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分析
  “DNA分子的结构”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2中《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之后,继续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阐明遗传的本质。 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学习“DNA分子的复制”和“基因表达”等内容的基础。本节课教材没有直接讲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而是以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历程为主线,通过学生动手尝试建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在构建模型的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积极参与讨论交流,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自我创造”中获取DNA分子结构的特点和DNA分子的特性等知识。本节教学需要2学时完成,本节课为第1课时。  相似文献   

2.
年份       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中有关生命科学的内容1 997年( 1 )英国科学家用母羊冷冻的乳腺细胞“克隆”出一只DNA结构与母羊完全相同的小羊“多利” ;( 2 )科学家发现记录时间的时钟基因 ;( 3 )科学家重建尼安德特人DNA(人类中最古老的DNA) ;( 4 )科学家对肠道细菌大肠杆菌和土壤细菌枯草杆菌的整个遗传编码做了序列测定 ;( 5 )神经元研究取得了新进展 ,科学家找到了导致帕金森氏病的第一个遗传因素和鉴定了一个叫“AMY斑”的脑损伤可能会导致疾病1 998年( 1 )科学家开发了新型的生物芯片技术 ,并用于DNA的碱基测定 ;( 2 )科…  相似文献   

3.
学习、记忆是人脑最重要的功能。科学家已发现的分管记忆的海马、杏仁核等结构分散在大脑的不同部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问:这些分散的结构之间是如何联系的?人脑“新大陆”的发现回答了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都百思不得其解的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往一直强调晒太阳有益于儿童健康。近年来,许多国家的科学家研究发现,90%以上的皮肤癌与阳光有关。所以,过度的晒太阳不利于儿童健康。科学家研究认为,过度的日晒能改变皮肤细胞DNA结构,引起细  相似文献   

5.
婆罗洲云豹     
这只“大猫”是科学家在印尼婆罗洲岛上最新发现的新云豹,科学家将其命名为婆罗洲云豹。说它是新物种,可不是随便定义的,科学家们可是对它进行了DNA测试后才认定的。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实验)》强调重视科学史的学习.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对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科学态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教师如何利用这一素材,发挥生命科学史的教育价值?笔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回眸历史,身临其境去感悟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受到极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结构是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克里克和美国遗传学家沃森在 195 3年发现的 .在逐渐深入了解 DNA之后 ,有科学家开始着重研究其特殊的结构变化 .瑞士洛桑大学医学研究员乔瓦尼·迪耶特莱说 ,结构变化是研究 DNA等长链分子的关键 .为此 ,他开始尝试用其他一些物品缠绕成类似的双螺旋结构 ,然后用外力改变其状态并用摄像机拍摄下来以进行研究 .最初 ,科学家们用尼龙钓鱼线进行尝试 ,但在一定的外力条件下 ,它们会突然绷断 ,以至于根本无法将其摄录下来 .之后 ,科学家们想到了面条 .尽管头几次由于面条煮得较硬而效果仍然不理…  相似文献   

8.
数学解谜DNA     
如今,DNA及其双螺旋的分子结构几乎无人不晓。然而在20世纪初,人们对DNA的结构却一无所知。神秘的DNA吸引了众多科学家的无限遐想和艰辛探索。  相似文献   

9.
20世纪40年代末,核酸的功能及其结构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英国的维尔金斯和弗兰克林等科学家,系统地研究了DNA的晶体结构,工作卓有成效。维尔金斯成功地测定了在较高温度下DNA的X射线衍射,进一步认识到DNA是一个螺旋形的结构。关键时刻,弗兰克林拿出了令人兴奋的研究结果,而且她产生了DNA是卷曲螺旋的想法。  相似文献   

10.
以核酸的科学发现史为线索,通过体验科学家的核酸发现经历,尝试基于实证进行分析推理,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通过建构DNA模型,让学生直观理解核酸的核心概念,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相似文献   

