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李军作为首批走进军校大门的学生官”.却对基层有着特殊的情谊。自打他当上宣传科长,他的心仍然常系着基层连队,并能结合工作搞报道,以报道更有效地指导连队工作。他说得好:“基层是田野,我们的希望在田野里。”若找李科长,在机关内常常找不到他。他去哪里了?肯定在基层。不论在@士宿舍里还是在训练场上,他总是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出现。他善跟每一个战士进行畅快的交谈,了解战士们的所需所求、所想所爱、所忧所愁。基层连队缺少文体器材,而上级拨下来的经费又有限,他就教连队积存报纸,留下牙膏皮,每人少抽一包烟,大家都节约一…  相似文献   

2.
一个战士报道员凭着对新闻报道的执著追求、勤奋学习、刻苦实践,竟然独自挑起团新闻报道工作的重担,使这个团连续四年被集团军评为报道工作先进单位,他本人被集团军和军区评为优秀通讯员。他就是解放军报唯一的战士特约通汛员韩枫华。小韩1987年从中原某县入伍,当了两年文书后逐渐对报纸上的新闻产生了浓厚兴趣:为啥别的连队的事能上报纸,咱们连队的事比他们还过硬咋就没上呢!从此,他发“愤”了——一定要让咱们连也扬扬名。小韩一上路就鼓足三股劲:拚劲、钻劲和巧劲。1991年春节前夕,退伍战士张峰从千里之外的家乡给连队寄来一张…  相似文献   

3.
李顺胜1990年12月从山东海阳入伍,新兵连时就因工作突出,入伍仅6个月就被选送到北京军区军械修理工训练大队学习,回来后在连队当过战士、文书、修理技师。能够学到一门技术、当个“技术兵”对一般战士来说已经很满足了,但李顺胜偏偏“不知足”,一门心思要搞报道、写文章、当作家。训练间隙、茶余饭后经常可以看到他拿个小本本写写画画,但对于只有初中文化的他来说,写文章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写了半年多,底稿攒了一大堆,报纸上却连个“小萝卜条”也没见着。一些战友嘲笑他不自量力,但他不为所动,始终“咬定写作不放松”,继…  相似文献   

4.
“摇篮”是青岛警备区某海防团政治处专为连队业余报道员提供的一间教室的名字。隆冬的一个周末,笔者慕名前往,只见十几个战士正在围绕一战土的习作热烈地讨论着。一年前,警备区政治部为培养新闻报道人才,增强新闻报道骨干队伍力量,与青岛日报社联合开办了新闻写作人才培训班,全团报名学习有十几人。双休日,他们去听编辑讲课,回来后就在各自的连队学习采访和写作。战士小李因同班的小王在听收音机,干扰了自己的思路,两人闹别扭闹到连队于部那里,刚巧被前来检查工作的政治处主任张天德碰到。张主任考虑,双休日连队的班排里什么活…  相似文献   

5.
我是连队的一名战士,新闻写作的爱好者。在我们连队里没有南疆血与火的战场上那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而只是一个驻防在山沟沟里的空军地面连队。我写新闻稿件大都是从平凡的事情中发现不平凡的美。去年10月下旬,我们连队利用大半天时间对训练场地上的树叶进行了清扫掩埋,又铲除了训练场地上的杂草。这件事在我们连队生活里可谓是太平凡了。我根据当时的季节,写了《某部三连做好入冬前防火安全工作》的稿子寄给了报社,后经编辑修改后以《消除火灾隐患》为题刊登在《空军报》“冬防简讯”专栏。稿件刊登后,在我们上级机关  相似文献   

6.
“情真语真,自成佳文。”人们都这样说。但在新闻写作中,尤其在写人物报道中,为完美先进人物形象,表现先进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竭力“拔高”人物的思想感情,把他们写成超越常人。如《连队的带头人,战士的知心人》,记叙一位连长自学了两门外语,带领全连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处处以身作则;战士有什么想不通的事,都愿意向他倾诉。文章十分生动,感人。作者为体现一心扑在连队建设上,却又加一节:“他已经四次推迟婚期  相似文献   

7.
新疆塔城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张礼,副主任马锁成,对报道人员热情扶持,积极引导,使分区的新闻报道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张主任首先要求各级党委重视新闻报道工作,选拔、配备了新闻干事。还多次要求分区的新闻干事下去帮助培训,积极邀请有新闻报道工作经验的机关同志谈体会。其次,建立通讯报道信息网。在所属30多个建制单位挑选人才,从中聘请了40多名有一定写作能力的战士,担任连队的新闻耳目。制定了每季度举办一次“新闻报道培训班”的计划。马副主任是原《战胜报》的老新闻工作者,他利用自己的知识,为战士讲解新闻报道的写作特点与…  相似文献   

