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我国作为一门学科出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其中,我国学者对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程度相对于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关注程度更高,研究成果也较多。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90年代初期至中期的起步阶段、90年代中期至后期的发展阶段及2000年以来的突破性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潘懋元、肖海涛在《教育研究》第10期发表文章指出,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改变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和先导。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的拨乱反正,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新世纪改革  相似文献   

3.
我国妇女教育研究孕育于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发轫于改革开放的80年代中期,进入21世纪其学科雏形与规模初见端倪,正逐步从边缘走向主流。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阐释其规律和特点,把握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及走向。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发生了三次重大转变,形成了四个历史阶段,即“常识”课程阶段(从改革开放至80年代中后期)、“科学”课程阶段(从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科学领域”课程阶段(从90年代后期至今)、“做中学”课程阶段(从2001年至今)。无疑,探究其变革历程,对当前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发生了三次重大转变,形成了四个历史阶段,即"常识"课程阶段(从改革开放至80年代中后期)、 "科学"课程阶段(从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科学领域"课程阶段(从90年代后期至今)、"做中学"课程阶段(从2001年至今).  相似文献   

6.
<正>一、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发展概况1.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期至80年代中期,是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CAI阶段)。这一时期主要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  相似文献   

7.
美国史学界关于麦卡锡主义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_70年代中期是起步阶段;从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取得重大成果,对麦卡锡主义研究的繁荣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麦卡锡主义研究的热情相对减弱,但仍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为配合中国教育技术史的研究,真实、全面地反映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我们根据历史资料编撰了本年表。年表是按照李龙先生提出的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初创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期)、奠基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期至70年代中期)、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而分段的。尽管我们详尽地查阅了能够找到的第一手资料,更正了现有书籍、文献中的一些错误、纰漏,但限于资料的缺乏,仍然感到史实不够完整,有些重要的事件未能收录在案。本年表的发表旨在与全国电化教育(教育…  相似文献   

9.
为配合中国教育技术史的研究,真实、全面地反映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我们根据历史资料编撰了本年表。年表是按照李龙先生提出的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初创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期)、奠基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期至70年代中期)、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而分段的。尽管我们详尽地查阅了能够找到的第一手资料,更正了现有书籍、文献中的一些错误、纰漏,但限于资料的缺乏,仍然感到史实不够完整,有些重要的事件未能收录在案。本年表的发表旨在与全国电化教育(教育…  相似文献   

10.
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历史发展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历史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孕育期(19世纪中期前)——学徒制阶段,萌芽期(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20年代前)——工读主义与半工半读阶段,发展探索期(20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末)——半工半读教育制度阶段,大力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阶段。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类型可依据实践操作的特点,教育提供者和教育场所标准,以及年代发展、办学体制、培养过程等标准来划分。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80年代初比较教育学科在我国恢复重建以来,30余年间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点多、线长、面广的总体特征,在地域特色上呈现近攻、远交、内和的犄角发展态势,而在未来发展的策略上,各地将主要围绕崇术、贵用、尚学三种功用交相竞逐而进。  相似文献   

12.
西方比较教育研究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转变,教育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以及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合力”汇入比较教育研究,引起了比较教育研究领域中深刻且全方位的变化,也为比较教育研究在方法以及观点上的改变提供了新的思维。对此,我们应该在考察国外比较教育研究现状的同时,积极地反思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全军第二届比较军事教育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恰逢全军体制编制调整改革论证的关键之年,中国军事教育改革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会议主要围绕比较军事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军事人才培养、外军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生教育、士官培训、教员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对比较军事教育创新发展和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比较教育思想多元化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是比较教育思想的多元化发展阶段。实证主义、人文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和辩证唯物论等流派纷呈并展开论争,形成了比较教育思想发展的高潮阶段。比较教育思想表现出多元化、系统化、科学化、发展性和实践性特点。  相似文献   

15.
华北人民政府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前奏和雏形,为新中国的教育建设做了重要的奠基性的工作,这就是开始进行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建设和对旧中国的高等教育进行改造和院系调整。这些工作对全国其他地区具有样板和示范效应,为新中国的教育建设提供了一个初步的蓝本;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亦由此迈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私立高等教育与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同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同样在经历了盲目扩张、缺乏规范的发展阶段后走向规范化、高质化。新加坡私立高等教育的认证化管理、国际化办学、职业化与应用化的核心课程理念以及其营利性的本质属性促成了其良性发展,其政府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及高效的政府管理水平保障了新加坡私立高等教育的特色发展,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其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全球教育产业的兴起也是其发展的契机。新加坡私立高等教育发展对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启示有:基于组织混合性的私立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卓有成效的国际化深层建构;以教育信托认证制度为核心的质量保障体系;动态应用型课程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范式”被广泛运用,比较教育学也不例外。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大陆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相关文献逐年增长,且逐步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但同时也存在研究质量不高、缺乏研究深度等问题。预见未来,当代大陆比较教育将不断从哲学、文化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角度将新的研究范式引入已有研究范式体系中,开拓比较教育研究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沈健  胡娟 《教育科学》2012,28(3):48-53
回顾高等教育经历对个人收入影响的历史变动轨迹,探讨高等教育回报"价值"变化趋势,对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有着较强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2006(CGSS2006)数据,比较研究了上世纪80、90年代、新世纪三个时期大学毕业生的教育个人回报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时间推进高等教育回报率在不断提高,但如果考虑大学生"毕业后未能就业"群体规模与比例激增的现实情况,相对而言新世纪大学生的"价值"在"明升暗降"。  相似文献   

19.
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比较教育学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我们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迫切需要比较教育学提供支持,而另一方面我们却惊呼比较教育学面临学科同一性的危机.这种矛盾的现象主要起因于比较教育学没有跟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也未能及时地完成知识更新的任务.中国比较教育学要获得更好的发展,我们就必须回答好话语转换、队伍建设、学科关系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归根结底,满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要,是我们比较教育学立足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顾明远是当代中国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他辛勤耕耘,开拓创新,建构了以比较教育的目的与方法、比较教育与文化研究、比较教育与知识经济、比较教育与国际理解以及国别教育研究为主要内容的比较教育体系。他首创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点,拓展了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创新了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为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