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10月,著名学者,《百家讲坛》主讲人阎崇年先生在江苏无锡新华书店图书中心签售作品时,被一青年男子掌掴。据悉,该男子因对阎崇年所表述的一些学术观点不认同,采取了过激行为。阎崇年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  相似文献   

2.
2008年10月,著名学者,《百家讲坛》主讲人阎崇年先生在江苏无锡新华书店图书中心签售作品时,被一青年男子掌掴。据悉,该男子因对阎崇年所表述的一些学术观点不认同,采取了过激行为。阎崇年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讲《正说清朝十二帝》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并成为《百家讲坛》当红名旦。此后顺势推出《正说清朝十二帝》一书,获得读者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3.
吕斐 《老年教育》2010,(7):54-55
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是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明清史的“学术明星”,今年已经75岁了。他近日做客央视《夕阳红》栏目,讲述了自己独到的养生心得。  相似文献   

4.
于丹是从央视《百家讲坛》被观众熟知的.当初她之所以从策划者变成主讲人,是中了栏目制片人万卫的"计".万卫第一次请于丹到《百家讲坛》,是参加阎崇年宣讲《正说清朝十二帝》研讨会.于丹对阎崇年现象进行了分析,阎听后特别欣赏,万卫当然更加兴奋.经过万卫一次又一次精心设计、旁敲侧击、左右迂回,于丹终于"中计"走上央视《百家讲坛》.  相似文献   

5.
很近是多近     
<正>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先生因参加央视《百家讲坛》而知名。从2012年开始,他第四次登上《百家讲坛》,主讲《大故宫》系列,并边讲边撰写与故宫有关的书籍,8年时间,完成了故宫系列8本书。有一次,阎崇年在写到雍正皇帝从乾清宫搬到养心殿这一情节时感觉很疑惑。史书记载,雍正皇帝务实勤政,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决定从乾清宫搬到养心殿,把前殿和寝宫连为一体,这样上朝听政既方便又很近。很近是多近呢?能近到什么程度?带着这个疑惑,阎崇年请教了故宫的许多老先生,  相似文献   

6.
《百家讲坛》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发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史、哲等人文基础学科备受冷落,以传播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为内容定位的央视《百家讲坛》的火爆格外令人关注。在《百家讲坛》所造就的学术明星中,讲史的占了大多数,易中天、王立群、纪连海、阎崇年等更是红遍了神州大地。《百家讲坛》讲史的成功经验,对于中学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百家讲坛”的专家们在讲坛上风趣幽默、妙语连珠,把难度系数极大、枯燥指数极高的古代文化、经典文学变为通俗易懂为大家喜闻乐见的“故事”,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这些专家中,易中天、刘心武、阎崇年等人都是中学教师出身,于丹、纪连海甚至现在仍在一线教学。因此,作为既是《百家讲坛》的忠实观众也是另一块讲坛上表演者的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8.
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收视率、覆盖面数以百万、千万计,从“易中天品三国”到阎崇年、隋丽娟讲清史、说慈禧,一个比一个火暴,近来《于丹论语心得》更是盛况空前。这不免让我又喜又忧,喜的是传统国学再次受到当代大众的青睐,忧的是倘如此广度、深度和热度的“传统国学大倾销”,  相似文献   

9.
2006年5月,由著名清史学者阎崇年主讲的《清十二帝疑案》,使《百家讲坛》收视率一路飙升,最高收视率竟达0.57%,一跃  相似文献   

10.
他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躬耕于教育,却在已过耳顺之年登上央视《百家讲坛》并迅速成名;他多年来一直从事文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卓著,最后却因讲《史记》而受到观众追捧;他低调做人,处事沉稳,举止儒雅,鲜露锋芒,却与阎崇年、易中天一起被称为央视《百家讲坛》三大顶梁柱;他虽屡经磨难,却能抓住瞬  相似文献   

