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夏目漱石在《爱情三部曲》及《心》小说中,以儒学主体意识,对西方文明的核心———个人主义进行了系统性的反思,在如何处理好个人权利和义务上,小说演绎了一场道德忏悔剧。这种反思,由小说表现的矛盾、痛苦,又形象地反映了明治时代儒学精英对人性的解剖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这里有七组音节,用线连一连,并说说它们是哪几种颜色。再把这七种颜色任意填涂到图中,看看谁搭配得最漂亮。——NAIH——﹃CTong口【"augIIg0dnl—。。。M———︶———粕—l。。。———Wb—。—;hH——」—酸—。\/。。。\:7::。y。。1:;—︵:fi——::ry————w?ry4—︵y。,。——————W二。y—;︵。4二gy/C:髦———、一、、阶)—︶————舀》—︵:\。g———h————。3&——4—学拼音,填颜色@周小梅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3,(61):58-59
<正>一、案例背景我有幸参加乐清市优质课评比活动,并执教了《方阵问题》一课,经历了"一课多上"的痛苦折磨后,感慨颇多,对"实践—反思—再实践"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教师成长理论中,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一、《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这是一首交织着痛苦与希望、反思与追求的觉醒者之歌。它表达了一个民族在经历了痛苦与狂热之后的深刻反思与对未来的憧憬。一、二两节写历史 ,“数百年来”将历史推进到很远的古代。作者选取了最具民族特色的一些意象唤起了人们对往事的痛苦回忆 :老水车、稻穗 ;矿灯 ;路基、驳船———向人们展示了旧中国全面的落后、贫困和悲哀 ,同时也不乏希望 :老水车虽然“破旧” ,虽然“疲惫” ,却从来没有停止歌唱 ;矿灯虽然“熏黑” ,只能“蜗行” ,却从没停止过“摸索”前进 ;驳船虽然陷身于“淤泥滩” ,可“…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元成人教育学”这一研究视角或方法,旨在反思和澄清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对象的问题———“真问题”、思想方法问题———理论主体与实践主体的背离、体系问题———学科体系建构中“目的与目标”之别、动力问题———理性批判的缺失。反思与澄清这些基本问题将对促进成人教育理论发展,推动学科建设和学科体系建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试在五分钟内把句子中不完整的单词所缺的声母写出来。.We eat——i——e with C————P——t——c二S...John played the——i——l——11 at the school C...........——...........—.C e...........——t..My b————t————r wants to be come a——a——l——r...MrsBalar——c——i————dherguests with a——m——l——.·.My——O————e——isbaking ab—— t d cake fnr me.1.We eat_rice with chopsticks.2.John played the viol'_m at the school c—o—n.ce—rt.3.My b.r—o—th..—e.r wants to become a.…  相似文献   

7.
痛并快乐着     
当神太快乐,往往迎接你的最终是痛苦;当鬼太痛苦,而快乐却永远不会降临。当人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人总是痛并快乐着。———题记  相似文献   

8.
-■- }§给下列句子的空格处选择适当的冠诃(龟蕃拿母匆《;.担≯A.an B.a C.the D.× 、 j≮赢瀛≯1.There。。 one bear in the ZOO. . 。—飞 嚣藩意潦籁l强ms【D鼬G嘲咏ii瓯≯簿帮脚2_We study——English—Chinese and Maths11.They are————————————boys.12.We often have———————.——————breakfast at six.13.Beijing is one of——biggest cities in our count~.1 4_It took me half——hour to finish my homework.15.There_S——black pen in the pencil—box,——black pen is John。S堂固16.How…  相似文献   

9.
坎坷迈尽迎新来———记扫盲教师覃好孝□李映凡历史,给每个人带来甜蜜、痛苦、忧伤、欢悦,人们不该去埋怨它,因为历史是任何人无力修改的,但人们可反思它。覃好孝回顾一生的坎坷历程,不由得慨叹不已,同时更激发起他为人民再尽余热的一颗未衰之心。三十多年过去,他...  相似文献   

