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应用“连锁与互换规律”解题 ,是高中生物遗传学的难点 ,许多学生面对此类习题往往束手无策。为此 ,介绍一法 ,供同行参考。应用此法所要解决的问题 ,常常是“已知测交后代的类型 (基因型 )及其比例 (个体数 ) ,要求确定被测个体(一般是 3对等位基因 )的基因位置”。解题的步骤是 :( 1 )从测交后代的基因型中 ,依次减去测交亲本产生的仅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基因型 ,剩下的即为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基因型 (一般是 3个基因 )。( 2 )两两分析 ,确定被测个体的基因位置。即对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 (剩下部分 ) ,作两对等位基因分析。若出现 4种基因…  相似文献   

2.
狭义的测交指杂种第一代与隐性亲本的杂交,而实际上,测交可以泛指隐性个体与各种相应基因型个体的杂交,在中学生物遗传规律的教学中,测交可谓点睛之笔,不可轻描淡写,泛泛而论。 一、测交的性质 1.测交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基因型的种类及比例与被测交者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均相同。致使“三个相同”的原因是:隐性亲本产生的配子中,不带有显性基因,从而对被测交者配子中基因的表达没有遮盖作用。 2.测交后代表现型已知,则可确定其基因型。原因是:测交后代的1/2基因来自于隐性亲本,如果表现出隐性性状,当然是隐性纯合体,如果表现出显性性状,则一定是杂合体。 二、测交的应用 1.测交可测知生物未知的基因型 生物的基因型、配子的基因型,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能肉眼看到的只是生物的表现型,测交却能使我们透过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看”到测交生物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谁知生物未知的基因型。 例:在蕃茄中,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B控制缺刻叶,基因型bb是马铃薯叶。紫茎和绿茎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A控制紫茎,基因型aa是绿茎。现有表现型均为紫茎缺刻叶的三个蕃茄品种,  相似文献   

3.
路平 《中学生物学》2009,25(7):43-44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生物第二册P27,基因分离定律的事例1中,引入了一种解题方法--"棋盘法".教材中做了如下叙述:分析杂交组合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以及它们出现的概率,通常采用棋盘法.具体的方法是:将两个亲本杂交时,每一个亲本产生的配子及配子出现的概率分别放在两侧,然后,根据配子间的组合规律,在每一个空格中写出它们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每一个空格中合子的概率就是2个配子概率的乘积.  相似文献   

4.
高三《生命科学》第三章“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是全章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遗传知识板块的难点。在学习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基因的分离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学会了染色体上的相关基因如何分离和自由组合,理解了后代中不同表现型个体的比例关系。因而在上新课时,  相似文献   

5.
一、仔细审题: 1.基因的分离规律:只有一对相对性状;或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或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2.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有两对以上相对性状:或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或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 3.基因的连锁和互换规律:有两对以上相对性状;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是完全连锁遗传,两多两少是不完全连锁遗传;亲本类型多,重组类型少,是显隐分别连锁遗传,反之为显隐连锁遗传。  相似文献   

6.
基因分离定律是高中生物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一个教学难点。 1 学生学习的主要困难 按照教材内容进行常规教学,学生不容易理解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以及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不能把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行为和基因在配子形成时的变化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对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也就很难运用这个定律去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孟德尔定律中性状分离比实现的基本条件根据分离规律,具有相对性状的纯质亲本杂交,其F1全部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l.但是,这种性状分离比例的实现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是:(1)双亲必须是纯合的2倍体;(2)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属于完全显性;(3)F1产生两种类型配子,其数目相等,活力一样;(4)F1自交时,两种类型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均等;(5)F1自交后代全部处于相同的发育条件下,各种基因的个体成活率相同;(6)实验群体数量较大.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8,(28):164-165
通过连锁遗传规律的发生时间、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形成配子时基因间的关系等方面与分离定律、独立分配定律对比,得出联系旧知识、设疑以及列表的方式能使学生对连锁的理解更加深刻,并提高学生对连锁遗传规律在计算交换值时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遗传的三个基本规律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和难点。用遗传规律去解释各种遗传现象或用遗传现象去印证遗传规律,所用的方法都是有性杂交实验法。这种方法都必须经过由亲本个体产生配子,再由雌雄配子结合发育成子代个体这个过程。所以分析亲本个体产生什么类型的配子以及雌雄配子如何结合,关系到判断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正确性。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学习遗传规律之后,不知道配子基因型的写法,不知道亲本个体产生哪几种类型的配子以及配子如何结合等等,因此他们往往不能正确地图解和解释遗传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这方面的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础练习,使同学们逐步理解、掌握。 一、配子基因型的表示法: 由于在个体中,一种性状一般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以在个体中一种性状用两个字母来表示它的基因型,二种性状用四个字母表示,其余照此类推。而  相似文献   

10.
IBO试题分析     
在历届IBO理论试题中,有两题属于基因不完全连锁自交后代的数量遗传问题。例1(第三届IBO试题中第68题):两只动物交配,其基因型为AaBb,基因A和b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双亲的配子都有20%是重组的(即它们具有基因的新的组合),预期“AB”个体的百分...  相似文献   