11.
荆墨 《教学随笔》2013,(Z1):71-76
<正>读书可以改变人生,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即将过去的2012年,哪些人和书值得珍藏?哪些人和书影响中国?让我们来盘点一下,以便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阎崇年:寻求解读历史新突破历史学家阎崇年,以78岁高龄重回观众视野,2月在《百家讲坛》开讲《大故宫》,从年头讲到了年尾。阎崇年从故宫入手,寻求解读历史的突破,以故事讲解人物,以人物解读历史,以历史启迪智慧,还原了历史的本真与残酷。阎崇年的分析让人感到深刻真实,使人感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相似文献   

12.
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开讲“《论语》心得”之后,就遭遇了“挺于”和“反于”的“冰火两重天”,褒者誉之为“学术超女”、“文化的传播者”,贬者称于丹恶搞经典、忽悠大众,是“高学历文盲”。“于丹事件”的发生,其本人固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始作俑者、罪魁祸首还是社会和国人灵魂的普遍浮躁,《百家讲坛》、出版社、媒体以及大众都难咎其责。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是易中天成就了“百家讲坛”,也有人说是“百家讲坛”成就了易中天。无论是谁成就了谁,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易中天以“百家讲坛”为平台,以“品三国”为抓手,一举成为“文化名人”,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他的博学、机智、幽默、风趣、儒雅,一举颠覆了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凝重、遥远的印象,变得轻松、亲切而灵动。而“百家讲坛”自易中天始,也成为中央电视台最受群众欢迎、最有品位的重要栏目之一。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有人提及“百家讲坛”就会引起一致共鸣。继易中天后,纪连海、刘心武、王立群、阎崇年等一大批“文化名嘴”相继登台,潇洒自然、思想深邃的于丹更是把“百家讲坛”推向了极致,“百家讲坛”现象悄然形成。这些不仅让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4.
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十分走红的阎崇年、易中天的史学演讲中,都出现了不该出现的学术错误:前者认为中国古代凡是统一王朝后代利用前代皇宫概无一例,这显然不符合史实;后者描绘的秦亡之后刘邦进出汉中的路线,也一错再错,与史实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5.
<正>读书可以改变人生,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已经过去的2012年,哪些人和书值得珍藏?哪些人和书影响中国?本文以文化背景为参照,试回顾一下本年度图书的热点所在。阎崇年:寻求解读历史新突破历史学家阎崇年,以78岁高龄重回观众视野,2月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大故宫》,从年头讲到了  相似文献   

16.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中品“三国”,把魏、蜀、吴三国的人和事“品”得出神入化;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在“百家讲坛”中“读”《史记》,把《史记》“读”的栩栩如生。可是,在听了易教授的“品”“三国”和王教授的“读”《史记》之后,我们是不是就不用读《三国演义》和《史记》的原著了呢?  相似文献   

17.
前两年,北师大教授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及《〈庄子〉心得》,一时吵得沸沸扬扬。一边是讲坛收视率之高,大陆新儒家学者的支持,一边是学院派人士的指斥,十博士的激烈讨伐。现今这在中国大陆引发了激烈争论的于丹现象已基本尘埃落定。当争论的硝炯散尽之时,我们回头再来审视这一现象,不禁有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在制作“易中天品三国”这一档节目的时候,打出了“百家讲坛”经过长期摸索总结出的三张王牌:悬念牌、名家牌、顺势牌。这个经验是从电视节目制作的层面来谈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也使这个节目成为了2006年中国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事件。但是,当我们回过头来清理这个事件的时候,  相似文献   

19.
《百家讲坛》是家喻户晓的电视讲坛类栏目,通过《百家讲坛》一炮走红的易中天现在更是被大家广泛关注的人物。以“易中天现象”为切入点来分析《百家讲坛》运作的成功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对整个电视学术论坛节目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教育文汇》2008,(4):11-11
近来从媒体上看到了不少关于“读史热”的报道,从阎崇年、易中天、李亚平到当年明月,从《正说清朝十二帝》《品三国》《帝国政界往事》到《明朝那些事儿》,一股全民“读史热”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高潮,图书销售排行榜的前列也总是挂着这一类的读物。那么。大众真的这么热爱读史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