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家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关于数学学习方面的认识:学生像数学家一样研究数学问题;数学家是从问题开始研究数学;实验和证明是数学家研究问题过程中的两个阶段;数学家在合作中研究数学;数学家也会犯错误,也会失败;数学家在对话交流中研究数学.数学家的观点有助于我们对数学学习的反思.  相似文献   

2.
3.
数学家     
他们在花园里,泽妮亚.霍金斯对她九岁的女儿说:“佐,别再跑来跑去了,爸爸给你讲个故事。”佐在吊床上坐下来,问道:“是真实的故事吗,爸爸?”  相似文献   

4.
陈省身,1911年生于浙江嘉兴.少年时就喜爱数学,觉得数学既有趣又较容易.并且喜欢独立思考.自主发展,常常“自己主动去看书,不是老师指定什么参考书才去看”.陈省身1934年自清华大学赴  相似文献   

5.
数学家王元     
王元: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他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爷爷的学生。他研究的理论叫解析数论,他和数学家陈景润、潘承洞一起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还和华罗庚爷爷一起获得过陈嘉庚物质科学奖等许多个奖。  相似文献   

6.
宫廷数学家     
开普勒是17世纪德国的天学家,12岁就进了修道院,后来又在蒂宾根大学深造,成为哥白尼学说的忠实追随,他在天学领域的杰出贡献就是《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然而这与他精通数学并有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7.
<正>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  相似文献   

8.
姜伯驹出生于一个数学世家。父亲姜立夫是我国著名数学家,中国近代数学的先驱,对我国数学教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母亲胡芷华也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姜伯驹很早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姜伯驹7岁时在上海进小学。他天资过人,勤奋好学,尽管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9.
一天,一位数学家和女友到公园约会,女友单刀直入向数学家问道:“我满脸雀斑,你真的不介意?”“亲爱的,你想到哪里去了!”数学家温柔地答道,“我绝不会嫌弃你,因为我生来最爱跟小数点打交道.”  相似文献   

10.
<正>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华罗庚被聘为大学教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数学家同女朋友在公园漫步。女朋友问他:“我满脸雀斑,你真的不介意?”  相似文献   

12.
数学家轶事     
科学共同体中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故事,也可称为笑话,部分确有其事,有些则是弟子们,同事们编造的,这些故事往往与科学家的具体专业有确切的联系,圈内人把它们视为某种幽默,圈外人则觉其平淡无味,有时甚至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13.
竹之 《时代数学学习》2006,(5):M0003-M0003
笛卡尔(1596-1650),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14.
庞加莱(又译"彭加勒")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继高斯和柯西之后,国际数学界公认的三大领袖数学家之一(其他二人为克莱因和希尔伯特)。一位数学史家评价庞加莱时说,他是"对于数学和它的应用具有全面知识的最后一人。"20世纪以来,数学进入了多学科、高难度的现代阶段,要想达到每个领域的最高成就已经不可能,但庞加莱确实是他那个时代的数学全才。  相似文献   

15.
李善兰 《时代数学学习》2006,(12):M0003-M0003
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数学成就非凡.但到了清朝,夜郎自大的清政府闭关锁国,腐败不堪,致使近代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当西方国家用军舰、鸦片打破了清帝国走门的时候,古老的中国显然已无力反抗.面对着先进的西学体系,国人开始自觉地学习和研究新的技艺、学说.一批有识之士通过西方传教士介绍新的数学知识,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大批的数学译著以及闻所未闻的概念和古里古怪的符号.  相似文献   

16.
17.
数学家杨辉     
杨辉,字谦光,中国南宋(1127~1279)末年钱塘(今杭州市)人.其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迹均无从详考.据有关著述中的字句推测,杨辉大约于13世纪中叶至末叶生活在现今浙江杭州一带,曾当过地方官,到过苏州、台州等地,是当时有名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他每到一处都会有人慕名前来请教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电教》2003,(10):40-40
陈景润(1933~1966),中国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9.
数学家格言     
我国科学家王菊珍对待实验失败有句格言:“干下去还有50%成功的希望,不干便是100%的失败。”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在谈到人的评价时,把人比作一个分数,他说:“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就越小。”俄国历史学家雷巴柯夫在利用时间方面是这样说的:“时间是个常数,但对勤奋者来说。是个变数。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小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华罗庚在谈到学习与探索时指出:“在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