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邮市上邮票低于面值,为防止营业员向邮贩购入后拿到窗口按面值出售获利,徐州市淮东邮电支局规定,营业部门每月初向财务部门领入新票时,一次性地在邮票背面加盖“淮东邮电支局售票专用章”,戳面  相似文献   

2.
始作俑者是太平庄邮局,在1999年。其地距福尼特月坛邮市只有一站路,邮市纪票、普通票皆打折出售,为防止打折票流入邮局,因加强票品管理需要,率先在长城图普票背面加盖局名、电话号码等项,以示区别,在支局及所  相似文献   

3.
一些地方邮政部门为防止跌破面值邮票倒流回邮政营业窗口,在邮局出售的邮票背面加盖相关戳记,邮人称之谓“防倒加盖”邮票。 这种邮票最早出现在宁波。1988年8月,邮电部发行了面值高达37元的1套4种“普24”邮票。由于面值太高,使用不多,收藏也不热门,一些持有“普24”的邮商以低于面值的价格在邮市抛售,最低价1套“普24”仅售25元。1990年时,宁波市东门邮政支局收寄国际邮件,高值票耗用量相当可观。鉴于邮市与邮政  相似文献   

4.
徐州“防倒加盖”始于90年代初。 徐州淮东邮电支局是徐州邮政业务最繁忙的支局,支局领导有鉴于当时邮票有倒流牟利的现象,规定  相似文献   

5.
笔者曾在2293页和2584页介绍过两例江西赣州的防倒加盖“邮票专用章”。第一种是1994年7月下旬启用的,篆体,51×11mm,先用蓝色,后用红色加盖(图见2293页)。第二种1995年4月中旬启用,  相似文献   

6.
继徐州淮东支局后,彭城路支局(1支)于1994年1月起也实行防倒加盖。这一支局对所辖3个邮电所坚持一律在背面加盖戳记后再办理领发普通邮票,但对支局营业窗口并不实行这种做法。  相似文献   

7.
广东东莞的防倒加盖别具一格,邮票背面除加盖浅黄色的玉兰花图案和“DONGGUAN东  相似文献   

8.
从3月开始,北京88支局在普通邮票背面加字,文字为宋体“北京市北太平庄邮电局”,另有一只电话图像和3只电话号码。“北京市海平集邮精品中心”手写体为支局长所书。防倒加盖戳从上至下每4行为一组,共7组,从第4组开始,加“88支”字样。制版后用复印机复印在票背。  相似文献   

9.
我收集到的几种上海“防倒戳”都是滚动式连续加盖的,每一单元的形式似无统一的规格。例如:南市区10支局为“10局”章,33×20mm,横边为齿孔形曲线,另见其下属邮政所重复加盖“代1”章,30×21mm;  相似文献   

10.
夜郎 《上海集邮》2009,(6):43-43
所谓旅大解放初期发行的“沙河口”加盖票,早已被公认为臆造票,区票目录、解放区邮票史都不收录。但最近有人撰文重谈,声称当年的老邮局员工确认此票为真票,还认为“说这套邮票是伪加盖,理由是大连的早期普通邮票都是手工加盖,未见有机盖票,故未列入旅大区票中,  相似文献   

11.
广东邮友立新来信说,最近收集到一枚0.8元长城普票20枚(5×4)大方联,其背面的防倒标记印满整张邮票,而且是两个不同的单位用两种不同的图案和颜色分别加印,即东莞市邮政局加印了“防倒”戳记之后,其下属单位东莞清溪邮政局又加印“防倒”戳记呢?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成都龙泉驿邮司门口,一老头儿的邮册上见有一种加盖票,共33枚,颇为新奇,便全数买下。其中:用“建军22周年”70元区票加盖的有20枚,用“邮政总局成立100周年”100元民国票加盖的有13枚,都有单枚和竖双连两种(见图1)。购票时问老头,加盖的是什么字?老头不知道。购到后请教了一些资深的集邮者,也说没见过。  相似文献   

13.
邮电分营前,黄岗市邮电局函包公司于1998年6月使用一种“邮票印记章”,加盖在普29“古北口”邮票背面。规格为50×20mm,有1、2两个  相似文献   

14.
对傅骥先生的这篇文章,本刊编者给我以先睹机会,并嘱做些商讨,期在同一时间内增加些学术气氛。老傅是当今的中南区票大家,文章全面、客观,我提不出什么意见,只能就他没有详谈的若干方面做些补充,另对命名问题谈  相似文献   

15.
辽沈战役前夕,南北满交通暂时阻隔,东北邮电总局(在哈尔滨)邮票不能及时发到辽南,该地邮票紧缺,不得已发行了加字改值邮票,即著名的“辽南加盖改值”票。此举纯系临时措施,利用库存旧票,有啥盖啥,随用随盖。至东北统一区票运到时,即行停止。因而,“辽南加盖”之特点:底票不统一,加盏数量少,使用时间短,既缺乏原始档案资料,实寄旧封留存又少,是东北解放区邮票中较具难度的票种。1993年修订版的  相似文献   

16.
《集邮博览》2009年第1期同时刊登了傅骥先生的"鹰潭加盖‘人民邮政改作’邮票"和刘广实先生的"‘鹰潭加盖’补谈"两篇大作,提出了"鹰潭加盖"的缘由问题。  相似文献   

17.
按照常规,鉴定邮品必须见到实物,凭照片或复印件不足为据。可是魏同志的两枚“邮票”,我可以百分之百地认定,纯系不折不扣的假货。尽管他在信中说:“加盖的这两字疑是‘华军’?是华东军邮?中间有个‘八字’,是‘第8军’用?”这是他一相情愿的揣测、猜想。也许他是听信了出售这两枚假货者所编造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史无前例”时期,自我“革命”掉此前收藏的清代和民国邮票,仅留存一些解放区和新中国邮票。1984年,在整理邮票时,发现一枚民国印花税票加盖改作金圆邮票复加盖改作“人民邮致暂作”的邮票,但在所有的邮票目录上都查找无着。经过研究,认定它是一枚未见经传的邮票,1985年写就论文,于当年全国集邮联在黄山举办的解放区邮票学术讨论会上宣读,并附图公开发表,后来,此票即由区票目录作为“太湖加盖”的第9种加以收载。  相似文献   

19.
《上海集邮》1999年第11期封面展现出“望江加盖”实寄封,这对于集邮界,尤其是安徽的邮人,真是欣喜万分。感谢关卓然先生!也要感谢《上海集邮》杂志社! 笔者身在安徽省安庆市,从1984年起,为找寻本地解放初期的加盖邮票,尤其是“望江加盖”,查阅档案,走访知情人,搜寻实物,作过一些调查研究,现谨就所知,对“望江加盖”一文作些补充,说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李向荣  李树 《上海集邮》2003,(11):22-25
"文革"期间,上海邮局曾在普9型天安门图邮资明信片上以胶戳手盖紫红色楷体字"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仅在上海市范围出售,属于地方加盖邮政用品,在集邮界较有影响。1984年以来,有关研究文章散见于各邮刊,涉及加盖载体、加盖版式、加盖真伪、实寄使用等,我们感到这一研究有相当大的难度,难在此片加盖数量少、存世数量少、收集难度大,有条件参与研究者不多,加之市场价格偏高,导致偶有伪品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