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教育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和创造性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创新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就是在环境的影响下,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非智力因素在培养品德高尚、意志坚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人才方面尤其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创新教育中关注学生非智力  相似文献   

2.
创新教育的首要问题就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了强烈的创新意识,才能开展创新实践,培养创新能力。众所周知,非智力因素从表面看是不直接参加智力活动的,但其对创新意识的强化、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长期以来大多数教师更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创新教育的核心就是要让学生“勇于创新”,从这个角度看,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3.
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促进或抑制作用。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着较为普遍的问题,其根源在于责任意识不强。需从责任教育入手,培养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4.
要造就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创新人才,必须切实注意加强对少年儿童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培养的关键是教育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职专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十分重要。教师在重视智力因素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从学习情感、良好意志、创新习惯、创新信心等方面入手,并将这些因素贯穿在职业学校各个专业的每个教学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创新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中职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掌握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必须具备的态度,知识,技能选一社会责任,曼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职业素质,成为一个跨世纪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7.
影响学生成才的原因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要充分重视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在创新能力的作用,加强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学教学中,抓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学生智力的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者在传授知识经验的过程中是相互统一的,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育具有培养学生良好非智力因素独特的优势.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功能,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饱满的学习热情、坚强的学习毅力和完美的个性等.  相似文献   

10.
过去,只重视智力因素培养,忽视非智力因素教育的现象应做一个调整,为适应时代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素质教育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做起,即: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做起,从一点一滴的生活习惯做起。  相似文献   

11.
亓岩勇 《文教资料》2010,(14):143-144
知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教学中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由传授知识到发展智力再到培养非智力因素是我国教育理论不断发展,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如何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及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是当代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13.
庞丙秀 《文教资料》2006,(36):100-101
笔者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入手,探讨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孩子们是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长大的,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思想、气质、性格。因此,在学校生活中就表现出不同的行动和情绪。一个学生学习的好坏,不仅取决于他的智力因素,更受制于他的非智力因素。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重视低年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16.
非智力因素虽不直接参与人们的认识过程,但它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对创新人才的成长具有动力、导向、维持强化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应注意理论教育、社会实践、熏陶感染等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赵青林 《考试周刊》2013,(23):172-173
动机、情感、兴趣、意志、习惯、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学生认知活动的重要因素。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对教育教学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19.
20.
通过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培养的作用 ,介绍了实验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方面培养的方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