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企业的历史悠久,中国企业报的历史也很长。少则四五年,多则四五十年,报史虽有长短,但都是企业党委的喉舌、企业的喉舌、企业员工的喉舌。从企业报创刊之日起,就深受企业员工的爱戴和领导的重视,是一张“企业领导认为重要,企业员工感到需要,其它报纸无法替代的企业的报纸”。“千年文字”镌刻下企业前进的脚印,是企业双文明建设史的忠实见证人。从本期起,本刊将加强“企业报史”专栏的力度。希望企业报的同仁,通过这个专栏,及时反映中国企业报发展的脉搏,忠诚地记录企业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和广大员工在各条战线上拼搏奉献的精神风貌。鉴往知今,从企业报的辉煌能看出企业的辉煌,本刊这次发表的《火车头报》简史是最好的证明。深望一切关怀、扶持、帮助企业报的领导、专家、新闻界前辈和企业报同仁拿起笔来,撰写企业报的历史,共同办好这个专栏。  相似文献   

2.
开头话辞旧迎新之际,邀浙江省企业报几位同仁小聚,共话过去一年之成败得失。谈兴所致,酣畅淋漓。有人提议,何不找一个共同话题,各抒己见,既是自我总结,又是互相交流,或许还能见诸《新闻三昧》的“茶座”,求教于国内企业报同仁。众人纷纷响应,出题的任务却落在了我的头上。沉思再三,话题就定为“企业报的策划”。出这个题目,理由有三:一是策划已越来越为媒体所重视,不少企业报有策划的经典之作,应该予以推介;二是策划乃本人之软肋,想趁机偷点拳脚,长点见识,学点本事;三是心想本次谈话就是一次策划,便移花接木,图个现成。心中暗暗希望,大家能谈个子丑寅卯来。  相似文献   

3.
随着企业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现阶段,我国的企业报究竟应当办成一种什么性质的报纸?担负着什么任务?应具有哪些功能?这正是新闻界同仁正在总结、思考的问题。关于新时期企业报的性质问题,前一段时间有不同的认识,在新闻界曾发生过争论,一说企业报应姓“党”,一说企业报应姓“企”。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但无定论。企业报到底应该姓什么?性质问题不确定,任务和功能也就不明确。笔者认为,企业报的性质是由企业的经济、政治体制决定的。从我国企业报发展的历史看,20世纪初,为适应殖民地半殖民地商品经济的发展,外国在中国开办的公  相似文献   

4.
企业的职工是企业报最基表的读者,企业报理应面向职工,为职工服务。然而,“让职工在企业报上唱主角”的口号喊了多少年,却收效甚微。其原因当然是很复杂的,但只要下决心去做,有些问题也不难解决。近些年,有不少企业报在这个问题上总结出了一些好的经验。实践告诉我们,“让职工在报纸上唱主角”的方向是对的,但究竟怎样“唱”,又怎样才能“唱”好?则大有文章可做。今天本刊登载的这一组报道,也许对企业报的同仁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开头话辞旧迎新之际,邀浙江省企业报几位同仁小聚,共话过去一年之成败得失。谈兴所致,酣畅淋漓。有人提议,何不找一个共同话题,各抒己见,既是自我总结,又是互相交流,或许还能见诸《新闻三昧》的“茶座”,求教于国内企业报同仁。众人纷纷响应,出题的任务却落在了我的头上。沉思再三,话题就定为“企业报的策划”。出这个题目,理由有三:一是策划已越来越为媒体所重视,不少企业报有策划的经典之作,应该予以推介;二是策划乃本人之软肋,想趁机偷点拳脚,长点见识,学点本事;三是心想本次谈话就是一次策划,便移花接木,图个现成。心中暗暗希望,大家能谈个子丑寅卯来。  相似文献   

6.
随着企业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现阶段,我国的企业报究竟应当办成一种什么性质的报纸?担负着什么任务?应具有哪些功能?这正是新闻界同仁正在总结、思考的问题。关于新时期企业报的性质问题,前一段时间有不同的认识,在新闻界曾发生过争论,一说企业报应姓“党”,一说企业报应姓“企”。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但无  相似文献   

7.
由于报道范围的局限,常听到一些地市级报台的同仁抱怨:守在这点小圈子里,难以抓到如《人民日报》、新华社、《新华日报》、省电台等大报、大台刊播的重大题材新闻精品,省级以上获奖作品更是难上加难。换位思考一下:这些同仁的想法不无道理。但这不等于地市传媒的同仁就不能抓到轰动全国、甚至享誉海外的新闻精品。问题是怎样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贴近生活、联系群众、始抓时效、深入采访的优势,在自己的“责任田”里勤于耕耘,挖掘出大报、大台一时无法关注的、人无我有的“土特产”新闻,让它在本地闪光,在全国叫响。何为“土特产”…  相似文献   

8.
看了贵刊第七期又是喜又是忧,喜的是贵刊开办了“企业报园地”,必定能吸引、团结全国各地企业报的同仁,忧的是:贵刊第七期在校对上出现好几处失误,如第5页左边从上数23行,“01%”可能是“10%”之误。第24页左边13行“1646年”可能是“1946年”之误。  相似文献   

9.
《乌钢报》是乌兰浩特钢铁总厂办的,它是一张地道的小报,但小报有大气。其一,重视评论。评论是报纸的旗帜。一些企业报的同仁认为这话对大报才适用,而对企业报、小报来说,评论就可有可无。《乌钢报》几乎每期都有社论、本报评论员和署  相似文献   

