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外宣工作的基本要求宣传工作是一门科学,外宣工作作为宣传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同样是一门科学。内宣、外宣既有许多相同之处,两者又有很大的差别,需要认真研究把握。  相似文献   

2.
<正>从事对外报道的记者要写好一篇外国读者能理解甚至喜闻乐见的新闻,仅仅熟练运用对方母语还远远不够,如果不注意语言背后的深层次文化差异,我们的新闻报道很可能因为文化背景的缺失而导致"词不达意"。因此,适时补充添加文化背景材料,对于中外传播文化交流非常有必要。本文试图通过对外新闻传播中文化背景的添加来管窥文化与传播的密切关系。一、对外新闻传播语境中的文化背景具体说来,在中国新闻对外报道中常见的需要添加的  相似文献   

3.
对外科技传播是提升我国科技成果国际影响力,吸引世界范围内多元主体参与中国科技建设,扩大世界市场占有份额的重要方式。在数字时代,我国对外科技传播依然面临优质内容稀缺,传播模式单一,竞争对手强劲的挑战。主观上,我国依然缺少成熟的运作经验;客观上,我国对外科技传播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强烈干扰。鉴于此,应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对外科技传播,推动不同传播媒介集团化、数字化运营,并妥善处理科技传播活动与国际政治经济事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十七届五中全会是我党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我们观察到,2002年以后,随着中国进入科学发展轨道,综合实力显著上升,海外媒体对中国的关注明显增加。金融危机之后,特别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这种关注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被一些人视为世界经济引擎的中国究竞要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5.
正记得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上大学期间,就读过著名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的《风云人物采访记》,她采访基辛格、阿拉法特、布托等著名政治人物的报道,给我留下深刻印象。1992年我进入新华社对外部开始了我的记者生涯,对人物报道也情有独钟,当年的深刻影响开始显现,只是我关注更多的是文化名人。如今我从事对外报道已经24年了,至今已采访了近百位文化艺术及科技界名人,作品在海内外报章杂志发表,产生过较大反响,其中《访李政道博士》和《送别冰心》  相似文献   

6.
“增强对外报道传播力,掌握国家形象塑造权”是我们对外传播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先声夺人2009年5月17日,湖南株洲闹市区一座待拆高架桥轰然坍塌,砸压了20多辆在桥下行驶的车辆,造成9人死亡,十几人受伤。这是继2007年湖南凤凰县一在建大桥垮塌后,又一起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事故。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挖掘并发挥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国际传播平台优势,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国际传播交流中心从7月到9月尝试用新型多语种国际传播平台对南亚东南亚国家进行国际传播,其间,共用中、英、缅、柬、印尼五种语言为10份海外发行的报纸编发抗战稿件约150篇、图片100多幅(组)、文字约30万字。在报纸版面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全媒体运作理念,通过集团新创建的全媒体多语种平台云快报  相似文献   

8.
《境外涉华经济报道实例点评》一书由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策划编辑,是"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第八本专著。该书从对外宣传的需要出发,针对长期以来我国对外经济报道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从近年《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十余家境外主流媒体中,选取了二十多篇典型报道作为案例,分特写和评论两大部分,约请新华社、中国日报社、外文局和中国传媒大学的十多位资深专家和学者,从报道选题、可读性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点评。新华社对外部主任严文斌和《今日中国》杂志社原副社长兼副总编辑沈兴大为该书撰写了导读文章。对外传播的资深专家沈苏儒先生在序言中写道:"本书对正在从事对外传播实际工作的读者,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指导性参考书,对于正在学习和研究对外传播的青年读者,是一本十分有助于提高水平的教科书。"从本期开始,本刊将陆续摘编该书的精华文章,供从事对外经济报道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中国科技水平的增长和整体实力的增强,以及近年来我国在高端制造业、航空航天业、超级计算机、天文探测等领域的不断探索,中国在许多科技领域的发展已居世界前列,并产生全球影响。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展览业发展统计分析报告(2017)》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工业科技类展会近600场。科技展会作为我国展示科技前景、推进技术进步、交流传播信息以及促成国际合作的平台,也受到境外媒体越来越多的关注。2015年起,每年在北京亦庄举办的机器人大会是集中展示中国迈向高端制造业的窗口之一,境外媒体报道主  相似文献   

