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2)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具有重要作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的特点,分析了土木工程专业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必要性。现以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为例,介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如何在高校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特长与优势,以及东南大学在构建多层次、模块化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服务于本科土建类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建设思路。论述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所起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8.
9.
分析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中原创性不够、质量不高、缺乏标准、开放共享不足等问题。结合华中师范大学以"VIRTUAL"模式持续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和实验项目建设的实践,探讨了有效选题、自主研发、运行平台、技术支撑、开放应用、评估体系、政策引导等7个核心要素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推动作用,使其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信息化素养和创新精神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10):195-198
分析了网络安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发展现状,针对利用云计算技术和虚拟化技术建立的平台投资效费比偏低、管理难度大和扩展性不强的问题,给出了基于超融合架构建立网络安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硬件结构和系统架构,以实现云计算、网络和存储资源的统一管理。在开源虚拟化软件的基础上,开发基于Web的网络安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应用,允许学生通过浏览器随时随地访问平台中提供的虚拟攻击机和虚拟靶机开展实验。采用超融合架构搭建的实验教学平台不但省去了网络存储的购置成本,还可以通过增加X86服务器的数量水平扩展平台的服务能力,并可以有效的降低后期管理和维护的成本。 相似文献
12.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12):176-179
叶嘉莹先生从事古典诗词教育多年,具有很大的社会和学术影响力。她在南开大学从事诗教工作多年,积累了很多各种类型的珍贵资源。为了最大化地展示和利用这些资源,以方便教学和科学研究使用及弘扬中华古典文化。以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调动学生思维和想象为目标,探索一种沉浸式、非线性的教学模式,借助信息化设备,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开发中华诗教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平台共详细划分为7个功能模块,平台构建体系采用3层架构,分别为底层数据层、虚拟迦陵学舍层、用户对象层。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虚拟仿真教学模式探索沉浸式、协作式的教学方式;提倡碎片化、非线性的学习方式,鼓励自主探究学习;有效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服务多个专业、多个学校、多个地区。 相似文献
13.
14.
15.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12):218-222
针对当前三阶段中院校教育阶段存在的关键问题,总结了地方医学院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临床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国家级标准建设为契机,医教协同下在教育教学理念、管理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实验教学体系等方面的思路、举措和体会,以期为地方医学院校的院校教育阶段以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17.
18.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1):265-268
介绍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概念以及相对于传统实验教学的比较优势,分析了经济管理实验教学虚拟仿真平台建设的必要性。最后详细介绍了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建设内容。学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面向交通运输经济管理领域,集成数字化实验教学资源,虚拟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情境,搭建跨专业、全时空实验教学平台,服务于交通运输行业特色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其建设经验可供其他经管类院校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借鉴。 相似文献
19.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6)
江苏大学车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夯实学生的车辆动力学专业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探索车辆安全和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强化学生的先进制造工程能力为宗旨,践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建立了以毕业要求为导向、涵盖车辆工程专业主干课程、虚实融合的先进实验教学体系,以及科研成果转化为虚拟实验资源的快速通道,形成了"实验模块先进、系列化、可拓展""多学科协调参与、资源共享""辐射范围广"等特点,为车辆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模式和理念。 相似文献
20.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12):172-175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工程力学实验教学中心,通过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平台,完善了"实虚结合、虚实互补、能实不虚,还设计于学生"的实验教学理念。按照学生从认知到实践再走向创新设计的过程,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功能材料力学实验机等系列实验教学设备,并将其辐射、推广应用到国内160余所高校,改变了实验依附于理论教学并只能验证理论,由实验装置决定实验内容的现状,实现了创新设计思想与创新实验装置开发互动的良好局面,形成了4-4-1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发挥了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的示范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