8.
1991年底,钱华飞接手上海警备区新闻工作,两年多来,由他组织和“领衔”采写的稿件,有20多篇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人民前线》等报纸在一版头条位置发表。然而,作为新闻干事,钱华飞的作为主要的还不是这些,而是在于他尽心尽职地培养新闻人才。以往多年,警备区部队的报道工作比较冷清。钱华飞一当新闻干事,首先在各单位组织起报道组。两年多来,9名战士被提拔为干部或成为军校学员,4名排级干部在警备区报道组学习、锻炼后,分别提职为宣传干部和秘书。他把警备区各单位有点写作基础的战士组织起来搞采写小会战,从中发现…  相似文献   

9.
图片新闻     
《新闻与写作》在军营我是连队宣传委员兼报道组长,今年订阅了《新闻与写作》,从而我连板报上每期都有了“写作之友”专栏,栏目里的内容都是我从《新闻与写作》中摘编的。这激发了报道员和战士的写作热情,渐渐地《新闻与写作》深受战士所爱,我连通讯员每次取回杂志,战士都争先抢阅。图为,我连训练归来,恰逢通讯员取回《新闻与写作》第六期,两个战士马上抢去阅览,当时我发现这场面很好,立即去拿了相机,回来后又多了两个人,  相似文献   

10.
某车材仓库政委赵恒正,对报道人员精心培养,热情关心,使仓库的报道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连续两年被分部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前年初,赵恒正到这个仓库任职后,首先询问新闻报道情况,当听说仓库连续8年没被报刊电台用过一篇稿,报道工作处于落后状态时,他当即建议举办新闻写作培训班。赵政委曾当过报道员和新闻干事,在培训班,他亲自为战士讲解新闻报道的写作特点与技巧,还带领战士报道员到连队班排了解情况,采写稿件。他还订购了《新闻与成才》等近回0种写作刊物,组织大家边写作边学习。不到半年,就培养了4名能够独立见稿…  相似文献   

11.
济南军区某海防团战士杨文俊,是官兵们公认的“战士剧作家”。8年来,他先后在报刊上发表50余个大小剧本,30余篇新闻稿件。他创作的《最后的军礼》,成为某要塞区业余演出队常演的“压轴戏”!1991年小杨带着江南泥土的芬芳入伍来到渤海前哨。火热的军营生活深深地打动了他,他决心要用手中笔,去讴歌连队的新人新事。连队一位战士强忍着婚姻受挫的痛苦,自荐当了饲养员,并干出了成绩。这使小杨很受感动,写出了话剧《猪肥猪馆瘦》。该剧在连队演出后,深受官兵们欢迎。后来,他把这件事写成通讯寄给了《解放军生活》编辑部,很…  相似文献   

12.
成立新闻报道办公窒今年2月,张国廷到某团任政治处主任职务后,首先询问新闻报道情况,当听说政治机关没报道组时,他立即建议成立一个3人新闻报道组,并亲自到连队挑选人才。听说通信连战士小张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又在报纸上发表过文章,张主任便与有关部门协商,把他调进报道组。张主任又指示腾出一间房,成立“新闻报道办公室”,配上办公桌,并安上了电话。买书今年5月,张主任要到军区开会,临行前,女儿楠楠要他买个“七巧板”。会后,张主任想起前几天报道员小吴因找不到新闻书籍而发愁的事,便一头扎进新华书店,为报道员买了一大…  相似文献   

13.
1982年底,你打着“学技术”、“发家致富”的“小算盘”穿上了军装。由于你写得一手好字,把连队黑板报办得有板有眼,不久,一纸命令,当了连队文书。自当上文书的那一天起,你就琢磨如何干好这项工作。针对连队点多线长、人员高度分散的特点,你建议连队办《银线月报》和《对哨广播》,并毛遂自荐担任这“一报一台”的“总编”。从此,你白天深入各分散点了解情况,晚上把自己关在屋里写稿编稿。仅半年时间,这两项工作就干得很有成色,上级机关的同志还总结了这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刊登在《通信战士》杂志上。1984年夏,连队驻地街道失火…  相似文献   

