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表达对称的方式丰富多样,显示出汉语强大的表达力。敬称是其中的一种,在汉语对称表达方式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三个时期的著作《世说新语》、《水浒传》、《茶馆》等为语言材料,对汉语用敬称表达对称的方式进行历时研究,可以得出结论:从古到今,用敬称表达对称的形式有沿袭,也有创新。用敬称称呼对方是我国礼仪文化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2.
陈然 《现代语文》2006,(1):128-128
现如今,新产品新科技新事物层出不穷,与之紧密相连的"标志"或"标识"也相对提高了"出镜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标志"和"标识"是没有区别的两个词,其解释主要有两项:①表明特征的记号.②表明某种特征.例如: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一)前人的认识 前人对"那么"的认识并不一致.<现代汉语八百词>指出,"那么"有三个词性:指示词,代词,连词.<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只收录了"那么"的连词用法.金立鑫(1988)对"那么"的词类归属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认为"那么"仅仅是代词,不存在连词"那么"和副词"那么".  相似文献   

4.
读晋家泉先生《汉语中的敬称“×老”“××老”一《汉语学习》1994年第2期。以下简称“晋”),觉得有三点值得谈谈:  相似文献   

5.
王希杰先生曾经提到过这样一个有趣的语言现象,他说:南京人吃"盒饭",新加坡人却吃"饭盒",而这个"饭盒"是不符合汉语的语法规律的!"盒饭"属于偏正式结构,偏正式是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法结构.之所以叫"偏正式",就是因为"偏"(修饰语)在前,"正"(中心语)在后,这也是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比如"书桌""牛皮纸""火车"等等.但凡事都有例外,在汉语中,我们也能见到个别中心语在前,修饰语在后的现象,如:"流星雨""雪花"等.在这里,我们试图对这种语言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和归类.  相似文献   

6.
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学习词典》都将"媳"字条目下"媳妇"与"媳妇儿"当作两个截然不同的词进行注解,分别有两个词条共四个义项。然而,通过对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文学作品的考察发现,"媳妇"与"媳妇儿"在语义和用法上完全一致,二者其实是一个词,儿化并没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其词义只有三个义项:儿子的妻子、妻子和泛指已婚的年轻妇女。  相似文献   

7.
贺萍 《现代语文》2006,(7):30-31
"外来词",也叫"外来语",在某种意义上可同"借词"相当.在汉语中,一般来说,"外来词"是指在词义上源自外族语中某词的前提下,语音形式上全部或部分借自相对应的该外族语词,并不同程度地汉语化了的汉语词;严格地说,还应具备在汉语中使用较长时期的条件,才能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外来词".  相似文献   

8.
潘峰 《现代语文》2005,(12):10-12
经研究,"白"的语源应该有五个:"日光"为其本义,它通"帛"、"别"、"伯"和省"日",是假借其音或其形而派生出系列语义.此外,它作为一个汉字也有它的构形及其用法.而比较有影响的<康熙字典>(简称<康>,下同)、<中华大字典>(<华>)、<辞源>(<源>)、<汉语大字典>(<字>)、<汉语大词典>(<词>)、<应用汉语词典>(<应>)、<现代汉语词典>(<现>)和<现代汉语规范字典>(<规>)八部辞书,解释"白"的语义时不同程度地存在定义遗漏、释义琐碎、一语多义、义例模糊等问题,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词典>以"草"为首字的词条有66条,<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有76条,却没有"草根"这个词.倒是英文的grass roots,被视为"草根"的直译.美国彼时处于淘金狂潮,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地方的下面,就蕴藏着黄金.后来,"草根"一说被引入社会学领域,"草根"被等同于平民化、大众化,但"草根"的实际含义远比以上的解释来得丰富.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中的第二人称系统中有平称"你"和敬称"您",说话人选用哪种形式,表明了交际者双方的关系以及言者对听者的态度.我们借用了语域概念和语用学的理论,对同一语域和不同语域中同一听者动态交替使用"你"和"您"的现象,进行了描写分析.  相似文献   

