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加强“两课”教学与科研,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两课”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两课”资料室,主要是为“两课”教学和科学服务的,资料室和资料员工作是“两课”建设的重要环节。本就如何加强“两课”资料室工作,充分利用资料室献信息资源,在“两课”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高职“两课”教学改革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教育具有培养目标实用性、专业设置职业性、教学过程实践性的特点。与此相适应,高职“两课”教学也应独具特色,不能沿袭或仿照普通高校教学套路,要着眼于高职教育本质特点及学生实际,积极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两课”教学模式,构建特色鲜明的高职“两课”教学体系,使高职“两课”教学取得应有成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两课”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但必须承认,相当一部分教师的理论素质较低,科研能力较差。以致在个别学校的“两课”教学中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是这么说的,列宁斯大林是这么说的,毛泽东邓小平也是这么说的,而我没的说的”的尴尬笑话。为了提高高校“两课”教学的实效,我们认为,高校的“两课”教师不应该只把“两课”教育当成单纯的谋生手段、以传授某种现成理论成果为职业的“教书匠”,而应是引导学生学会对现实问题作独立思考的导师。这就意味着,“两课”教师不仅应该具有对民族和人类的命运的高度责任…  相似文献   

4.
“两课”教育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加强和改进“两课”教育教学,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全面了解“两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的内涵及其评价标准,提出切实可行的“两课”教育教学的改革的逢径的确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两课”教学引导机制指的是,教师在“两课”教学系统各环节中,以教学主体——学生为核心,针对“两课”教学内容,采用教师主导和先引后导的引导方式进行教学,从而形成“两课”教学资源配置关系、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6.
认识和把握“两课”教学特点是搞好“两课”教学改革,提高、两课”教学效果的前提。文章系统阐述了“两课”教学所具有的政治性、理论性、实践性、针对性和育人性等五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尹晓敏 《职教论坛》2004,(11X):38-40
社会实践教学是高校“两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阐释了“两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应然价值,分析了当前“两课”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两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8.
“两课”教学在学校育人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搞好“两课”教学改革,才能发挥“两课”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提高对“两课”教学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摆正“两课”教学在学校育人工作中的位置,是搞好“两课”教学改革的前提;坚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放在“两课”教学的中心地位,是当前“两课”教学改革的核心;在“精”和“管用”上下功夫,是搞好“两课”教学改革的指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两课”教师素质,是搞好“两课”教学改革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两课”教学最主要的教学手段是语言。时“两课”教师的教学语言严格要求,加强训练,努力提高语言艺术水平,是促进“两课”教学质量和效果提高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两课”)教学改革,全国“两课”管理工作座谈会于1996年3月27日—28日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国家教委副主任周远清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国家教委党组成员朱新均在闭幕式上作了总结讲话,国家教委社科司司长奚广庆在会上就国家教委社科司和思政司关于落实“两课”教学改革的实施计划作了说明。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位省级教育党政管理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座谈会。与会同志就高校“两课”教学改革和管理工作交流了经验,开展了研讨,并在一些问题上取得了共识。 一、“两课”教改是重中之重 周远清指出,召开这次座谈会的目的是强化“两课”的声音,深化“两课”的改革,加强“两课”的管理。 他说,大学教育不应只是狭窄的专业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与加强“两课”教学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文化素质教育要促进“两课”的教学,使其发挥出更好的效益;“两课”教学也要为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针对近年我校“两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考试制度三方面论述如何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两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目前高校“两课”的教学困境,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提高“两课”教师素质;增强“两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感和针对性;“两课”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两课”的实践环节,改革“两课”的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我校被省教育厅确立为全省高校“两课”改革唯一的试点单位,省教育厅、学校共拨专款22万元予以资助。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领导下,我校就全面推进高校“两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普及化途径、“两课”教学方法改革、运行机制创新进行了研究,将“两课”现有的七门课程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法学概论》《形势与政策》和《思想道德修养》,课时分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党委重视“两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及加强对“两课”教学的具体指导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党委对“两课”教学的领导,提高“两课”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5.
强调情感因素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是实现高校“两课”教学任务的要求,而且是解决当前“两课”所面临困境的要求。培养和激发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两课”的实效。  相似文献   

16.
笔认为高质量地构建一套完善、规范的“两课”课堂讲授体系对于“两课”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重点分析了目前“两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构建“两课”讲授体系的根本目的、原则、基本框架,以及加强“两课、课堂讲授体系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两课”特色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开设的“两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为蓬勃发展中的高职教育,特别要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上对“两课”实施改革,形成特色教学。“两课”应实现从“四个一”教学到特色教学模式的改变,拓展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创新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两课”)在高等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两课”教学普遍存在着被歧视的现象,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探讨深化“两课”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的途径与方法,就成了广大“两课”教师面对的现实课题。 一、提高教师素质,增强人格魅力 提高教师素质是搞好“两课”教学的前提和根本。为此,学校应从长远利益出发,多为“两课”教师提供一些进修和外出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促使教师提高理论水平,实现知识更新。教师也应该注重自我学习与提高。首先,多阅…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根据自治区教育厅的部署 ,自治区普通高校“两课”教学巡视组今年上半年对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广西工学院、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大学和广西民族学院 9所院校进行“两课”教学工作巡视。日前得出的巡视报告表明 ,近年来全区普通高校“两课”教学取得显著成绩。各高校积极推进“两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在“两课”教学内容改革方面 ,各高校紧密联系当前实际 ,将新的知识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有的高校在“两课”中增加了“入世”、“三讲”和“三个代表”等内…  相似文献   

20.
与其它专业课教学相比较,“两课”教学是联系社会现实、社会实际最紧密的课程。“两课”教学在联系社会的焦点、热点等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时,不应将自己所谓“个人观点”在课堂上任意发挥,因此,“两课”教学必须遵守课堂上的政治纪律。 [关键词]“两课”教师;课堂教学;政治纪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