14.
一提起《解放军报》,我就想起那张通讯员聘书。在学习写作的道路上,它曾给我以亲切的鼓励,使我在灰心动摇之际坚定了信心,增添了勇气。这,也是我至今坚持给军报写稿的一个重要原因:做人为文,都不能忘本啊!虽然已经过去了整整33个春秋,但我却至今记忆犹新。1961年高中毕业,我被保送到军事院校后下放锻炼,成了连队里的“小秀才”。刚到部队,什么都很新鲜,我把第一次风雨夜站岗的感受写成小诗,寄往广州军区的《战士报》,很快就发表了。初次尝试便获成功,使我大受鼓舞,从此一有空我就写起来。谁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寄了四五…  相似文献   

15.
留心牢骚话     
我登报的第一篇稿,是从“牢骚话”里拣来的。1991年12月19日,我去九连采访,正遇着指导员在那儿发牢骚。我没被牢骚话“吓”走,而是坐下来静心地听。原来,连队有个战士利用探家去做生意,偷税被追查到部队,指导员因此挨了一个处分。我在其他连队采访也发现有类似情况。不久,我到三连采访,把那位指导员的“牢骚话”说给谢连长听,他听后说:“这种现象我们连队早已杜绝了。”我把他们连队杜绝此现象的经验做法整理成一篇《防上探家不回家》的管理经验稿,投寄《人民前线报》,很快在二版变成了铅字。“牢骚话”中抓好稿,是我搞新闻报…  相似文献   

16.
广寻线索     
有位战友看了我的几本“剪贴”后,发现大部分都是连队里的生活“琐事”。不解地问:你那些线索是咋得来的? 我刚搞报道那阵子,是在连队当战士。部队驻在一个小山村里,生活范围小,信息不灵,这对写新闻是个极不利的条件。怎么办? 一天,我的老乡小郑探家回来,闲谈中,他说起一件  相似文献   

17.
赵在友“迷稿”的故事一串串 ,这里只能撷取其中的几则。1971年初 ,赵在友这个川北山里娃 ,有幸跨进了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他在完成艰巨繁重的铁道施工任务岁月里 ,一有空闲时间就看书学习、练习写作 ,把搜集整理的连队好人好事编写在《连队小报》上。一次 ,一位部队首长看了《连队小报》后备加赞赏 :你虽然初中都没有毕业 ,但办报的水平却像个高中毕业生 ,只要有信心和恒心 ,铁棒也能磨成锈花针!说不定 ,你将来还会成为记者!他从部队首长的赞扬中受到很大鼓舞 ,高兴了许久。后来 ,他在部队的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中 ,掌握了一定的写…  相似文献   

18.
赵雷 《军事记者》2006,(11):66-66
我入伍后不久,被吸收进了通讯员队伍。然而,新闻写作这条路并不好走,我甚至不知从哪儿下手。两个月过去了,我连一篇“本报讯”都没发出来。我有些心浮气躁,向一位老通讯员请教。他没有直接告诉我如何写新闻,而是给我讲了一个故事:那年冬季新兵分到了连队。有一天,班长让每个人交一篇初入军营的感想。有一名来自偏远山区的战士对班长说:“不会写。”班长就问他:“会不会写一句话?”他说:“这行。”于是这名战士的第一篇体会只有一句话:“今天我走入了军营。”到第二天晚上的时候,班长对这名战士说:“能不能再添上一句话?”那位战士爽快地答应…  相似文献   

19.
某炮兵旅政治部主任吴红兵当主任两年多来,从本部向上级机关输送了11名搞报道出身的“笔杆子”,可他手下仍人才济济,请看他的生“才”之道。“就地取才,精心培养”,是吴王任的生“才”之道。战士时天存因“写作基础一般”,一直没能进报道组。吴主任主任后,通过和小时接触,发现他虽然写作基础差,但有潜力可挖。就把他调进了报道组,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摄影、写作经验传授给他。有一次部队抢险救灾,吴主任不顾关节炎,站在没膝的水望,边给小时打伞“保驾”,边给他讲抓拍等技巧,使他受到了一次实地锻炼,拍下了许多难得的镜头。当夜…  相似文献   

20.
在去年半年多的时间里,空降兵某部通信连竟有20多篇文章相继发表在《空军报》、《解放军报》和省市报刊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连队为何新闻报道工作却能搞得如此红火?知道内情的人都说,这主要得益于该连指导员王党生。1996年7月,王党生从师机关调到通信连任指导员。到连队后,他发现连队有几个战士爱写写画画,记日记的兴趣比较浓厚,便灵机一动,在连队成立了业余报道小组并自任组长。他将连队的图书室作为报道组的活动场所,要求每名小组成员每周写三篇稿件或读报体会,每周六的上午定为报道组活动时间,组织连队报道员学习《解放军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