11.
多音字的读音,我们一般可根据其在词典中的义项来确定,可有些多音字的读音按此办法却不容易确定.比如,"华盛顿"、"华生"等外国人姓氏中的"华"该如何读就让我们有点犯难.《现代汉语词典》甚或《汉语大词典》都找不到对应的义项.仔细听广播电视,似乎读"huá"读"huà"的情况都有.我们查找了新版《辞海》和几本普通话教材,它们将"华盛顿"的"华"标音为"huá",不知有何依据.对此,我们不敢苟同,以为此处读"huà"更有道理.  相似文献   

12.
释"勋"     
孟丽 《现代语文》2006,(9):116-117
"勋"在现代汉语中几乎不能单用,它只能和与之同意相受的词语组成双音节词,而且这类词有较重的书面语色彩,如:功勋、勋劳、勋业等.《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1]列出了"勋"的两个义项:①功勋;②勋章.本文旨在梳理"勋"词义的源流,使人们更加了解"勋"这个明显带有古汉语意味的词语.  相似文献   

13.
"转型语言"是指由藏语言"转型"到汉语言的一种特殊汉语方言,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母语和当地汉语方言的共同影响,了解其现状并进而提出解决途径对这类汉语学习者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浅谈汉语吸收外来词语的新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来词是汉语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语发展史上,对外来词的引进有过三次高潮。当前的第三次高潮出现了许多引人瞩目的新趋势:一是范围广、规模大;二是引进方式呈现多样化,纯粹的音译词大量增加,"音译兼意译"词迅速发展,还从"音译加汉语语素"的方式中派生出一种新的混合词;三是出现了新式的借形词———"字母词",这种具有"共性"特征的字母词的出现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也说明汉语吸收外来词同样在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古汉语新词新义的发掘是汉语词汇史和汉语辞书编撰的一项重要工作,"理"、"举"、"收"、"处"四个常用词在中古时期有新义产生,而各大辞书皆未收录,所论四词或可补当前大型辞书的释义和书证.  相似文献   

16.
略谈海外"汉语热"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力 《比较教育研究》2006,27(12):87-90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各国学习汉语的人数逐年增长,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股汉语学习的热潮.本文概述了五大洲汉语教学和海外汉语水平考试的基本情况,并从学习者学习目的和国家为汉语国际推广所做的努力两个方面分析了海外"汉语热"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贺卫国 《现代语文》2006,(4):118-119
"饿气"在网络文学中出现频率相当高,在中文搜索频道输入该词,按下回车键,粗略一看,就是数以百计的例子.实际上,"饿气"在明清小说中就曾多次出现.但是,<汉语大词典>等大小辞书均未收录此词,诸家似亦未言及.下面我们拟对"饿气"的意义、语源略作分析.同时,还试图通过对"饿气"的考察,揭示网络语言对汉语词汇构成的影响.一孔之见,未敢自以为是,写出供博雅君子教正.本文所引例句,除近代文献用例为笔者看书搜集所得外,其余均据网上资料,恕不一一注明详细出处.  相似文献   

18.
"郁闷"一词,早已有之,《汉语大词典》解释为:①积聚在内心的烦闷.巴金《秋序》:"在我的郁闷和痛苦中,正是友情洗去了这本小说的阴郁的颜色."②沉闷,不舒畅.沈从文《边城》十九:"黄昏时天气十分郁闷,溪面各处飞着红蜻蜓."  相似文献   

19.
梁莹 《现代语文》2008,(2):8-9,13
徐通锵先生在上个世纪末提出了"字"本位理论,认为"字"是语言中有理据的最小结构单位,是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此理论对汉语研究、计算语言学研究和对外汉语研究都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初恋"新义 查检《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几部大中型语文性词典,对"初恋"的解释都是两个义项,释义大致相同,在《现汉》(第5版)中的解释是:"动①第一次恋爱.②刚恋爱不久."《新华新词语词典》《新词语大词典》等十几部新词语词典中不见收录.但是考察这个词在实际语料中的使用情况,我们发现词典中的这两个义项并不能概括"初恋"的所有义位.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