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领导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领导活动中的应用而形成的领导方法。邓小平的领导辩证法集中表现在他的领导观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与群众史观相统一;领导与接受监督的统一;领导与服务于民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敏锐地把握了时代特征 ,抓住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这一当代中国最大的时代主题 ,从思想上、政治上、理论上确立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 ,适应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观具有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时代特征与中国特色相统一的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南方谈话体现了政治勇气与理论勇气相统一、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相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统一的创新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弘扬这种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的辩证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是邓小平解决诸多问题的一种基本思路,贯穿于邓小平全面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各个方面.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哲学原理,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邓小平对传统社会主义的忧患意识为逻辑起点,阐述了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的时代特征和理论特色.邓小平的爱国主义的本质特点是热爱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祖国,其价值取向是以社会、国家、人民利益为基础,坚持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相统一、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统一、物质利益价值和精神道德价值相统一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是我国制度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人物。改革开放以后,他在实践中采用了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来推动我国的制度现代化建设。本文拟从四个方面进行概括这一方法体系:“破”与“立”相统一的方法;批判、继承与借鉴相统一的方法;积极主动、分层有序与持续进行相统一的方法;重点突破与系统建设相统一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一个轴心。邓小平的发展观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现实的科学发展观,是引导中国社会主义走出挫折困扰,形成中国特色并迈向兴旺发达的保障,其根本特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的发展观是科学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开放性与包容性相统一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崔福军 《华章》2007,(11):79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具有丰富的内涵,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相统一,对于指导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加速其进程,起到了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邓小平“让位”思想和实践的基本内涵及其重要意义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试图阐发邓小平作为一个为共产主义事业和国家的独立、统一、建设和改革事业奋斗了几十年的老党员和老公民晚年的高风亮节 ,启示后人  相似文献   

10.
坚持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统一汪青松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说,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科学理论。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统一,是贯穿邓小平理论体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