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该部分内容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能量代谢等知识联系密切,又直接关系到本章后面内容的学习。本节课安排2课时,这里只设计第一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食物链让学生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表格的制作与处理"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一节重要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技能操作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对表格制作的各种方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2.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依据对教学的分析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现状和接受能力,为达到传授知识、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确立本节课的三大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表格制作的几种方法及如何对表格进行修饰.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必修2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三节"伴性遗传"。2.地位、作用及特点本节内容历来是高考的热点问题,是考查学生推理能力和综合能力最好的生物学材料,必须全面掌握。人类遗传病概率的计算必须要运用本节知识。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果树的嫁接》这节内容选自义务教材《劳技》农村版第六章第四节,是劳技课教学大纲要求的必选课之一。也是我们学校为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探索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确立的实验课题之一。 2.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课教材的地位、作用,依据教学大纲,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果树嫁接的目的,掌握果树嫁接的知识。(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提高劳动素质。(3)德  相似文献   

5.
一、说教材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第十五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前几章的延续和深入。南极洲是神秘的大洲 ,它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是人类进行科研的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因此 ,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从学生认识世界、面向未来考虑 ,学习这一节具有重大的意义。2 .编者意图让学生认识南极洲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3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 :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冰雪大陆、气候特点、丰富的自然资源 ,以及我国的科学考察站。( 2 )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运用极地地图辨别方向的能力。②理解气…  相似文献   

6.
“印度”一节是在学生学习完一个大洲———亚洲、一个地区———东南亚和一个国家———日本后的又一个区域地理的学习内容。本节内容宜安排2个课时完成。一、教材分析(一)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2 .明确印度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及其原因;3.知道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理解印度人口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1.加强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读图说明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能力;2 .让学生学会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相似文献   

7.
1 看教材1.1 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弦切角》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几何第三册第七章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有关性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基础之上开始学习的 .教材首先给出了弦切角定义、定理及证明 ,接着通过一个代表性的例题讲解弦切角定理的运用 ,教材的字里行间所体现出的运动、变化观 ,类比、完全归纳等数学方法 ,不仅对学生目前的学习是必要的 ,而且对以后高中的学习也具有指导意义 .1.2 学习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结合内容特点及初三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 ,能…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在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电场力做功、电势能、电势的概念以及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在短时间内连续学习新知识和新理论对于学生知识需要一次归类和整理,而电势差的教学能够很好地起着这样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本节课设计成一节带有复习色彩的新课教学,在知识的接受上给学生一次缓冲的空间,在能力的提升上给学生一次归纳整理的引领,同时对于后面学习电势差与场强关系的学习也起着衔接作用。  相似文献   

9.
1 教材分析:本节课要研究的是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是教材第一章“直线和平面”的最后一部分,此时学生已学习了空间中的“线线关系”、“线面关系”及“面面关系”中的“面面平行”和“二面角”,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教材的编排体系侧重于逻辑体系,而反映认知体系较弱;再考虑到自己学生的特点,本课拟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选取一些实际、具体的材料来体现抽象知识的认知过程.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个平面垂直的定义、画法、记法及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相似文献   

10.
1 教材分析 :“函数的单调性”是人教版高中《数学》试验修定本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是函数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在学生学习了函数概念的基础上所研究的函数的第一个重要性质 ,它揭示了函数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的数量变化规律 ,反映了函数图像的增、减性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是学生后面学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不等式等重要知识的铺垫 .函数单调性是培养高一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素材 ,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有着重要意义 .2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本节教…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分析和处理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在第五单元中是一个主体,它主要介绍修建三峡工程的理由,正是因为三峡工程有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的价值,并且其价值远大于投入,才使三峡工程得以实施。从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角度看,这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后两节内容的学习,具有重大影响。2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熟练掌握长江流域的主要支流名称及位置,长江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及危害,三峡水能丰富的原因及三峡段船舶航行困难的原因,从而掌握三峡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2 )能力要求:掌握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分析长江洪涝…  相似文献   

12.
教材分析《蒸发》是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教材第一章第四节汽化和液化中的重要内容,由于教材叙述过于简洁,以致本节内容不利于学生很好地学习和掌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蒸发;蒸发的快慢与哪几个因素有关;蒸发还有致冷的作用。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物理现象,概括、归纳物理过程和物理原理的能力以及动手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互相合作的精神,通过蒸发一节的学习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习惯,使他们懂得淡水也存在危机。教具大小相同(一次能吸1ml)的透明胶头滴管、玻璃片、温度计、大头针、棉…  相似文献   

13.
—、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从教材角度看: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的第三课时,课题为"水资源"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在"水是宝贵的资源"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基础上所进行的教学.而本节讲述的水资源是中国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现实角度看:如今,人们在水资源的开采与利用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图片,强调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核心途径. (2)通过节水的小窍门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地位与作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学生在初步掌握代数方法研究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后,进一步要求学生用代数方法研究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也是整个教材中唯一一次对点与直线位置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这一节的内容也为后面学习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作准备。2.教学目标:(1)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及公式的应用;(2)领悟蕴涵于公式推导中的数学思想及简化运算的基本策略,并在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探究的精神,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  相似文献   

15.
1背景介绍平均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学生在初一已学习了生活中的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统计知识在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应用.这一节是培养学生会根据实际问题中收集到的数据先进行加工处理,然后作出判断的能力的好教材,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同时可为后面学习中位数、众数及八年级下册学习极差、方差等奠定基础.本节课与传统的老教材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传统的老教材“重概念与公式,轻过程”,“重应用,轻探究”.而在现实情境中,学生厌倦背文字记公式,因此北师大版教材…  相似文献   

16.
况艺娜 《化学教学》2000,(11):28-30
1 对教材的理解和安排1 .1 教学内容本节内容选自高级中学化学课本 (上教版 )第二册《氨、铵盐》一节教材中“氨气”部分内容。本课容量大 ,各种实验现象繁杂 ,让学生在短时间 (本校每节课 40分钟 )接受大量信息 ,学生在课堂上的观察、思维、自主设计实验进行探索等能力培养目标很难实现。基于此 ,我把《氨》这一节的教学分两个课时来完成 ,第一节课完成氨的物理性质教学以及对氨气化学性质的推测和实验设计讨论上 ,第二节课完成对氨气的化学性质的学习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1 .2 教学目标1 .2 .1 知识目标掌握氨的化学性质及氨与酸反应…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广东省职业高中教材(电工基础》第二章第一节,本节主要讲授解决复杂直流电路的方法中的节点电流定律和常用术语,学生对本节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以后的学习。2.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理解复杂直流电路的特点和分析电路的常用术语,熟练掌握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应用。②能力目标:教给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兴趣和正确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对科学的严谨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二、教学对象分析1.学生在前面学习了…  相似文献   

18.
1说教材地位 本次说课的内容是苏科版生物第四单元"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中的第13章第1、2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生物的多样性是新课标十大主题之一,主线是"人与生物圈".学生正经学习了环境中的生物以及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人与生物圈"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一、领悟教材把握重点1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第23页。2 教材简析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分数乘法计算的后继内容 ,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的必备条件 ,是为学生学习分数除法作准备的 ,是属于承上启下的知识类型。本节教材只有两个知识点 :一是倒数的意义 ;二是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3 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 ,掌握求倒数的方法。②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探究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发现创新、迁移类推、触类旁通的能力。4 教学重点 :求一…  相似文献   

20.
朱海峰 《考试周刊》2011,(11):68-69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在章节及全书的地位 《垂线》选自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就已经对垂直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这节课也是在学习了角、相交线后的一节课,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垂线的性质是后面学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坐标的基础,同时它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核心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