10.
今年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的《对外传播教程》,是长期从事外宣工作的资深专家沈苏儒的作,是1990年由今日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对外报道业务基础》的增订版。当年,朱穆之同志看到这本书的写作提纲后说:“对外宣传很需要这样的基本教材,它的出版对培养和提高对外宣传工作的业务水平会有很大的作用。”而赵启正同志在看书后给作写信说:“我发现这是我需要读的书。”  相似文献   

11.
张芸 《对外大传播》2016,(10):73-75
随着我国积极外交战略的实施和大国地位的崛起,全面提升对外传播能力,在世界范围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塑造良好的地方形象,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这既是国家文化、外交和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的强大冲击力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经济与文化的互动性日益加快,文化随着财富在全球流动,文化产业已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13.
财经评论已经成为当前各国对外传播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世界进入全球化之后,人们对于经济规律如何影响自己的生活、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各国经济政策对全球政治、文化、国际交流都是通过哪些方式产生影响,也正在成为普通大众阅读的兴趣。公众对阅读财经评论的渴求,成为当前财经评论数量不断增多、花色品种不断创新的重要支撑。假如说全球资讯传播中哪天失去财经评论,每日新闻传播必将失去色彩。  相似文献   

14.
针对读者特点报道中国经济世界语者是至少掌握一门外语的人——一般属于知识阶层。世界语是国际辅助语,希望能成为所有人的除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外国,真正属于世界语这个圈子的,还是以教师、公司职员、学者等知识阶层人士为主,包括一些政治家、作家、企业家。他们是对外部世界感兴趣的人——一般希望了解其他国家和公民的信息。通过世界语可以很容易联系到世界各国的朋友,通过信件、特别是网络,可以了解到远方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有许多是第一手的,来自当地居民的。他们是愿意进行各种交流的人——世界语除了是一种语言外,它还蕴涵着一个理想,就是各国人之间自由的沟通,从而达到世界和平。因此,讲世界语  相似文献   

15.
16.
创造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不能光靠热情和宣教,还应讲究艺术。其中,注重报道的“有趣、有用、有益”三要素和“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就是我们在对外新闻报道中需要加以运用的方法。在国庆60周年的报道中,我对此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将在福建厦门举行。这是继"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之后,中国的又一重大主场外交活动。随着自身影响力的不断增加,金砖峰会已成为国际媒体报道和媒体资源的聚汇点,而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金砖国家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也将是本届金砖峰会期间海外舆论关注的焦点。对于东道主中国的媒体来说,回应外界对金砖国家发展的质疑,传递金砖国家对合作发展的信心,全面阐释中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道德基础理论,运用质化与量化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英国媒体《镜报》2016年至2020年涉华社会民生报道的道德基础。发现《镜报》关注中国动物保护、传统习俗、特殊群体权益保护、女性地位、儿童保护和灾难救援等社会民生议题,整体使用负面的道德基础,呈现道德冲突框架:突出民生"伤害",而非"关爱";强调"欺骗",诉求"公平";放大"背叛",背弃"忠诚";批评制度和法律的"权威"。文章从跨文化传播视角对英国媒体涉华民生报道背后的道德冲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中国价值观对外传播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文化报道,是国际传播之中最具生命力,但又存在众多屏障的一种传播形态。这些屏障有些是由语言、文化、宗教、社会心理、政治制度等因素造成的,有些则是由于偏见、认知维度不同和缺乏了解带来的传播屏障。相比其他文化交流,电影因其特有的娱乐性和视觉性,可以让人轻松地接受和理解一个国家的人和事,因此被称为"铁盒  相似文献   

20.
如今网络越来越发达,各种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要想了解什么信息,只要上网一搜,什么都可以轻松找到。在对外报道中,如果你想报道什么,在网上可以找到大量的相关资料,编辑一篇文章不会有问题。但是,对外报道不应该靠这个去完成,要写出有生命力、有感染力的好文章,还是要深入一线采访,掌握大量一手材料才能做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