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演义,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一大种类。它独具的创作特征,经过“说三分”的说话艺人和罗贯中的成功的艺术实践,在《三国志演义》里闪耀出光彩照人的艺术美。明代中叶以后,《三国志演义》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读者。许多文人竞相仿效,编撰了大量的历史演义小说,“其浩瀚几于正史分签并架”。虽然,这些演义小说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大多不能与《三国志演义》相比;但是,在它们的陪衬之下,《三国志演义》更显出是小说林中的一棵参天大树。作为历史演义小说的楷模,《三国志演  相似文献   

2.
“演义”具有趣味性、大众性也具有公断性,这些都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利用“演义”的趣味性,可以调动、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演义”的通俗性和大众性,可以整合、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利用“演义”的主观性,即“演义”与历史的差异性.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运用“演义”时,还要加以区别.要告诉学生客观的历史和主观的“演义”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历史演义小说,既要演史,又要演义,大概可以按照创作特点分为历史的小说化和小说的历史化两类,但无论是哪一类历史演义小说,都有虚构和纪实的部分,虚实相生可以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正是历史演义小说这种虚实相生的特点,才能够实现其寓教化于娱乐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演义小说这一文体源自史传。历史叙事的三大要素事、文、义与《三国志演义》的事、文、义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史上首部历史演义《三国志演义》,对《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史“事”进行推演,通过《资治通鉴纲目》远绍《春秋》之“义”,而发之于通俗生动之“文”。事、文、义三者的融合促进了“演义”的正式生成,并规定了“演义”的体式特征;三者的游离和矛盾促进了演义与历史的分化,进一步使充斥于古代小说中的道德劝戒逐渐虚化为空洞的说教。  相似文献   

5.
杨家将的故事流传甚广,影响深远,既有历史因素,又有主观条件。小说《杨家将演义》的问世,更具有其特殊性,它兼有英雄传奇、历史演义类小说的双重性。从杨家将故事由历史、戏曲(元杂剧,明传奇)及小说的流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杨家将演义》之成因,《杨家将演义》仅为英雄传奇、历史演义类小说中的一分子。  相似文献   

6.
《三国演义》问世后,掀起了一系列轰动效应,围绕着对《三国演义》的思考,揭开了我国历史演义小说批评的序幕。初始的演义小说批评史学意识深重,但是由于《三国演义》体现了社会上全新的审美观念,决定了初始的演义小说批评必定有美学新质出现.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堪称明清演义小说批评的专著,是社会理想与美学理想交融的批评。文章对明清演义小说批评进行了美学归纳。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演义?演义与小说有什么关系?在中国小说史的研究中,这个看似已经明确的问题,近年以来,因历史知识普及读物(如《五千年演义》之类)冠以“演义”之名而走俏,它开始被一些人怀疑了。一篇题名为《“历史演义”与“历史小说”——从<五千年演义>的畅销谈起》的文章认为: 历史演义被划归小说之列,不知始于何时。至于按时下流行的观念,它已经成为某种小说的代名词——包括近年出版的《辞源》、《辞海》等工具书,均作如是观。其实这种观念未必准确,也未必符合“演义”二字的初衷。……从元人平话的崇尚夸张,到罗贯中的“七分实事”;从章学诚的否定“虚实错杂”,到蔡东藩的“无一事无来历”;古代演义中虚实关系争论和发展的趋势,大致是小说  相似文献   

8.
一 明高儒《百川书志》认为:罗贯中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下简称《演义》),在“据正史”的同时,还曾“采小说”;此说已是公论。但近年来,研究者对罗氏“采小说”的研究多把注意力集中在话本小说与《演义》的关系上,而六朝小说对《演义》影响的探讨却鲜有人问津。 众所周知,六朝小说大致可分为志怪和志人两类,其对《演义》的创作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演义》中于吉、左慈、管辂等人物的原型和左慈戏曹操、孙策杀于吉等神怪情节以及  相似文献   

9.
明无名氏著《杨家府演义》主要记述北宋时期杨家一门五代效忠朝廷、除剿外患的兴废征战之事,是一部由真实到虚构的历史演义小说。孟良、焦赞是《杨家府演义》中塑造最为成功的形象,但学术界对二者的研究寥寥无几,因此探析《杨家府演义》中孟良、焦赞形象的喜剧性,对于杨家将研究不无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演义小说是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一种文学作品,是长篇小说的一种体式,由讲史话本发展而来,根据史传敷演成文,并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而成。这类作品在我国过去的文坛上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演义小说的“演义”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周党传》:“(周)党等文不能演义,武不能死君。”这里,“演义”是敷陈义理并加以发挥引申的意思。用于小说,则含有依据正史加以敷演  相似文献   

