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水解酸化串联A/O生物工艺在涪陵工业园区二级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以水质指标法评价该工艺路线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通过对比循环式活性污泥工艺,对其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总氮(TN)三项进出厂指标进行报告,说明该工艺适用于对工业园区二级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2.
含有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严重威胁生态和人类健康.活性污泥法是工业废水处理的核心技术,细菌种群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污泥的微生物群体结构不仅为废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提供指导,而且可以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基于高通量序列分析的细菌门/属分类或操作分类单元聚类分析研究表明,市政污泥的微生物多样性存在地域性差异;不同的工业废水污泥的微生物群体组成各有特点,在门/纲分类水平上明显不同于市政污泥;焦化废水污泥微生物种群结构在门分类水平上具有相似的微生物组成;水质是微生物种群结构形成的主要驱动力,环境条件也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多种多环芳烃降解菌已经被鉴定,并分析了其降解途径和关键酶基因.本文主要综述这几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结合苏州高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的工艺特点,介绍了控制系统的构成和控制方式,并对由PLC、控制站和上位机组成的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行了叙述。该系统实现了污水处理全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4.
研究微生物法酶解玉米芯的最佳工艺和酵母菌发酵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自筛微生物L2″对玉米芯进行酶解,酵母对酶解液进行发酵。结果:酶解条件:自筛微生物L2″用量30mL pH值为7.0,温度35℃,酶解时间48h,还原糖浓度达到最高;发酵条件:酵母接种量40mL,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36 h,酒精产量最高。结论:自筛微生物L2″适合用以酶解玉米芯,在较佳的酶解和较佳的发酵条件下,可显著提高酶解率和发酵率。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法制备丙烯酰胺是以丙烯腈水合酶为催化剂,采用丙烯腈催化水合法制备丙烯酰胺的单体工艺。通过对不同生产条件下的比较,探讨了催化水合反应温度、反应液pH值、反应液中丙烯腈浓度、丙烯酰胺浓度等对丙烯腈水合酶催化活性的影响,找到了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工业化生产创造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市城市化建设力度的加强,胜利油田沙营污水处理厂无论从处理工艺还是从日处理污水吞吐量上,均需要有较大的改变.现有的设备和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污水处理厂的生产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土壤中碳的可利用性对土壤中微生物呼吸的限制作用.结果表明,表土和根层土中的可利用性碳显著限制微生物呼吸作用.在所有的培养土壤中,起始时微生物呼吸速率较高,随之急剧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性质的变化所致.土壤中有机质低于 1 0 %时,可以明显影响碳的可利用指数 ;大于 1 0 %以后就几乎没有影响了.微生物生物量碳与碳的可利用指数也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使用陶粒作为微生物吸附载体,并借助于厌氧菌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技术条件。文中构建了复合厌氧菌群及生活污水处理的工艺条件,试验证明,AF反应器中的水力停留时间在6h时逐渐趋于稳定,并维持在50%的水平,处理效果偏低。在保证适当的水力负荷与水力停留时间时,功能化高效陶粒与复合菌CHFH-1挂膜结合的系统性能远远优于采用其他材料的系统。  相似文献   

9.
资源环境系现有17名教师,其中硕士3人,在读硕士5人;副教授4人,森工总局学科带头人3人。目前开办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环境监测与评价、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4个专业,在校生人数422人;已培养毕业生117人;2007年拟增设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为创建良好的实习实训环境,与哈工大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大庆东城区污水处理厂、哈市垃圾发电厂、哈市文昌污水处理厂、省环境监测中心、哈尔滨市环境监察支队等单位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新校区的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水处理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正在筹建。为学生更好地接触实践,…  相似文献   

10.
