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城,已经第一次制造出一种可以在黑暗中看见物体的特殊仪器。这种仪器叫做蒸发仪(简称EVA),它使人能在完全黑暗中发现200码外的人,或看见1哩远的房子。这种仪器原先设计是为军用的,它应用的是红外幅射的基本原理。不同的物质,由于温度和表面的不同,而辐射出强度不同的红外线。红外辐射是时时刻刻存在的,而且人们可以在数哩之外发现它。在工作中,这种仪器很象照相机。它收集由物体射出的红外线,而且把射线聚成一个象映在油膜上。由于  相似文献   

2.
保持心跳     
全球约有400万人带着心脏起搏器。50年前.它第一次被试验性的用于驱动跳动较慢的心脏。  相似文献   

3.
《今日科苑》2007,(23):36-37
英国伯明翰市68岁男子彼得·霍顿2000年遭遇了严重的心脏病,医生为了拯救他的生命,在他的心脏中安装了一个钛金属设备,帮助他的心脏泵输血液。尽管装上"金属心脏"的彼得幸运地活了下来,甚至还能和妻  相似文献   

4.
在“第一届中国发明家论坛”上,中国聪明仪发明人王国起介绍了他发明的儿童聪明仪。他向人们宣告,世界上第一台用于测量一个孩子的聪明分,用于提升一个孩子聪明分的仪器,诞生了!它有助于让中国家家户户的孩子更聪明,让世界家家户户的孩子更聪明!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当一个法律条文制定出来的时候,人们对条文的理解常常发生分歧,在司法过程中,人们如何解决这种分歧呢?我们看下面一个案例。助学金的故事阿克巴拉利是巴基斯坦人,18岁时他打算去英国留学。要去英国,他必须满足英国当局的条件,即他能够负担学习和生活的费用,将来学完后必须离开英国。阿克巴拉利答应了这些条件,于是他拿到了英国签证,来到英国入学。自1975年1月到1978年9月,他每年去当地的一所技术学院学习,每年以同样的方式续签。在假期,他两次回家看望他的父母。1978年10月,他开始在英国伦敦的切尔西学院学习,以便取得工科学士学位。  相似文献   

6.
珍惜的变数     
美国的天堂动物园里新来了一个喂河马的饲养员。老饲养员给他上的第一堂课让他有点接受不了,听起来也确实离奇。老饲养员告诉他,不要喂河码过多的食物,不要怕它饿着,以免它长不人。新来的饲养员听了这话十分纳闷,心想,世上怎么会有这种道理,为了让动物长人而不要喂过多的食物。他没有听老饲养员的话,拼命地喂那只河马。  相似文献   

7.
正一个人第一次走进一个陌生的城市,他却没有感受到不同,反而,这个城市让他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这种感觉就像提醒他,他似乎在什么时候来过……不少人都经历过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怎么回事?只要看到其中一个再进入另一个你就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吸尘器发明趣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吸尘器发明之前,人们除尘的方法都是用抹布或小笤帚。英国的铁路部门使用大功率的压气机,把空气压进车厢里,然后再用空气把垃圾杂物吹出窗外。这时车厢附近的人可受罪了。1992年,英国土木工程师舒伯特·布特从这种吹气机受到启发。他想,如果鼓风机不是把灰尘向外吹,而是通过一个“嘴”吸进带有过滤装置的封闭容器里,那不是更好吗?于是,他信心十足地在自己的工作室里研制起吸尘器。不久,他的发明问世了,不过那是一架很大的机器。它有一个气泵、一个装灰尘的铁罐和过滤装置,都安装在一辆马拉的大篷车上,由两个人共同操作。…  相似文献   

9.
2003年入秋以来,常在泰晤士河畔散步的英国人发现,那儿成了一片“售区”。他们时不时会“咔嚓”一声踩上一个硬梆梆的东西。这,就是最近让英国人头痛不已的“中华绒螯蟹”。中华绒螯蟹就是大闸蟹,又称扣蟹.毛蟹,原产于中国的江河湖泊和水田中。在中国的饕餮之徒看来,持螯对菊,可谓人生之福。而在英国人当中,第一个吃毛蟹的人似乎还没出现。这种横行无忌的淡水螃蟹繁殖力极强,在英国又缺乏天敌,因此已把泰晤士河的生态系统折腾得翻江倒海,让英国人伤透了脑筋。近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号召”英国人:赶快来吃这种入侵的螃蟹!  相似文献   

10.
明清 《知识窗》2011,(11):51-51
英国伦敦市的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辆小车在一家商场门前停了下来,开车的是一位青年男性.他下了车.一手提着提包.一手拉着可爱的儿子.与美丽的妻子一起谈笑风生地向那家商场走去。从外表上看起来.这个小家庭与一般的英国家庭没有什么两样。其实.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家庭。因为,那位青年男子的提包里装的不是什么物品.而是自己的心脏.  相似文献   