11.
明清历史演义小说承宋元讲史平话而来,是我国长篇白话小说最早出现的一个小说创作流派。问世于元末明初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其开山奠基之作。在《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影响下,历史演义小说贯穿了整个明代,曾一度成了长篇白话小说的代称,直到清中叶乾隆、嘉庆年间才逐步走向衰落。历史演义小说的衍变分为五个时期:开辟方向的示范期、萧条沉寂期、重新起步与复苏期、繁荣因革期和走向衰落期。  相似文献   

12.
根据文献记录,中国陈寿的史书《三国志》传入韩国的最早记录是韩国三国时代。小说《三国志平话》版本在高丽时代末期已传入。此外,《三国志演义》传入韩国的时期大略至少于1522年-1560年以前。从当时的传入情况来看,很可能是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也早就传入到了韩国。在朝鲜时代,中文版和韩文版的《三国志演义》曾几次出版过,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新刊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传通俗演义》、《贯华堂第一才子书》等,其中《贯华堂第一才子书》本最为广泛流传。朝鲜时代《三国志演义》的翻译本有两种类型,一为翻译的坊刻本,二为翻译笔写本。《三国志演义》的翻译作品大略分为"全文翻译"、"部分翻译"、"翻案(改编)"。  相似文献   

13.
演义与传奇花开两朵,演义和传奇是中国小说中的两朵奇葩,为人们喜闻乐道,至今不衰。先说演义。“演义”一词,最早见于晋初潘岳(247—300)的《西征赋》;“灵壅川以止斗,晋演义以献说”。灵,指周灵王,他看到彀、洛两条河流改道合流,水势汹涌,好象两相争斗,便准备筑堤壅塞水势,以阻止其争斗。晋,指太子晋,他广征博引,以义理进言劝阻灵王。之后,又见于范晔《后汉书·周党传》:“党等文不能演义,武不能死君”。就是说,周党等人,以文而言,不能陈述义理,协助君王,治国安邦,以武而言,不能驰骋疆场,马革裹尸,报效君王。显然,这些地方所用的“演义”与“小说”不相干。  相似文献   

14.
尹湛纳希是十九世纪蒙占族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是在蒙古族文学史上开拓长篇历史小说的先驱者。《青史演义》是他的代表作,是蒙古族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青史演义》全称是《大元盛世青史演义》,成书于一八三○——一八五一年间。一九三八年,特默格图北京蒙支书社将流传在民间的《青史演义》五卷三十回手抄本油印出版;  相似文献   

15.
《三国志演义》的版本研究是《三国志演义》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三国志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长篇通俗小说,所以弄清这部伟大著作的产生时间,产生的社会条件,演变过程,进而弄清  相似文献   

16.
纪传体正史《隋书》、《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所记录的隋唐题材历史故事,为隋唐题材历史演义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隋唐题材历史演义小说"依史以演义",存在六种情形:抄缀史籍,稍加润色;依史演义,扩充成章;剪裁合并,连缀成篇;据其一点,生发想象;偷梁换柱,背离史实;随意虚拟,自由创造。正史为历史演义小说的题材渊源和艺术源泉,但历史记录与小说叙事不可等同,史籍遵循实录原则,小说创作凭依想象、创造,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写作方式。  相似文献   

17.
在明代《三国志演义》版本演变中,福建建阳刻本呈现出多种面貌,版本数量多,文本风格各异。成为明代《三国志演义》版本中独具特色的一枝。本文试图分析这些建阳刻本的文本特点,从文本比较中看出刻本之间的分化,并试图探索《三国志演义》的早期文本面貌。  相似文献   

18.
胡适对于小说尤其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根据历史研究中"层累"的概念,可以归纳出胡适在历史演义小说研究中所运用的实验主义方法,并阐述这种方法同中国传统考据学的关系,从而揭示胡适在历史演义小说研究中的着眼点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三国演义》在中国是传统的四大名著之一,可谓家喻户晓。而三国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如曹操、诸葛亮、刘备等也是妇孺皆知。然而,对于普通读者甚至有一些专业知识的人来说,都是只知通行本《三国演义》,却不很了解其重要的"母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对两者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差异则更是少有关注。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曹操这一重要的三国人物形象在长篇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与通行本《三国演义》中的不同表现,阐明"通俗演义"本与"演义"本的区别,强调"通俗演义"本的重要性,也使已经百花纷呈的曹操人物形象研究更加完整。  相似文献   

20.
名人名言     
去年秋天,我转学到这个班的时候,《张宋演义》已经写了七十七集了,我听了孙殳雯(他是我班《张宋演义》的发布员)的朗诵后,觉得《张宋’演义》十分搞笑,心里痒痒的,手也痒痒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