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国锋 《文教资料》2011,(24):196-198
一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男女平等思想的进一步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了博士的行列,"女博士"这个词早已不是中国社会的新鲜事物。然而,由于中国传统的男权思想的影响,现阶段人们对女博士群体或多或少有一些偏见或误解。最为常见的莫过于将女博士称之为"第三种人"。  相似文献   

2.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体现个 人价值的重要指标,也是个人取得成功 的关键因素,于是,崇尚高学历是当代 社会普遍的价值观。然而,对女性来说, 高学历却未必能带来社会的赞美与尊 重,尤其是女博士。社会上流传着一种 说法:世界上有三种人,一为男人,二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工作,身边的女博士,不用说了,放眼望去,基本上,是个女的,就是个博士。好吧,听说现在高校就连做行政工作的,也要求是博士了。当我写这篇文章时,我顺手抓住身边一个人来采访,当然的,她也是个女博士。我问:"亲,你觉得女博士有些什么特点啊?"她不认识似地看着我:"女博士?不就普通人吗?就我这样啊。"我上上下下地看了她一遍,确实,太普通了,比我还更像正常人呢。我讪笑地解释:"外面不是说女博士是第三类  相似文献   

4.
高靖生 《师道》2007,(10):21-21
一个师妹在准备毕业论文,请我代勘,于其函末书曰:准灭绝师太谨上。看着这手娟细的字体,我的内心不由一阵颤栗。的确,女博士被称为第三种人由来已久,而且无论圈内人还是圈外人也没有作太多的反驳。似乎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是,我们却万万没有想到,这几个字化作轻船帆盈的音  相似文献   

5.
向遥 《大学生》2012,(10):38-40
作为曾经的教育媒体编辑,我也算在国内学术圈的边缘游走多年,接触过出身文理工各行各业的博士生若干。来瑞士生活学习了一年,和洋女博士们打成一片后我发现,她们不是自我定位极高的灭绝师太,而是爱好极广、洒脱通达的黄蓉。上得了街拍,翻得过大山若干年前《围城》的男主角方鸿渐的父亲就发表过对女博士的"高见",这番论断搁到今天看也不过时:"高中生娶初中生,大学生娶高中生,而女博士呢?只有洋人敢娶了。"当年读到这番话,我就生出一个念头:那洋女博士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教训辅"三合一是目前台湾正在推行的学生辅导工作新体制."教训辅"三合一方案中的"三",指的是三种人--教学人员(所有教师)、训导人员以及辅导人员;"一"指的是学生辅导工作;"合"则希望本方案实施之后,能带动三种人产生"交互作用、整合发展",把学生辅导工作做得更好."教训辅"的主要精神在于以下四个方面:实现带好每位学生的教改愿景,所谓"带好每一位学生"是指学校教师和教辅人员合力,不仅要把好的学生带好,还要把适应困难及偏差行为学生一并带好;学校能够充分发挥教学、训导、辅导学生的功能;教师与行政人员能够产生最佳互动模式;所有教师均能善尽有效教学及辅导学生的责任,发扬教师大爱.  相似文献   

7.
近期,在浙江大学校园内举行了一场"校花""校草"评选活动,吸引了大量学生的关注.其中信息学院一位女博士最终入围,并获得最富亲和力奖.但也有博士生在网上对她的做法进行质疑,说博士生不好好搞科研,"有点不务正业".  相似文献   

8.
当年我还在读本科,日夜在男生宿舍楼里逍遥着,大家打牌、唱歌、聚众观影、喝酒扯淡,那时"女博士"在大家的聊天中属于神一样的存在,当然是比较靠近鬼神那一方面的。那时候大家对女博士有印象的唯一来源,是上某些专业课时站在讲台上的"那只怪物"。我本科时挂过的唯一一科,也是我所在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必修  相似文献   

9.
清歌 《大学生》2012,(7):75
打下"女博士"三个字的时候,情不自禁虎躯一震,博士是一个正能量充足的大词,女博士更是有凛然不可侵之感。我对女博士的感情很特殊,我对一切好学生的感情都很特殊。中国的小孩是被对比大的,屡屡被功课重创的孩子从小对好学生感情复杂,既痛恨这种人又渴望成为这种人。妈妈同事的女儿是我童年的噩梦,从小压我  相似文献   