11.
在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科学家发现了死前刚吸过恐龙血的昆虫的化石。而恐龙的血液里含有大量的DNA——生命的密码——科学家利用这些极小的分子使恐龙复活。这不可能真的发生,原因之一是,DNA非常脆弱。恐龙这种巨大的爬行动物从地球上灭绝了6500万年  相似文献   

12.
浅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讲清学习高等数学的作用。学习数学的第一个作用是要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和数学工具。伟大科学家伽利略说“自然界这部伟大的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事实上,数学是各门科学的语言:物理定理及原理都是用数学语言描述的;数学在化学的作用已由计算化学领域的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而人所皆知;生物学中的DNA的复杂的立体结构跟数学中拓扑学里的深奥的纽结理论有关;  相似文献   

13.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科学家首次成功地制造出人工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这项科技突破标志着人造器官可望在两年内诞生。DNA的一个链含有上百万个碱基对。长期以来,科学家们经过无数次试验发现很难把100个以上的碱基对连接在一起。而得克萨斯大学基因科技中心主任伊文思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通过创造DNA的短键、再将短链连在一起的技术,成功地将包含10万个碱基对的链连接起来,这一数量是形成简单生命的基本要求。伊文思教授说,他们按照人体组织结构创造出入工DNA,这将使人类能够制造人造器官。他们…  相似文献   

14.
前沿     
科学家成功提取千年前北欧海盗DNA丹麦科学家近日宣布,已成功从10具1000年前维京人遗骸中提取DNA进行分析研究。提取千年前维京人DNA的研究报告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第一公共科学图书馆》上,研究小组由哥本哈根大学约尔根·迪星牵头。美国趣味科学网站29日援引迪星的话说:我和同事们在丹麦菲英岛一处墓地中发现了这些1000年前的维京人遗骸。我们从遗骸牙齿中提取了DNA。我们发现古代维京人和现代人类一样具有多样性。从古代人残骸中提取的DNA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分析这些DNA样本,可以找出人类基因遗传疾病的起源、发现祖先迁移的方式,还能了解古  相似文献   

15.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现学习是指让学习者自己去发现教材的结构、结论和规律的学习。这种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探索未知,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联系到我国教学的实际,我们认为发现学习对我国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在生物学教学中,通过科学史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1重现科学发展的过程,体会探索的艰辛在生物学教学中融入科学史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学习生命科学知识,可以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科学理论的发现、演变过程,并且从中体会科学家探究过程的艰辛,为他们的失败扼腕叹息,为他们的成功欢呼雀跃。例如,在学习"DNA是  相似文献   

17.
<正>腾讯科技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发现DNA结构的一位科学家将自己的科学理念转移至另一个科学难题——如何治疗癌症。84岁的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博士称,在未来十年内或许可以治愈五分之四的全部癌症患者,但只有当科学家彻底改变他们治疗癌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你一定记得,在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激光打出的让人惊叹的DNA(基因)双螺旋图案。螺旋结构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形状,DNA以及许多其它在生物细胞中发现的微型结构都采用了这种构造。然而,为何大自然对这种结构如此偏爱呢?美国科学家卡缅找到了这个问题的数学答案。大自然之所以对螺旋结构如此偏爱,过去的回答是———由分子之间的引力决定的。但这只能回答螺旋结构是如何形成的,而不能回答为什么它们是螺旋形状。从本质上来看,螺旋结构是在一个拥挤的空间,例如一个细胞里,聚成一个非常长的分子。在细胞的稠密环境中,长分子链经常采用规则的…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物教学》2016,(10):48-51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标志着现代生物学研究的开端,而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则使现代生物学迅速迈入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时代。遗传信息储存在DNA序列当中,解读DNA序列是解读生命密码的基础。英国科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于1975年在DNA聚合反应的基础上,发明了"双脱氧链终止法"来测定DNA序列。该方法设计巧妙,操作简单,成本低、速度快,在生物学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 ,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遗传现象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但是 ,近几年来科学家发现 ,朊病毒是一种可遗传的蛋白质粒子 ;DNA甲基化也导致一些遗传现象的发生 ;性状间的相互制约也可引起不受基因控制的表型出现……这些现象说明DNA并非遗传的全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