丙烯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而微生物催化水合法是生产丙烯酰胺的最新工艺。经发酵后得到的发酵液为液态,必须通过固定化才能进行催化反应。通过对国内外多种固定化工艺的比较,找出了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固定化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泡桐为试验材料,分别施用泡桐专用微生物菌肥与常规复合肥,分析连续3年不同施肥处理对泡桐的株高、胸径和木材硬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连续3年施用泡桐专用微生物菌肥A肥和B肥,泡桐的株高、胸径和木材硬度均显著高于施用常规复合肥.施用微生物菌肥B肥的效果最显著,对比施用常规复合肥的泡桐,第一、二、三年株高增长量分别高出18.8%、12.7%、7.8%,第一、二、三年胸径增长量分别高出14.4%、7.6%、7.8%,第三年木材硬度高出8.8%.试验证明:泡桐专用微生物菌肥对泡桐的增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低温微生物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低温微生物的分布非常广泛,研究应用较多的主要是嗜冷菌和耐冷菌。由于长期的进化,低温微生物在膜脂组成和蛋白质结构等方面形成了独有的结构特点。同时,还可合成冷休克蛋白以适应低温。低温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特别是嗜冷酶已开始在环保、纺织和食品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植物及曝气浮岛通过以水生植物、微生物为主的食物链发挥生态净化功能,同时利用人工纤维填料等富集微生物,牡蛎壳吸附磷,多方位净化水体。以坚实的水生树木为主轴,不仅提高生态浮岛的抗风浪性能,还增加了生态浮岛的生物多样性,从而也减小了生态浮岛对季节性的依赖。新型组合生态浮岛安装有喷淋系统纳米增氧器并设有增氧曝气管,浮岛区域外安装有喷淋系统,有效增加了水体流动性和含氧量,提升了生态浮岛的深层净水能力,保证了沉水植物的采光与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磷肥处理农田黑土基本理化性质、磷脂脂肪酸、酸(碱)性磷酸酶、微生物量碳或氮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有机肥-化肥配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总氮以及速效氮、磷、钾等养分含量,进而促进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碳/有机质比值、磷酸酶活力以及各菌群磷脂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长期氮磷钾配施土壤有机质活性严重退化、不利于土壤微生物生长,而单施磷肥或氮磷肥配施对微生物活力与结构影响较小。有机肥处理中单烯不饱和/饱和脂肪酸比值>1,远高于其他化肥处理,可用来指示有机质质量与可用性;而支链/单烯不饱和脂肪酸与单烯不饱和/饱和脂肪酸比值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G+菌对养分胁迫抗性强于G-菌。磷脂脂肪酸PCA表明,有机肥与化肥处理微生物群落结构显著不同。个别脂肪酸载荷值分析表明,真菌受无机肥施用影响显著;而G+菌更易受有机肥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SrDNA序列分析技术在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16SrDNA序列分析技术在微生物分类鉴定及分子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6SrDNA既具有保守区域,又具有高变区域,是生物的种属鉴定和系统的重要分子基础,以16SrDNA为目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能精确地揭示微生物种类和遗传的多样性,从而16SrDNA序列分析成了微生物分类鉴定主要依据。该方法克服了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的限制,操作方便、检测快速准确且灵敏度高,已被广泛应用到菌种鉴定、群落对比分析、群落中系统发育及种群多样性的评估等领域,是一种客观和可信度较高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云南保山昌宁尼诺红茶、绿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的微生物数量以及种类,研究结果表明:尼诺茶中的微生物含量较少,主要含有黑曲霉、产黄青霉;找到3种细菌,其中以芽孢杆菌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初步鉴定结果为枯草芽孢杆菌,具有产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的能力;通过研究为消费者放心饮用尼诺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制定尼诺茶科学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只有一少部分能够通过标准纯培养方法获得,而绝大多数是难培养和不能培养的微生物,近年出现了一些新的直接从环境基质中提取微生物 DNA的方法,用来研究环境中微生物多样性.对目前用于提取和纯化环境样品中微生物 DNA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本着尊重土地、回归自然、以人为本、合理规划的原则,探讨新乡市卫河景观(卫河东干桥至市污水处理厂段)生态建设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围食膜作为昆虫防止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无疑在昆虫中肠生理中有重要作用。本文就有关结构、功能、组分、以及与害虫防治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开发以围食膜为靶标的新的生物杀虫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某油田产出水中分离得到一株以原油为碳源的Pseudomonassp.菌(假单孢菌),其化学趋向性运动能力中等,趋向性机理在本文中得以详细描述.在可视化模型实验中可看到微生物向油水界面处的有序运动,而在有效的营养物浓度梯度范围内,化学趋向性运移速度与距油水界面的距离无关,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并且在微观仿真模型实验中,可观察到细菌在孔隙壁和油、水三相交界处聚集,并讨论了该现象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微生物采油的有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