向神秘、面向绝对价值(广博之爱)永远祈盼、永远追求、永不放弃的精神,史铁生称之为“宗教精神”。追踪史铁生的这一心路历程,对于理解他的作品和寻找灵魂的归宿都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路遥和史铁生都是当代中国文学界最有亲切感的作家,他们都能够以自己深刻的人生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对客观世界作出一种具有新的美学意义的观照,对于他们来说,文学创作将不再仅仅是一种自我安慰之道而是一种寻求生命意义的方法。因此.他们的创作也堪称”用生命来写作”。本文力从路遥,史铁生其人其文出发.从他们的家庭出身.人生经历,创作题材、创作手法、对陕北方言、等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0.
史铁生去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并没有变得模糊,反而更清晰。我在书刊和网络上查找史铁生的照片,发现他的表情都是微笑的。史铁生先生1972年双腿瘫痪,后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每周要靠三次透析才能维持生命。每次透析完后,他全身乏力,而且特别累;他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每次都有一种在鬼门关转一圈的感觉,这都是对他精神的折磨和肉体的摧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