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认为教育就是教育,无所谓产业与非产业,非此即使的研究是一种走入误区的研究。我们应整体地、辨证地、全面地认识教育,积极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2.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关于教育产业问题的争论,与教育股份制问题的讨论相伴。应该看到,争论有效地推动了民办教育的发展和人们的观念更新。教育的产业属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教育股份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用积极的眼光来看待。教育作为整体上的公益性,不防碍某些教育形式如民办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资格和能力培训等的产业性。1.研究新型教育产业组织形式的意义研究民办教育的发展,总是同研究民办教育机构的组织形式结合在一起的。民办教育机构发展形式的研究,是民办教育研究的先导性、战略性问题之一。而具体教育机构的发展,总…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时机的日益成熟,我国教育正在酝酿大的改革。这必然要求教育理论研究上的突破。教育产业论在这一背景下脱颖而出,却也引来了前所未有的争议。众多专家学纷纷参加对“教育是不是产业”、“教育产业的进程”等问题的讨论,可谓仁见仁、智见智。本从教育产业的内涵及特征、教育产业的起源和发展论、教育产业的效益论和利益论等角度,对教育产业的立论依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论高职教育的产业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办好高职的关键是给它正确定位。高等职业教育,顾名思义,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又属于职业教育的范围。也就是说,它不是义务教育,又区别于普通教育。作为非义务教育,它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公共经济属性,应该或基本应该按市场经济法则运作;作为非普通教育,它与产业部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则必须或基本必须按产业运行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虽是一个教育部门,但却是最具产业气息的教育部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教育具有如下产业特性。(一)高职教育产品的商品特点现代产品的概念是一种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整体…  相似文献   

5.
关于教育产业概念的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教育产业与教育产业化 教育产业就是不再把教育看作一种纯消费、纯福利的社会公益事业,而是把它看作发展科学技术、生产劳动能力、提高教育服务的一种产业。这种产业就其提供的劳务而言,属于第三产业;就其为生产提供所需的人力资本而言,属于生产服务产业;就其提供劳务的过程而言,它又是籍生产和再生产知识来完成的知识产业。教育产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严格地说,教育产业与教育产业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育产业是对教育性质的一种静态的、定性的分析,而教育产业化则是对于教育运作过程所进行的动态的、综合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从1998年开始再次升温的教育产业化讨论 ,涉及许多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包括教育的本质、教育的价值观、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运行机制和宏观管理等。下面是笔者关于教育产业属性定位及其进入市场应注意哪些问题的认识和思考。一、关于教育产业属性讨论中的两种主要观点在教育产业与教育产业化的讨论中 ,关于教育产业属性的定位 ,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是产业 ,理由是 :①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和生产劳动能力的产业 ,其“产品”具有广义的“价值”和“使用价值”。②教育部门与教育消费者按商品化经济的要求建立了服务与…  相似文献   

7.
一个时期以来,关于教育是否属于产业的讨论频见报端,这个问题不仅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教育界内部对此也颇有争议。在新的形势下,教育究竟纯粹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是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还是具有产业的性质?笔者认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具有明显的产业性质,它既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门重要的新兴产业。(一)教育产业的提出与实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育的改革越来越滞后于其它方面的改革,越来越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完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体制已成为…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将教育纳入战略发展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工作,提到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坚持在制定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时保证教育优先适度超前发展。”为了实现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就应把教育作为产业来办,充分发挥教育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产业指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产业是介于微观经济细胞与宏观经济单位之间的若干集合。一个产业就是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从生产到流通、服务以至于文化、教育,都可以称为产业。…  相似文献   

9.
教育产业论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当知识可以增值、知识可以直接成为财富时,教育才能摆脱纯粹的公益性而有可能成为产业。教育产业起源于知识的增值。中国发展教育产业的条件是具备的,时机也是成熟的。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在中国发展教育产业也只能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具有“产业”属性,但教育不是“产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认为 ,教育具有“产业”属性 ,但教育不是“产业”,应按教育规律办教育。笼统地提“教育是产业”不科学 ,极易使人产生误解 ,有害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教育产业化成为必然,教育产业成为分识产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信息经济两大支柱的信息产业和教育产业在自身发展时,进行良性互动,既是产业发展的客现需要,也是它们适应信息社会信息经济的必然选择。而它们互动结果形成的综合产业,可能最终导致“后信息时代”的莅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围绕教育产业这个热点问题,从教育产业与教育事业、教育改革与经济结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扩大内需与缓解就业、现实资源与潜在资源、教育公益性与盈利性、义务教育与消费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教育发展与教育融资、教育“大众化”与教育“法制化”这十大关系入手,通过比较分析,论述了加快发展我国教育产业一些重大理论、政策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城市规划发展的要求,企业与学院在"退城入园,整体搬迁"的过程中,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按照市场规律,建立产业教育培训基地,实践校企联合新模式,实现互利双赢的优势效应。发展产业教育培训基地需要解决的一些难题,并相应地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整个社会有机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功能发挥的一个独立的方面,也是形成某一特定社会的一个重要参数。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于巨大的社会改革进程之中,许多社会改革的问题(包括教育改革)都尖锐地表现出一种文化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系列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研究也就更离不开文化问题的研究。教育产业的研究亦是如此。教育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文化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只有把它放在文化的整体框架之中,才能充分认识其涵义。因此,要在社会学视野中考察和充分理解教育产业的产业化发展现象,就必须考察文化,将文化作为重要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教育产业”作为世纪之交我国教育界出现的一种重要理论倾向,有其复杂的社会背景,无论是就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来说,还是从现行的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关于教育与产业的理论表述等方面分析,都不能肯定教育的产业,正国为教育不是产业,所以才需要化为产业。“教育产业化”的实质在于,把教育中接近或具有产业属性的部分,逐步地纳入市场轨道,遵循市场的原则,按照产业的模式来运作,以解决教育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6.
教育产业问题是教育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基础理论问题。文章以教育服务产品理论为依据,对教育的产业属性、教育的产业化、发展教育产业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教育产业的基本特征,认为教育是一项社会效益优先的特殊产业,必须为现代文明和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智力保障,“教育产业化”并不能解决教育供求这一根本矛盾,在此基础上,提出应确立新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说“大教育产业”是为了简便,实际是发展教育产业和为教育服务的产业,包括三个内容;一、教育自身。一方面是全民的事业,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又是全局性、先导性的基础产业,是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这方面的属性更为突出。二、教育机构办的产业。从中小学的勤工俭学基地到高等学校办的高新技术产业,简称校办产业。1997年度已为教育提供了87亿元经费,1998年全国高校科技企业销售总额达185亿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新产业。三、为教育服务的产业。这…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教育产业中的不公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产业不公平是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教育产业中的一个新问题。由于教育产业不公平而带来的诸多教育问题已广为人们关注。为此,研究教育产业中的不公平问题就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从我国教育产业不公平的表现形式、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三个方面探讨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教育产业正在形成。这一产业的形成将给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带来深远的变革,同时也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因此,正确引导教育投资,发展教育产业是促使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