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梅花魂》记叙了一位身在异国他乡的老华侨眷恋祖国、思念家乡的几件感人事例,表明了他崇尚梅花精神、立志要做一个具有梅花精神的中国人的决心。这篇课文是阅读课文,其教学步骤可作如下设计:初读课文,了解全貌。梅花,落叶乔木,叶子卵形,早春开花,花瓣五片,有粉...  相似文献   

2.
梅花,历来是我国诗人、画家赞美的对象,这是因为它经霜傲雪,不惧严寒,在它的身上寄寓了人们对美好品格的向往。今天我再次读了《梅花魂》这篇课文,依然感慨万千。课文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叙述身在异国的外祖父对梅花的敬爱以及他对祖国无比的眷恋。本文用三件事讲叙了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一颗热爱祖国的心。  相似文献   

3.
案例一:教学《梅花魂》片断当让学生按座位顺序接读课文后,我没有按照常规这样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  相似文献   

4.
李雅 《山东教育》2009,(7):61-63
《梅花魂》是一篇讲读课文。全文以梅花为线索,讲了外租父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5.
《梅花魂》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在异国时外公教他读诗、爱惜“墨梅图”,以及送他“墨梅图”和绣着血色梅花手绢的事,充分表达了外公对祖国的眷恋和作者对外公深深的怀念。在一位华侨老人的心中,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是祖国的象征,梅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不屈不挠。“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外祖父珍爱并保存着这幅梅花图,正是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作为华夏的儿女,我们要学习梅花那种不图外表,不媚世俗,一身清气,高洁自重的精神,这也是《梅花魂》…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春到梅花山》(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描写了梅花山的梅花迎春开放的动人景象,展示了人们前往梅花山观赏梅花的盛况,抒发了作者爱梅、赞梅的思想感情。教学本课,重在带领学生入境入情,真切地感受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景,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数为两  相似文献   

7.
梅花魂》是一篇新入选的课文,其构思精巧,结构严谨,语言朴实感人。尤其是老华侨的肺腑之言意思含蓄、感情深刻,一语点出了梅花“魂”的全部内涵。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好教材。课文表现了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对祖国的深切思念,突出了作者热爱祖国、立...  相似文献   

8.
【教材简析】 《梅花魂》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讲的是一位身居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出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文章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位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相似文献   

9.
一、扣题质疑,导入新课1.(板书梅花)请学生们朗诵关于梅花的古诗。2.(板书魂)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文《梅花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文中的事都是作者的回忆。作者当时还是个孩子,虽然  相似文献   

10.
《梅花魂》记叙了一位身在异国他乡的老华侨眷恋祖国、思念家乡的几件感人事例,表明了他崇尚梅花精神,立志要做一个具有梅花秉性的中国人的决心。因为这篇课文是阅读课文,在教学的设计上就应该注意既要运用所学的阅读知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又要落实“前后照应,首尾连  相似文献   

11.
《春到梅花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一篇课文,描写了初春时节,梅花山上梅花开放的迷人景象,以及看花的人流涌动的情景,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分析《梅花魂》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好教材。课文讲述一位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因此,笔者结合课程特点,在教学中从细节入手,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  相似文献   

13.
董花莲 《广西教育》2008,(13):39-39
《梅花魂》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一册第7课,是新增的阅读课文。课文叙述围绕梅花发生的一些事,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对祖国眷恋之情,体现了作者热爱祖国,立志做一个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情怀。教学时,我主要通过分层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条理,弄懂课文内容,感悟梅花之“魂”。  相似文献   

14.
<正>一、教材分析梅花经霜傲放,被人们赋予坚韧高洁的品格,成为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象征。课文以故乡的梅花开了,引起对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怀念,通过五个小故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思念之情,一位眷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跃然纸上。二、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会读会写。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悟梅花坚韧高洁的品质,体会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3.学习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以及爱国情谊。  相似文献   

15.
<正>一、扣题质疑,导入新课1.(板书梅花)请学生们朗诵关于"梅花"的古诗。2.(板书魂)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文《梅花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文中的事都是作者的回忆。作者当时还是个孩子,虽然  相似文献   

16.
《梅花魂》是一篇阅读课文。作者围绕一幅《墨梅图》记叙了一位老华侨爱梅花、爱祖国的故事 ,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全文以梅花为线索 ,以情贯穿于字里行间 ,将生动、具体的内容缀成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因此 ,本文适宜引导学生通过各种读的训练 ,理清课文脉络 ,弄懂课文内容 ,领悟文章情感 ,体会梅花品格 ,品出梅花之魂。一、初读感知“魂”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可让学生边默读边根据预习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①课文围绕着梅花讲了一些什么事 ?②人们寄予了梅花怎样的思想感情 ?边读边划 ,完成下列教学目标 :1 理…  相似文献   

17.
《早》是一篇极有韵致的散文,巧抓"韵致"一词,从三味书屋的韵致、梅花的韵致、借花喻人的韵致、鲁迅的精神韵致、作家语言的韵致与课文延伸的韵致入手,深入浅出地教学,师生都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本文将依此理念对《梅花魂》一课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梅花魂》是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陈慧瑛.课文由故乡的梅花又开放了,引出了对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回忆,表达了海外游子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借物喻人,意蕴悠长,叙事抒情,色彩鲜明.本单元共安排四篇课文,文化主题是“月是故乡明”,训练重点是学习写景、叙事抒情.本文属精读课文,是整个单元的“例子”.  相似文献   

19.
从读中品出「魂」来《梅花魂》一课的教学建议安徽六安市教研室熊兆铣王先如《梅花魂》是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19课,属新增的阅读课文。课文记叙了围绕梅花发生的一些事,表现了身在异国的华侨对祖国的深深思念,突出了作者热爱祖国,立志做有品格、有灵魂、...  相似文献   

20.
一树梅花万首诗──谈对课文的多角度思维太和三堂中学薛朝玉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及要求告诉我们,应注重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加强创造思维技能与方法的训练,调动学生的再发现能力和创造潜力。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突破一维单向的限制,充分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