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共指现象是句法研究的重要课题。Noam Chomsky(1981)从"管辖与约束"的角度研究代词尤其是反身代词的照应,然而其单纯的句法分析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不同的研究方法继而被应用到揭示照应的意义和特征中,比如van Hoek(1997)从认知角度出发,基于可及理论提出"观念参照点"和"领地"的分析框架。共两大部分,通过举例分析约束原则,结合van Hoek的照应理论进一步阐述共指现象,指出前者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根据乔姆斯基的约束理论,一个词语的管辖语域指一个包括中心语、主语和补语,可以体现一切语法功能的最小的"完整功能体",即含有该照应语在内的最小名词词组或句子。先行语与照应语必须在同一语域内。  相似文献   

3.
运用翻译模式理论的语篇分析法,对老舍短篇小说《马裤先生》及其译文进行案例分析,旨在探索分析汉英文学语篇翻译中衔接照应语的迁移问题。从中得出如下结论:汉英衔接照应语系统无论从语法角度还是从衔接照应语的选择上都存在较大差异,集中体现在汉语零代词的普遍使用以及英语代词的广泛使用;尤为重要的是,文学翻译中衔接照应语的迁移从根本上造成了篇章衔接外显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篇章指示与内指照应作用不同,但是却经常容易混淆不清.从三个主要方面分析篇章指示与内指照应的使用以及区别.这三个方面分别是:完成指示的参与因素不同,即是否有语境参照;篇章指示中的先行词与内指照应中的先行词的不同;指示语与其指称对象的关系,即在篇章指示中是指前指后的关系,而在内指照应中是互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旁指代词体现的是一种语篇关系,无论表现出哪种语义关系,旁指代词的所指对象都只能在语篇的范围之内得以确认。本文从所指是否相同以及照应的方向两个角度详细分析了旁指代词的照应情况。最后,简要地探讨了旁指代词的照应功能在英语中的表现形式。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汉语中的旁指参照点是可前可后的,旁指参照点在后的情况受一定条件的限制,且出现频率较低。这一点与英语中的情况相类似,同时也说明了旁指范畴在语言类型学上具有某些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带无值ф特征的照应语与有值ф特征的先行词在相同的Asp P语段之中进行一致关系ф特征赋值,语义互指;跨语段之中的先行词成分统制照应语时构成语义变量约束;语内传递反身代词由语境中的发话人、意识活动中心、信息传递角度等允准其语义所指。  相似文献   

7.
王秀芳  武婷  丘晓娟 《华章》2007,(11):194
反身代词是生成语法第一约束理论的研究对象."约束理论"是乔姆斯基以英语代词为语料来研究自然语言代词的句法行为而产生的一套原则.乔姆斯基将自然语言中的代词分照应语和人称代语两种.本文将对"约束理论"中的第一原则,即照应原则及其有关的概念进行概要阐述,并试用该原则的机制从分布、用法、复指三个方面对英语、法语反身代词与汉语"自己",的异同进行比较.本文提供了一些实例旨在通过对比分析对反身代词的特点和用法有较为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108篇缅甸学生HSK考试作文进行分析,得出缅甸学生汉语语篇照应的偏误类型主要有七种:零形式照应误为用代词照应、代词照应误用为零形式照应、代词照应误用为名词照应、名词照应误用为代词照应、名词照应误用为零形式照应、人称代词照应“数”的不一致、指示代词误用为零形式.本文试图分析七种类型偏误的分布及特点,探究偏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约束理论对汉语中的约束以及约束受阻现象进行了探讨。根据名词性词组的指称特点,可将其分为照应语、代名词和指称语。该三类词在句中的受约束情况各异。约束理论三原则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约束受阻是一种独特的约束现象,可分为强和弱两种。尽管汉语有其独特之处。有些句法形式和英语的不一致,但仍然可用普遍语法的相关理论对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语篇中,语义由代名词、指示词、比较词、代指词等的使用所形成的一种呼应关系,称为照应(reference)。语篇照应(discourse reference)一般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在语篇中可以找到所指的对象,称为内照应(endophoric reference);一类是在语篇中找不到所指的对象,称为外照应(exdophoric ref-erence)。内照应又可进一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前照应(anaphoric reference),指所言对象位于上文;另一种是后照应(cataphoric reference),指所言对象位于下文。体现语义照应的语法手段对具体语篇中语义的理解和翻译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下面举些实例分几个方面予以探讨。一、照应的识别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 E-prime 编程,研究两组中国学习者英语代词的习得。结果发现学习者都在单子句中存在代词解读问题,误以为代词可以与约束域内做主语或宾语的名词短语共指, 但高中组在拒绝代词受宾语约束表现更好。在双子句中, 两组都能遵守约束理论原则 B, 正确地确定代词与约束域外的远程主语共指,专业组在拒绝代词受局部约束时显著地好于高中组。本文从母语迁移、 句子处理和结构平行性等角度对上述差异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12.
指称词语在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后指照应在汉语中是一种特殊的照应方法。VanHoek从认知的角度阐释了英语中的后指现象,并且提出一系列照应约束规则。基于VanHoek的照应约束规则,我们将对汉语中的后指现象进行探讨,并根据汉语的特点,提出了两条补充原则以期对汉语第三人称的后指研究提供更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在主题句中,语义上的共指关系在句法上表现为空位与复指问题。汉语主题句的述题部分有时必须有复指代词,有时不能带复指代词,有时复指代词是可有可无的。本文试图运用配价语法理论,从动词配价方面来探讨现代汉语主题句的复指和空位问题。  相似文献   

14.
照应是衔接英语语篇的方式之一。它通过一些起信号作用的照应词汇对语篇内某些词语做出语义上的解释。这些信号词汇连接着上下文,起着衔接语篇的作用。对照应关系与语篇衔接的分析研究有助于理解照应词项在语篇中的具体指称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英语阅读中,代词歧义往往是由于代词与管辖范围的约束关系而造成的。文章从管辖约束理论的角度对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消解和避免这类歧义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翻译是一种交际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起作用的不是一个个孤零零的词或句子,而是这些词句组成的语篇,词句的交际功能只能通过语篇得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将原语与目的语的研究扩展到语篇层次,突破以词论词,以句论句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万晓卉 《海外英语》2012,(6):253-254
在语篇分析领域,定冠词the在指示照应系统中是语篇衔接的手段之一。通过具体实例,该文从定冠词the的内指照应功能方面探讨了它是如何实现语篇衔接和连贯问题,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定冠词。  相似文献   

18.
回指是话语分析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第三人称代词回指则是回指的一种。在第三人称代词回指中,有时会出现先行语状态变化的现象,即先行语的实质未发生变化,但其形态发生了变化。从语境中的经济原则、就近理解原则和认知语境等角度对此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可以帮助人们更为正确地理解语篇。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讨论语篇照应中的本质以及它在语篇衔接中的解释作用,指出语篇照应、静态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从动态角度探索语篇照应,从而希望发现解决静态分析不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复指代词是指在句内回指有指称内容的名词短语的代词,它主要出现在汉语话题句和关系小句中。复指代词在两种句式中的分布基本一致,大致可分为三种:必须出现、自由出现和不能出现。复指代词的出现受两方面因素制约:一,成分提取要遵循的等级,即名词短语可及性等级。可及性较高的成分提取后,原位一般不会出现复指代词;可及性较低的成分提取后,原位必须留下复指代词。二,复指代词本身的句法属性。当空位违背句法限制时,复指代词就会出现来挽救句子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