10.
企业报的时效性问题,一直是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企业报由于出版周期比较长,在新闻时效性上存在着“先天不足”,如果不想法进行“后天弥补”,可能会出现数月前的新闻还在登,夏天的照片冬天还在用的现象。这就会影响企业报的质量以及在企业职工中的声誉。企业报提高时效性,关键问题在编辑。首先编辑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因为企业报周期长,不能同地方日报比,就可以放松对新闻时效性的追求。企业报可根据自身条件,在“尽量”上做文章,尤其是要闻版的编辑,脑中时刻要有“时效性”这根弦。为了提高要闻版的时效性,一些周期比较长…  相似文献   

11.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为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这是值得企业同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们《锡钢报》对此作了一点探索,较好地起到了企业的“连心带”作用。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工和领导部门之间的理解与信任。而企业报在促进两者关系的密切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报一枝独秀,在纷繁的出版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其原因就在于企业报有其它报刊无法比拟的“贴近性”。它根植于企业中,是企业的一部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力阵地,在企业中备受职工的青睐。因此,充分发挥企业报的贴近性,扎深企业报之根是办好企业报的一条根本途径。扎根于“中心”企业报的一项根本任务就是为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要实现  相似文献   

13.
李忠良 《新闻知识》2007,(11):89-90
在当前报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报如何走出一条现实的生存与发展路子,是企业报同仁们关心的一个大问题。就这个问题,笔者结合办报实际,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走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步伐在不断加快。然而,企业报的“依赖性”、“行业封闭性”等弱点,又成为其在报业竞争中发展的障碍。能否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服务企业主体,并更好地面向社会大众,是企业报发展的关键。企业报创新有优势就企业报的报道内容来讲,由于企业本身的制约而存在着先天的局限  相似文献   

15.
我是《新闻通讯》的忠实读者,从1984年起我就和《新闻通讯》结下了不解之缘。我认为《新闻通讯》有两大特点: 一是它栏目多、内容丰富,能满足多层次新闻工作者的需要。如“新闻业务研究”、“编辑札记”、“老记者谈优良传统”等,这些栏目对专职新闻工作者比较适宜;又如“企业报园地”、“企业报总编谈甘苦”、“地市县报园地”等,这些栏目对企业报和县市报的编辑记者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今年《新闻知识》第二期的《企业报园地》摘发了晨光报、陕机报等几家企业小报同仁们的心声,编辑部为此还配发了编者按语。作为一个企业报的编采者,我感到由衷的高兴。随着改革的深化,企业的转轨,企业报的新闻改革已势在必行。然而,由于国家大中企业的“改革”大多尚在浅层次、显层次,作为背景的全国新闻改革也缺乏大的突破;加之作为新闻母系的文化领域,目  相似文献   

17.
头版是一张报纸的脸面,是报纸形象的展示。如何让这个脸面引人注目,让这个形象更加光彩鲜艳,这是许多企业报都在认真探索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题目,并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实际工作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期发表的三篇文章,就展示了三家企业报的领导和编采人员在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前提下,创新一版、经营一版的体会、经验和做法。尽管他们的思路和采取的措施及做法不尽相同,但让头版更吸引人、更亮丽的目标是一致的。受八方食客欢迎的餐馆,必有其独特的经营之道,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要有“当家菜”。报纸也同此理。小至一个栏目、一个版面,大至整张报纸,都要有自己独特的经营之道,只有这样才能受到读者的喜爱。我们期望企业报同仁把自己办报过程中的点滴体会、思路、经验等“独家菜”奉献出来。在《新闻三昧》提供的平台上,展示自己的“当家菜”,互相品尝,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促进企业报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8.
“报道”不就是发表一篇消息或通讯稿吗?不少企业报、工人报的同仁都是这么认为的。比如今年三月二十一日《山西工人报》曾刊登一篇写得很生动的报道《刘俊欲轻生铁警热心助》,讲了轻生少年受到铁警救助,被救后安全回家的过程。彷佛是“完事大吉皆大欢喜”了。但读者发现文中有这样的话:他(少年刘俊)前段时间在石家庄打工,五个月未领到工资,便偷偷扒货车回家。在闻喜火车站下车后,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化工新闻工作者协会华东分会去年底在无锡召开年会。会上,进行了华东化工企业报头条新闻竞赛评选、优秀新闻工作者评选,并就企业报工作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交流。与会同志提出,现在有人在研究和探讨“晚报学”,我们也应当研究和探讨“企业报学”。企业报是新闻战线一个重要的方面军,近十年来异军突起,发展至一千多家,有的企业集团的报纸发行至十几个省市,不可小视。企业报不同于综合性大报,不同于专业报,也不同于信息报,它有自己的特  相似文献   

20.
李金山  韩辛 《新闻三昧》2006,(10):12-14
企业报是新闻战线上一支重要方面军,她在宣传党的政策、凝聚企业职工、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客观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随着职工群众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企业报如何在众多媒体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冲出“围城”,在服务全局、服务企业的同时,为职工群众提供更多、更精美的文化大餐,这是摆在所有企业报面前的一道思考题。另外,现在许多媒体都在探讨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问题,企业报办好副刊,也是提高引导能力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期刊登的这3篇文章,介绍了他们在办好企业报副刊方面的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取得的一些成绩,目的在于引起企业报同仁的注意,集思广益,互相交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努力,把企业报办成深受职工群众喜爱的新闻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