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它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调强实践在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中的首要地位;同时也肯定逻辑论证在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中的重要作用。只有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充分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能动作用。为此,我们必须弄清在检验真理中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的辩证关系:一方面,逻辑论证的前提u科学理论)、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且经过实践证实的,逻辑论证所赖以进行的思维能力、思维规律、思维形式  相似文献   

2.
实践以无可争议的事实证明某种认识的真理性,它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逻辑论证是实践的产物,是实践检验的一种延伸,所以,坚持以实践标准为基础,准确地运用逻辑论证为真理及其实践服务是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西方哲学史上,真理问题始终是哲学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真理的定义、真理的来源、真理的认识途径、真理的检验方法或标准等等都属真理问题.本文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为指导,探讨实践检验真理的不确定性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通过逻辑证明,人们也能确定某一判断的真实性。这样似乎就产生了如下的逻辑矛盾:如果逻辑证明能够确定某一判断的真实性,实践又怎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呢?我们认为,不能否认逻辑证明在认识上的巨大意义,但它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什么是逻辑证明证明(即逻辑证明或叫论证)就是用一(些)真实判断来确定另一判断的真实性。下面是一个证明的例子:  相似文献   

5.
“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活动”这一观点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一般本质的正确理解。所以,现行哲学教科书以这一观点为前提对真理标准所作的论证存有严重的理论问题:其一,从逻辑上必然否定真理标准的客观性观点;其二,难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说明包括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在内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系列观点。要解决上述理论问题,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对认识的对象和实践的一般本质重新理解,把认识的对象理解为实践,把实践的本质理解为客观物质活动,这样,才能正确地论证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命题  相似文献   

6.
正确的感性认识是不是真理?这是一个涉及如何把握真理这个哲学范畴的科学含义的重要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探索真理,认识真理,坚持真理,并用真理来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什么是真理呢?真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真理的这一规定,是符合马列主义真理观的.真理是认识论的范畴,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列宁选集》第二卷第121页).真理的本质属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是主观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  相似文献   

7.
真理是有价值的。真理的价值性在于真理具有认识功能、实践功能和社会功能 ,它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有效地改造世界和成功地变革社会。“有用即真理”是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它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根本对立的。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真理性认识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和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客体的感性掌握进而上升到对客体的理性掌握,再通过实践检验这种理论的能动的辩证过程.由于这一过程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认识主体在该认识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需要运用正确的方法.真理性认识方法是人类探索未知领域获取科学真理的精神手段,是人们在真理性认识活动中为达到获取真理的认识任务而采取的措施、步骤、程序、计划、方案等等的总和.真理性认识方法是人类科学认识的结晶,是主体的真理性认识能力的基本要素,它为人们的真理性认识指明正确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实践教学与学分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坤凡 《高教研究》2005,21(4):10-15
一、实践与教学 毛泽东同志在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也就是著名的《实践论》的结论部分,对人们通过实践认识真理的过程作了如下概括:人们“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相似文献   

10.
列宁曾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实践不仅有普遍性的优点,而且有直接的现实性的优点。”(《列宁全集》第38卷第230页)长期以来,列宁的这段话不断地被人们所引用,人们以实践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两大特点作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依据。作为论证许多认识问题的思维公理。但是,实践的普遍性到底指的是什么呢?这个对解答认识论中许多问题具有根本性意义的重要问题,似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  相似文献   

11.
12.
物理学———无论是力学、声学 ,还是光学、热学 ,或是电学、原子核物理 ;无论是物质的结构 ,还是物质的运动状态 ,或是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确切地证明了事物是一分为三的  相似文献   

13.
论新感受力     
桑塔格使用“新感受力”这个美学范畴解决“两种文化”对立所带来的困境,新感受力是一种与代表科技文化的新媒介息息相关的怀疑智慧  相似文献   

14.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运动,但是教师是否应该成为研究者以及成为什么样的研究者,学者们还没有达成共识.该文认为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教师教学活动本身就是研究活动,教师本身就是研究者.并从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内涵、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实施途径与策略等几个方面对这一观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本定义了有限个概率线赋范空间的乘积空间,它仍是一个概率线性赋范空间。并证明了乘积空间中由概率范数导出的拓扑与乘积拓扑的等价性。本将概率线性赋范空间简称PN空间。  相似文献   

16.
现代性既是一种时间概念,又是一种价值观念。现代性的发展史即现代性的反思史,现代性问题之浮出水面是必然的。后现代性是现代性的新阶段而非终结。我们应该在后现代的语境中,解构与建构一种现代性的诊疗学方案。  相似文献   

17.
哈耶克作为1974年经济学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对宪法理论也有独到的研究,他认为权力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性质,即善的权力和恶的权力.强制的权力是一种恶,宪法不仅要对强制的权力进行制约,而且要对民主的权力实行制约,因为无限的民主也会导致恶的产生.宪法对权力的制约是为了保护人民的权利,而对个人私域的界分和对私产的保护是限制政府权力、保护人民权利的前提条件;要保证宪法实施,就必须进行违宪审查,而违宪审查既要注重制度的建立更要确立审查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紫箫记》与《紫钗记》系汤显祖早年作品,两部剧作的创作经历标志其政治思想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即:从政治批判力度看,由借史隐喻转变到直书批判;从问题的解决方式看,由以暴易暴代替了宗教求索;从理想政治的角度考虑,由正面颂圣走向了对"时主"的讽谕。  相似文献   

19.
《紫箫记》与《紫钗记》系汤显祖早年作品,两部剧作的创作经历标志其政治思想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即:从政治批判力度看,由借史隐喻转变到直书批判;从问题的解决方式看,由以暴易暴代替了宗教求索;从理想政治的角度考虑,由正面颂圣走向了对“时主”的讽谕。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英语中也存在着与古汉语的使动用法类似的词的使动用法,并分析了这些使动词的词根,得出了英语中的使动词的词根多数是由动词、形容词及名词构成,而这与古汉语具有很大的可比性和相似性的重要结论。还对英语中的这些使动词在英语词汇中所占的比例进行了统计分析,使结论更加可靠。另外也比较了英汉使动用法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