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命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成为学术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2012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优秀的创立者及实践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对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思想的研究,对于从理论上梳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思想,探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的精神实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以叙事文学手法,朴实真切的表达其生态思想,在生态思想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一环。2015年6月23日在北京召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过程工作座谈会上,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提出应该更好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促进生态意识的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是我们该积极践行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近年来国内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往往注重马克思主义政治层面的中国化,而忽视文化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影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在完全意义上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真正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具体化、民族化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从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视域出发,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研究,是近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和哲学界普遍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的深刻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建工作中提出的重要问题,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重点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名词的内涵,阐明笔者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大众化的理解,阐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辩证关系,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四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通俗化、民族化、大众化。在高校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马克思主义"四化"成果,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起来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青年的健康成长;同时,对于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特征或生活化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方法论原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启示意义,也就是要求教学理念原生态化、理论传授人文化以及语言表达时代化。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的时间特征直接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哲学本身属于一项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同时哲学也是对于方法论的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所具有的某种大众化的内涵为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打下了基础,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时代化的特征。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思想及认知探讨,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内涵、推进依据、推进路径三方面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将答好时代“答卷”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联系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答卷模式”。时代“答卷”是由时代给出,并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需要面对的问题解答与评价,审明时代“答卷”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关键,答好时代“答卷”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目标与归宿,“人民评分标准”是评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标准。这些重要论述与观点形成一个集观点、方法与标准为一体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全局,提出了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过程,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等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历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长是幼儿园本位课程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人物 ,园长在领导本位课程发展时 ,必须考量并尊重幼儿园原有的文化脉络 ,透过有计划地进行各种活动或策略 ,有效地发展本位课程  相似文献   

12.
学生观的问题 ,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 ,教师有什么样的学生观 ,尤其是如何看待“差生” ,已经成为教师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但在当前我们的学校教育工作中 ,在学生观的问题上还存在许多错误的认识和错误的教育行为 ,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影响了师生关系。因此 ,我们应当更加人性化地乐观地看待学生 ,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教育与教育研究是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特殊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研究就是教育对人的生命意义的体悟,是教育(研究)的应有意蕴。在当今教育研究范式变革的特殊历史时期,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新”出现的教育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并联电容器容值计算公式C=PwU2(tanΦ1-tanΦ2)的两种推导方法的讨论,证明了在交流电路中,交流量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是等效的,而在求解相关问题时,选用不同的表示方法,会对求解问题的复杂程度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全媒体背景下的大众传播媒介犹如一柄双刃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顺应着时代需求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冲击和破坏。传承几千年中华文明的中国武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面对新的传媒环境,武术传播是固守还是沦陷,一直存在争论,更是个难题。  相似文献   

16.
研究新形势下,贫富差距呈加剧的趋势;公众面对贫富差距的心态;提出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就业和"三农"问题等有利于加强社会稳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全部的法典里,法律条款与规定中司法解释是必不可少的"。我国的刑法典是用文字作为其基本的载体,文字简练。而同样的文字往往具有不同的意思,因此我们需要对刑法加以阐明。刑法解释具有很多特征,比如广泛性、多层次性和解释方法的多样性等。以刑法解释功能为前提条件,中国的刑法解释包括了:立法、司法与学理几种解释;而所谓法官解释实际上是法官当进行办案的时候,使用法律条款与进行推理,把法律条款由抽象化调整成针对性的步骤。  相似文献   

18.
人为的报刊分等,身份歧视,约稿限制,地域歧视,研究局限,经济因素等原因,使得偏远地区地方高校教师发表论文困难。需要从改变学术评价,争取各级科研项目,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办好本校学报等多面进行改进,努力提高稿件的采用率。  相似文献   

19.
地球不是一个严格的惯性参照系,由于地球的自转,以它为参照系的物体将受到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当物体运动时,一般还将受到科里奥利力的作用。因此将影响其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20.
古往中外的许多艺术大师都是以其独特完美艺术作品而文明于世。实际上艺术家在创作这些作品的同时也造就了自己。创作是艺术家审视内心世界、探求与思索的过程。是艺术家心灵的写照、内心情感的剖白。创作促使我们将所要表现的内容题材与所需的形式法则加以艺术提炼和升华,使之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个性风格化的艺术作品。这个过程使我们自己不断得以熔炼,最终蜕变成一个成熟的艺术家,并不断完善着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