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不直接抒写其事其情的笔法,叫做曲笔。曲笔,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用曲笔来抒写感情,可以使诗歌的抒情更为婉转、含蓄,意境深邃,哀乐倍增。从形式上来看,落笔对方、移情别恋、琵琶反弹是古典诗词中曲笔运用最主要的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欣赏中国古典诗词,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古典诗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迥然、气象万千,却十之七八离不开”借景抒情”。简言之,抒写田园、寄情山水,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大”景观”。  相似文献   

3.
古典诗词中弥漫着各种形态的空间表现,而且它们既是古诗词构筑意境、抒写性灵的不可或缺的必要内容,也是我们阅读、鉴赏、体悟诗词意境时应该格外留心的一个方面。本从词义、物象、地名三个方面入手,对古典诗学中空间的基本表现形态做了基础性的梳理。  相似文献   

4.
周春林 《教学随笔》2008,(12):24-25
【技法指导】古典诗词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诗词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化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招式一:走进诗词,抒写体验。在作文中我们可以再现诗词的脉络和神  相似文献   

5.
由于古代封建社会交通不便,音信难寄,于是羁旅行役人思归,闺妇思夫,中国古典诗坛上便多了一种抒发相思别情的诗,这些诗歌因其表意的真切,情感的幽咽缠绵,表现手法的独特丰富,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此文整理归纳了古典诗词歌赋抒写离愁别恨常用的几种方法:借想象抒写思念;用比喻抒写离愁;用夸张写相思之甚;以反衬写归乡之情;用谐音双关抒情;虚实相生叙别情;善于运用意象写伤离之情或羁旅愁怀,如日暮、明月、秋景等。  相似文献   

6.
清人施朴华说:“诗尤文也,忌直贵曲。”正意反写,从反面涉笔,就是古典诗词中的一种曲笔达意的构思方法。这种构思方法,或以对方写自身,或以未来写现在,或以美容写愁苦,曲折高妙,别开生面。  相似文献   

7.
《西厢记》被喻为我国古典戏曲中的“花间美人”,是高度融合了诗词意境美、语言美的“诗式戏曲”,其《长亭送别》更是由于特殊的艺术价值而被选为高中语文教材的精读课文。仔细研读这一选段会发现,这短短19曲其实运用了很多古典诗词惯用的方法来抒写人物性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张生的钟情,莺莺的深情,达到了让人沉醉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透过这一选段的分析,也大致可为我国古典诗词的抒情方法作一个梳理。从抒情类型来说,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抒情;一种是间接抒情。与西方艺术不同,由于中国文化中贯有的“含蓄”风格影响,直接抒情在我国古典…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诗词借助意象来传递情感."柳"是古典诗词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它早春萌发,预告春来:枝条轻柔,撩人情思;飞絮飘扬,触人感怀.柳又极易成活,屋前宅旁,随处可见.古诗词中大量抒发离愁别绪、乡思闲愁等情感的作品都运用柳来表现.本文辨别古诗词中"柳"与"杨柳"的名称,分析古诗词中常见的柳的意象.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主席的诗词,以古典诗词的形式抒写中国革命的内容,在现代文学史上可谓独树一帜。本文试从托物言志、寓情于理、禽言寄托、写景寄情四个方面,阐述毛泽东诗词的含蓄之美。  相似文献   

10.
古典诗词在中学语文课文中所占的比例很高,中学语文的古典诗词教学是传播古典诗词的重要途径,也是整个中学语文教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通过古典诗词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的兴趣,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使千百代的炎黄子孙一直沐浴在中华文明的温馨里.  相似文献   

11.
戴望舒是中国 2 0世纪 30年代诗坛“现代派”的中心人物 ,他将西方象征主义诗艺与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精神融为一体 ,在“隐”与“显”之间以情绪韵律创造诗歌形式 ,意境抒写精妙自然。他的诗歌艺术是对中国新诗坛诸多不良倾向的反拨 ,为现代主义文学民族化的艺术表现开辟了较广阔的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黄思进 《考试周刊》2010,(36):64-65
1.多媒体运用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时代给了古典诗词教学更大的空间,让古典诗词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可是过多地在古典诗词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学生到最后往往只得到一种简单的体验,很快遗忘。多媒体在古典诗词教学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古典诗词是所有文学作品中感情最为浓厚的文化形式。古典诗词语言精练,感情丰富,受到了国人的广泛关注。当今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观,陶冶情操。近年来,古典诗词鉴赏一直是高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考对古典诗词鉴赏的改革不单单是题量和题型,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也是一种考察。语文古典诗词与高考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在高考的需求下,古典诗词的教学需要作出新的变革。本文针对高中语文古典诗词与高考衔接展开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马兰 《文学教育(上)》2011,(11):107-108
鸟是古典诗词的常见意象,翩翩飞鸟往往成为诗人寄托人生理想,抒写人生感慨的载体。本文试从分析具体作家作品入手,解读鸟意象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清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 :“情景名为二 ,而实不可离。”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进而指出 :“一切景语皆情语。”可见情、景确实是古典诗词中最基本的内容 ,这就为我们鉴赏古典诗词提供了最基本的切入点。由于情与景在诗词中构建的方式不同 ,所以我们鉴赏品味的着眼点也会不一样。概而言之 ,可从如下几方面着眼品味。一、寓情于景。有一类诗词中常是情景分写的。有的是上句写景 ,下句写情 ;有的是上联写景 ,下联写情 ;有的是前半部分写景 ,后半部分写情 ;有的是上片写景 ,下片写情等等。这类诗词的情景抒写虽有侧重 ,但其内涵是统…  相似文献   

16.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园地中的一朵瑰丽奇葩.古典诗词之所以具有深邃的审美内涵和动人的艺术魅力,主要是因为它能表现出情景交融的丰富意象.挖掘古典诗词蕴含的文化内涵,发挥其对学生陶冶、感染的作用,意象解读是一个关键.因此,在语文课中加强古典诗词的意象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和欣赏能力,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审美鉴赏和提升"是语文四大核心素养其中之一.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关注古典诗词的特点,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语文审美鉴赏能力和综合素养.拟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古典诗词阅读教学中有效关注"意象、意脉、意蕴",从而提升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史从诗歌开始.中国古典爱情诗词,是古典诗词中的耀眼明珠,历经数千年,经久不衰,传诵永远.从句句诗词、字字殊玑中,我们感悟了它的精神和魅力.以现代人的心理,探究古典爱情诗词的真谛.透过诗词中的象征意义,我们发现了其情感和心理是一脉相承,其社会心理意义是相通相容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韵类和韵式两方面论述了古典诗词中不同的韵具有表达不同情感的修辞功能,从而说明了古典诗词尤其是名作,之所以能使之声情相切,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与作者精心选韵、合理安排韵的疏密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诗词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本文试图从诗词的语词积淀义、意象的深层义、意境的升华义等方面,探索鉴赏诗词的规律,以帮助今天的读者掌握诗词的灵魂,从而受到更深刻的艺术陶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