11.
佚名 《今日科苑》2006,(8):31-31
发明消毒药的人叫利斯特(Lister·Joseph),是英国医学家。利斯特生于英国埃塞克斯。早在念小学时,他就立下了一个伟大的志向——当一名外科医生。后来,他考入伦敦大学医学院学习,1860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并担任过该会会长。还是在伦敦大学医学院学习的时候,当利斯特亲眼看到英国第一次使用麻醉剂给病人动手术时,激动无比。但令他失望的是做手术的目的本来是为人们解除  相似文献   

12.
从外观看,人在大体上都是左右对称的,显然,这种外观对称应该是美感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是,人的这种对称美,却没做到表里如一.因为人的内脏就不是左右对称的。例如心脏、肝脏等分布在体内的一侧.而肺尽管同时分布在两边.但仍然左右不对称,只有肾、卵巢等少数器官大体上才是左右对称分布的。那么,这种不对称是怎么产生的呢?  相似文献   

13.
超音速汽车     
1997年11月11日,国际汽联正式批准了新的汽车陆地新纪录(1227.985千米/小时)。1997年lO月15日,在美国内华达州黑石沙漠空军基地,英国人理查德·诺贝尔设计的“推进号”高速汽车,在安迪·格林的驾驶下剖造了此项超音速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4.
英国劳埃德保险公司曾从拍卖市场买下一艘船,这艘船1894年下水,在大西洋上曾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触礁,13次起火,207次被风暴扭断桅杆,然而它从没有沉没过。劳埃德保险公司基于它不可思议的经历,把它从荷兰买回来捐给国家。将这艘船停泊在英国萨伦港的国家船舶博物馆里。使这艘船名扬天下的是一名来观光的律师。当时,他刚打输了一场官司,委托人也于不久前自杀了。尽管这不是他的第一次辩护失败,也不是他遇到的第一例自杀事件,然而,每当遇到这样的事情,他总有一种负罪感。他不知该怎样安慰这些遭受不幸的人。当他在船舶博物馆看到这艘船时,忽…  相似文献   

15.
孝文 《今日科苑》2009,(9):68-68
一位法国医生向人们展示了他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完全可移植式人造心脏。在世界首例人类心脏移植手术30年后,这种将动物组织、金属钛和导弹技术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发明具有革命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孝文 《金秋科苑》2009,(9):68-68
一位法国医生向人们展示了他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完全可移植式人造心脏。在世界首例人类心脏移植手术30年后,这种将动物组织、金属钛和导弹技术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发明具有革命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许松华 《知识窗》2011,(12):42-42
金雀花在英国确实随处可见。看过电影《勇敢的心》的人,应该知道爱德华二世.他便是金雀花王朝的君主。说起这金雀花王朝.实在是英国历史上故事最多的一个朝代.其开国之主亨利二世夫妻、父子之间的故事就很有戏剧性。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大仲马和伊旺·克卢拉等.先后将其编写成《亨利二世》的戏剧和小说.可见金雀花王朝是个多么不同凡响的朝代!  相似文献   

18.
8大创新产品     
《世界发明》2006,(4):9-9
科学家展示了一种智能手枪,它能识别出持枪者是否是它的主人。在美国政府200万美元拨款的支持下美国新泽西州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即将完成第一种具有商业前景的“智能手枪”的研制工作。这种手枪的原型于去年12月公开亮相.它能识别出不同的人握枪时姿态的不同。如果枪是握在一个未经授权的人(如儿童或罪犯)手里.它就会锁定发射装置。  相似文献   

19.
薛小玲 《知识窗》2010,(1):60-60
闲暇的时候在想.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虚伪起来的呢? 一个人不谙世事的时候应该是不懂得虚伪的。比如一个小小的孩童.若是他手里拿着一个好吃的东西.你在边上逗他说也想吃点儿.他第一反应大多是马上全部塞到嘴里或是“嗖”地把手背到背后.藏在一个自以为别人看不到的安全地方,这时候他的反应是本能的。  相似文献   

20.
50年前,罗纳德·赫里克怎么也没想到他创造的医学历史有朝一日会挽救无数生命。他本来只是想挽救一个人:他的兄弟。他说自己决定将一个肾捐给他生命垂危的双胞胎兄弟理查德时根本就没多想。1954年12月23日那场持续了五个半小时的手术救了理查德的命。在那之后,他又活了8年。手术不仅挽救了理查德,更重要的是,它开创了器官移植的先河。在他之后,又有数以千计的人接受了肾移植,并且从心脏到肝脏的其它器官移植也出现了。理查德的医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自第一例器官移植手术获得成功以来,50年间,在美国进行的器官移植手术已经达到了四十多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