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课程全面推广的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在塑造小学生健全人格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养成教育是目前备受关注的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塑造小学生健全人格过程中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及目前在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面临的困惑,最后给出了小学班主任加强养成教育的对策,旨在为小学班主任实施养成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工程,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养成教育过程,必定伴随系列思想活动。因此,思想疏导在养成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养成教育过程中加强思想控制是必要的。如何在养成教育中进行思想疏导?班会作为思想疏导的重要基地,一是班会对养成教育具有正面引导作用;二是要适时地捕捉和利用偶发事件;三是要应以正面教育为主,同时进行思想偏差的矫正;四是要重视和引导学生利用“周记”进行自我疏导。  相似文献   

3.
树人之要,德育为先,德育之要,养成为重,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最佳切入点,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我们在养成教育实践过程中发现,认真落实好“立标、明理、实践、示范、评价”这五个环节,使养成教育效果逐步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4.
习惯是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教育是促使孩子们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养成教育的差异化探讨了实施养成教育的方法,同时指出养成教育应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改进,在反思中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5.
习惯养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习惯与素质都是人的第二天性。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习惯养成教育。本文通过对习惯养成教育及素质教育的内涵分析,提出加强习惯养成教育,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6.
养成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品德课程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它既承担道德认识上的教化,又肩负着行为、道德上的规范训练。以品德课堂为主阵地落实学生的养成教育,可把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由  相似文献   

7.
习惯与素质都是人的第二天性。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习惯养成教育。本文通过对习惯养成教育及素质教育的内涵分析,提出加强习惯养成教育,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
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笔者就如何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谈谈一些看法。一、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强养成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则是提高各种能力的基础和前提。《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德育对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9.
习惯与素质都是人的第二天性,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口才养成教育。本文通过对口才养成教育及素质教育的内涵分析,提出加强口才养成教育,更好地推进语言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养成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过程是永恒不变的,而作为一种教育现象,其内容又是多种多样的.如何把握养成教育的特点,顺应时代变化,捕捉中职学生需要,较好地处理养成教育过程持续性和内容灵活性的关系,实现养成教育的不断创新和深化,是实施养成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习惯与素质都是人的第二天性.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习惯养成教育.本文通过对习惯养成教育及素质教育的内涵分析,提出加强习惯养成教育,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构建养成教育体系、完善养成教育机制、优化养成教育策略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实践中,应积极营造养成教育的“大环境”,搭建养成教育的“大课堂”,打造养成教育的“大品牌”,拓展养成教育的“大舞台”.只有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定位为“根”的事业,才是真正对学生的未来负责.  相似文献   

13.
何红娟 《西藏教育》2012,(10):13-14
罗明在《我建议中小学开设成功学课程》中对“养成教育”的解释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及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养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成功的人格。”一个人习惯的养成是成长过程中在家庭和学校、社会中长期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站在人文科学视野中反思养成教育,其核心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健康人格的塑造.养成教育的实质是高层次的人文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应贯彻主体性、整体性、互动性、内在性等"人本"原则.为此,养成教育的使命在于构建一个由人文精神引领的和谐文化系统,以促进人的整体、内在、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学生素质的培养是职校教育的第一要务,学生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养成教育的实施。因此,班主任作为班级直接管理者,养成教育就摆在首要位置。本文阐明养成教育对于职校生培养的意义及具体做法;针对当前职校生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立足学校大环境与完善班级小环境,来实施养成教育;以及思考养成教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关键,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从事学校一切活动的重要前提,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则是优良品德形成的标志。因此,在中学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是养成教育的黄金时期。养成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贯穿于整个小学的教育阶段,要抓住这个宝贵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培养。好的品格都是建立在良好的习惯上的,养成教育是培养好习惯的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是养成教育的切入点。根据小学生年龄、心理等特点,同时结合学校具体情况,重点培养小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以及学习习惯,进行良好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8.
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班主任的重要任务。近几年,我运用主体性教育理论,在“班规治班”过程中加强养成教育,使治好班和养成教育两不误。 所谓班规(也可以说是制度),是指班主任引导、学生参与,根据《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规范》和本班奋斗目标而制  相似文献   

19.
王婷婷 《考试周刊》2012,(46):179-180
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教育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落到实处,扎扎实实地抓好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一、养成教育对高中生具有特殊意义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教育训练活动,使受教育者的言行规范化、标准化的教育过程,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过程.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 “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同时还指出: “德育对中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这是对德育和养成教育关系的精辟论述.在广泛开展养成教育的同时,如何使养成教育促进德育的发展,是一个重要和紧迫的课题.从养成教育与德育的发展来看:养成教育的发生是和人的生存联系在一起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强迫性,而德育的发生则是和人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