10.
一位师妹去读博时,曾"别有用心"地群发短信说:"颤抖吧,亲们!我终于成为灭绝师太了!"这样的自嘲一半是宽解自己,一半也是为了堵住大伙儿的嘴,以免日后又生话题,"女博士"这一名号的杀伤力,由此可见一斑。身在媒体,我自然知道"女大学生"、"女博士"之类的字眼在网络、报章、荧屏频频出现,并非偶然的结果,而这类隐含性别歧视色彩的新闻吸引眼  相似文献   

11.
声音     
这是被社会风气毒化的表现"政和考察收获:1.毕业后不下基层!2.毕业后坚决不下基层!!3.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减肥,回去找个好男人。"这是一个叫"璟好"的网友在新浪微博上发出的内容。这个微博的博主是厦门大学的一名女博士。据了解,这位厦大经济学院的女博士近日随校方组织的博士团到闽北山区的原国家级贫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2007年一项对于全国4个城市14所高校的博士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了女性博士毕业生的婚姻与生育对她们就业的影响。从就业结果来看,女性博士毕业生并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劣势,"女博士成了求职困难户"的论断有夸大渲染的嫌疑,而且也没有充足的数据说明是因为需要结婚、生育从而造成了女博士的就业难;但是实证结果支持了社会上关于女博士"嫁得好"有助于职业发展的论断。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而做人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人的责任感.本文根据职业类学校学生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尝试以责任感为核心,培养学生做"三种人"的德育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女博士研究生在不同精神支持来源、内容对其群体心理健康水平影响。方法:使用SCL-90量表、精神支持问卷,共调查62名不同年级女博士研究生群体。结果:在SCL-90量表十项因子中,女博士研究生群体得分普遍高于常模组。从精神支持来源、内容上,同辈群体对女博士研究生个体情感支持作用较大,不同社会支持来源对女博士研究生精神健康影响存在显著相关性,同时得出该群体缺乏全面社会支持系统,非正式组织比正式组织支持程度高。  相似文献   

15.
"博士"记     
在网上看到一篇某女作家的文章,说她有一个同学,从小学一直到高中,都是那么聪明、活泼、可爱的一个女孩。他们一起考上大学,但各奔东西,再没见面,只是作家不断听别人说起,那个女生读硕士了,又读博士了,云云。不久前。作家终于在一次同学聚会上见到那位女博士。她迟迟不敢上去相认,不是畏  相似文献   

16.
“男生、女生、女博士”是对“校园 三种性别”的调侃,指女博士埋头读书, 忽略了性别特色。近日,一位女博士在 《中国青年报》上对此表达自己的声音, 她高呼:我是女博士,但我不是灭绝师 太!笔者在复旦“日月光华BBS”上, 曾看到一位女研究生这样的帖子:“感 觉自己虽不是天生丽质的美女,可是性 格还好,也算是可爱了吧,现在读了研 究生,还是硕博连读的那种,刚读研一 就被别人当成了第三性一类了,可 恶!”  相似文献   

17.
许多年前,我开始博士学习生涯后的第一个假期,家乡的一个记者朋友来接我,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居然是:"女博士都什么样?"啊?我一时没明白她的问题。"是不都是那种眼镜瓶底厚,拘谨木讷的书呆子?""你是不是女博士里最时尚漂亮的?"她连珠炮似地抛出好奇。我简直哭笑不得。"告诉你吧,她们都很年轻漂亮,我是最老最丑的!""怎么会?怎么会?"她高高地挑起眉毛,显然不怎么相信。"你从哪里得来的这些印象?"  相似文献   

18.
已有关于女博士压力的研究,主要遵循性别的视角,将女性身份视作女博士的主要压力源。但访谈发现,无论是学业、工作、家庭和就业,女博士面临与男性基本相同的压力,并不因其女性身份就表现出特殊,且不少女博士并不将自身性别作为压力的主要根源。因此,“女博士的性别压力”是一个被建构的概念,是一种带有偏见的看法,一种“被放大”的性别危机。未来的学术研究需摘掉这一有色眼镜,更加客观地看待女博士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记叙是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记叙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记叙文的水平高低。那么,如何让记叙更得体呢?选择好适当的人称记叙有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每种人称各有其优缺点。第一人称常用代词"我""我们"等。第一人称的优点主要是易于操作,能给人真实的感受。如写"我最敬爱的人"这类题目的作文,很多同学都觉得有  相似文献   

20.
我很重要     
受二战后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失业人数陡增,工厂效益也很不景气。一家濒临倒闭的食品公司为了起死回生,决定裁员三分之一。有三种人名列其中:一种是清洁工,一种是司机,一种是仓管人员。这三种人加起来有30多名。经理找他们谈话,说明了裁员意图。清洁工说:“我很重要,如果没有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