10.
教育德性一方面是一般道德理性、道德意志、道德情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另一方面 ,它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生成的德性 ,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可有七种境界 :1 教育良知———一种反思境界。它不仅包括对伦理道德的反思 ,还包括对教育的反思 ,对自我的反思。 2 断然选择———个体反思的一种肯定性结果 :教育是必要的 ,崇高的 ,我将把教育作为我的人生理想和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在这里 ,没有徘徊和迷茫 ,只有累积 ,一种急迫的、亢奋的累积 ,以便为定位在教育做好充分的准备。3 定位教育———个体在教育过程中对教育活动的感知…  相似文献   

11.
曹禺在早期剧作中,通过周冲形象的塑造,向青春自我作痛苦的诀别;陈白露与方达生的交锋则是曹禺内心两个自我的交战;而曾文清的苦恼便是曹禺自己婚恋矛盾的直接反映。  相似文献   

12.
女作家迟子建的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通过作品中的"我"在丈夫意外死亡后为排遣内心的忧伤而独自去旅行,在旅行中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将社会底层的黑暗现实展示给我们,并将自己"一个人的夜晚"同"所有人的夜晚"联系起来,揭示了芸芸众生的生死哀伤。作家在刻骨铭心的丧夫之痛的体验中艰难地超越自己,同时对丰富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做了敏锐、深刻的观察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米兰·昆德拉和王小波小说共同之处是在小说里思考存在,探索人在世界中存在的可能性,这突出体现在宽泛意义上关于政治和性爱的思考上.<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黄金时代>显示了两位作家关于轻与重选择的艰难、灵与肉冲突的挣扎的思考的既共通又相异之处.基于内在的思考,两位作家关于"历史"和小说艺术的看法也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我国各高校扩招以来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新问题,是当前世界背景国内形势的客观反映。其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不是政府,企业,学校,学生本人能单独解决好的问题,需要全社会都付出努力,关心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师专业化的推进,教师反思出现从个体走向群体的趋势,客观上要求反思工具发生相应的变化。基于博客的教师反思,就是利用博客工具,将教师反思的内容以日志的形式发布在博客上,这从根本上是对传统的以纸笔为反思工具的一种挑战,通过对基于博客的教师反思情况的研究,明晰了教师利用博客进行反思的现状,指明了博客应用于教师反思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以威廉姆·多尔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者,不满于建立在现代主义理论上的封闭的、机械的现代课程观,立足于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和科学发现,提出了ODES与"4R"等课程思想。回归性(Recursive)是多尔4R课程标准之一。多尔认为"思想应该回归学生",并主张通过"与环境、他人和文化"的反思来形成自我感。多尔还指出"回归性"与旨在促进预定的表现的"重复"不同,它旨在发展能力--组织、组合、探究、启发性地运用某物的能。基于多尔的"回归性"理论,文章认为古代文学课堂教学可以通过"唤醒""破衡""反思"三个策略实现"思想回归学生自身"。  相似文献   

17.
存在的虚无与意义的追问--鲁迅的生命哲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与意义的失落与寻找,是20世纪中外思想大师们共同关注的问题。鲁迅对生存的孤独、惶惑、绝望、虚无与荒诞有痛切的体验和深刻的反思,在对绝望的反抗中,寻觅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们对技术的哲思经历了“无思之思”、“有思之思”和“反思之思”三个阶段。“无思之思”是哲学史中对技术的不显眼的、零散的思考;“有思之思”是自技术哲学诞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对技术所作的较为全面、系统的思考;“反思之思”是对于技术哲学自身发展的一种批判性反思,昭示了当代技术哲学发展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9.
书写创伤并非只是描绘一种疼痛体验,而是对于民族文化记忆、人类生存现状、文明发展阶段的反思和自省。《雨天的棉花糖》通过对人物内心的伤痛、情感的破裂、人生的无奈、命运的琐碎等创伤事件的书写,将命运创伤、战争创伤和文化创伤联结在一起,叙说日常生活中不被注意的边缘现象,烛照出通往历史现场的幽秘路径。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is essay explores what surfaces when we lead a reflection on the 2018 REA meeting with questions about teaching and learning. What pedagogical models appeared to be operative during the meeting? What voices were missing and which ones were privileged? Who benefitted from the pedagogies at work in the meeting? Who was marginalized? What pedagogical possibilities burst through the painful and difficult spaces in the meeting that can be a “North Star” to guide us in our future 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