11.
<正>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致死问题是较难的遗传题型.如何快速准确地做出答案?以下是有关自由组合定律中常见致死原因判断的方法和技巧.一、致死类型在自由组合定律的致死题目中,常见比例有5∶3∶3∶1、6∶2∶3∶1、4∶2∶2∶1、7∶1∶3∶1等.涉及的致死原因有合子致死或配子致死.判断合子致死还是配子致死的依据是致死基因发生作用的时间.若致死基因是在配子时期发挥作用,则是配子致死,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基因分离规律是全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教材是按“实验现象假设解释测交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思路安排的 ,从整体上看 ,内容精炼 ,知识严谨 ,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培养。但在分离规律的概念中有这样一句话 :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分配到两个配子中去 ,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笔者认为这句话值得推敲。首先 ,根据文中内容 ,分离规律是指杂种F1 代在产生配子时 ,等位基因的分配情况。很显然是指F1 中所有的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产生精子或卵细胞时等位基因的…  相似文献   

13.
高中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节中对亲子代个体有关配子类型、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分析,及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推断亲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组成和比例关系,是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于理解和把握的内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遗传学的基本原理。结合数学概率的有关计算公式来突破,以便让学生提高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方面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连锁与交换规律的教学中 ,学生们常对以下一个现象疑惑不解 ,即在果蝇中 ,以具有能够真实遗传的两对性状的雌雄亲本杂交 ,再以F1中的雄果蝇 (BbVv)与隐性纯合的雌亲本 (bbvv)测交 ,其测交后代只有两种亲本的表现型 ,这属于完全连锁 ;假若以F1中的雌果蝇 (BbVv)与隐性纯合的雄亲本 (bbvv)测交 ,则有四种表现型 ,而且亲组合明显地多于重组合 ,这属于不完全连锁。雌雄的连锁不同 ,典型的例子除果蝇外 ,还有家蚕的遗传也是如此 ,不过它与果蝇正好相反 ,它在雌体表现为完全连锁 ,在雄体表现为不完全连锁 ,这种现象如何解释呢…  相似文献   

15.
遗传学上,最小群体数是指杂交后代各性状都能得以充分表现的后代群体最小数目。它是子代性状分离比之和的具体体现,而后者又反映了亲本配子的组合方式。因此,利用最小群体数,可以推测亲本产生配子的种类,进而结合亲本性状,推知其基因型。这种推断基因型的方法,称为最小群体法。 我在运用最小群体法,推断生物基因型的习题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对其具体使用步骤归纳如下: (1)由亲本性状,写出基因组成。 (2)依据子代性状分离比,求出最小群体数。如果给出的子代是实得个体数,应先约简,再求最小群体数。 (3)利用最…  相似文献   

16.
李淑丽 《甘肃教育》2008,(16):24-24
果蝇的不完全连锁遗传现象如下:让灰身长翅与黑身残翅果蝇的交配子一代(F1)中的雌果蝇(BbVv)与双隐性的雄果蝇(bbvv)测交,其后代中灰身长翅(BbVv):黑身残翅(bbvv):灰身残翅(Bbvv):黑身长翅(bbVv)=42%:42%:8%:8%。相关的解释是:“F1形成配子时,大部分配子中的同一条染色体上的这两个基因是连锁的,因而生成的BV配子和bv配子,各占42%,只有一小部分配子中的两个基因因为交换产生了新组合,因而生成的Bv配子和bV配子各占8%。”这里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生成的BV配子和bv配子为42%,Bv配子和bV配子为8%呢?下面就这一问题给予量化解释。  相似文献   

17.
郭文江 《中学理科》2007,(12):95-95
分枝法是对每对基因(相对性状)分别考虑,然后将几对基因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率以及杂交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率相乘,相乘的积分别为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以及杂交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和比例.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遗传概率的计算是高中生物的一个难点,很多学生看到遗传系谱图就会产生畏惧心理,特别涉及到较复杂的概率计算,更是一筹莫展,很难把问题解决好.例如有一种题型,一对夫妇各有两种可能的基因型,然后计算两者婚配后代的发病概率,这种题目难度的确很大,要计算正确的结果是不容易的.笔者在讲解这类题目过程中,采取了自己命名的"配子法",大大降低了题目难度,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解题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配子法"就是根据个体的基因型以及基因型所占比例,看这个个体能产生配子的种类,然后确定配子产生的比例,最后雌雄配子结合,计算后代的发病概率.这种方法的关键是确定产生配子的种类以及配子比例.例如某个体的基因型为1/3AA或2/3Aa,则该个体能产生A和a两种配子,两种配子之比为2∶1.  相似文献   

19.
汪剑涛 《中学生物学》2011,27(12):52-53
基因的分离定律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门考点,其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人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在近几年的生物高考试题中,出现了不少以复等位基因为考查背景的基因分离定律试题,大大提高了  相似文献   

20.
郭晓军 《考试周刊》2011,(15):185-185
遗传学问题用分离定律解决常可化繁为简,突破难点。1.配子类型例:基因型是AaBbCCDd,四对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问该个体有性生殖可产生的配子类型最多有多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