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晓永 《文教资料》2008,(19):50-52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转喻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名动互转的过程.词类转换在本质上可理解为是一种概念转喻过程.名动转换的过程主要发生在事件认知框架下,该认知框架各概念参与者与动作过程发生概念转喻关系由此发生了转换现象.  相似文献   

2.
形容词与名词的组合是选择性的一种表现。本文从次范畴化、认知心理、认知隐喻和转喻等认知角度进一步研究和解释形名组合的选择性机制,为形名组合选择性机制的研究尝试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转喻理论是探索中动词状态化并进而不及物化过程的有效工具。在中动句中,在中动构式的压制作用下,中动词及其主语名词都经历了转喻的过程,在转喻机制调节下,中动表达式中的中动词呈现出不及物的特点。中动词的不及物特性是在认知过程中完成并语言化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一类特殊的转喻现象--逻辑转喻.逻辑转喻本质上是一种语义增生现象,即词语进入某种句法环境时衍生出附加的语义结构.作为一种系统存在的语言现象,逻辑转寓存在的理据是意义的整合性.作为一种话语类型,逻辑转喻获得了含义的地位,鲜明地体现了语用学对语义识解过程的干涉.这不仅有助于澄清哲学及语言学中由来已久的语义/语用之争的问题,而且对我们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认识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意象平面下的静动态范畴具有跨语言的共性特征.具有名动属性功能的词语都是静动态范畴的语言表征形式.汉语句法结构中静动态范畴分为句子的静动态、句法成分的静动态、词类的静动态三个层次.主语具有静态范畴的属性,是聚合性同质的类属结构;谓语具有动态范畴的属性,是组合性异质的线性结构.主语中动态范畴向静态范畴的转换通过行为转喻、事...  相似文献   

6.
单新荣 《英语辅导》2010,(2):138-140
人类的基本活动是基于身体经验形成的,基本范畴词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础,人们通过转喻、隐喻来认知抽象的概念和事物。人体词语属于基本范畴词语,具有转喻、隐喻能力。本文从人体词语组合认知、情感认知、场景认知、动作认知等方面,研究其在认知域中转喻与隐喻的互动,阐释人体词语的转喻和隐喻的连续体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收集"今天你N了没有"及其类同句式中"N"位的102个名词,对它们进行语形截取、语义补足、语用延伸和认知转喻分析,认为其名词动化现象的实质是"受事名词或受事名词的简化形式转喻整个事件",并认为语境对于此类句式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转喻认知理论对中动构式的生成机制进行了剖析。研究发现,中动构式表达的是状态意义而不是动作意义,中动词必须满足一定的体式条件,即活动和完成词项,且受到名词主语物性结构的选择制约。转喻认知模型"动作代结果"是中动构式生成的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9.
"X屏"类词语本是名词性词语,但随着这类词语的广泛使用,其中的"黑屏""白屏""蓝屏""花屏"还发展出了一些动词性的用法.本文从动词的特性和动态单音节颜色形容词的角度出发,对"黑屏""白屏""蓝屏""花屏"的动词性用法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从语言发展的经济原则和认知语言学中"转喻"的角度分析了其动词性用法的来源.  相似文献   

10.
杨旭 《现代语文》2016,(4):10-13
王寅(2014)基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以"命名转喻论"对专名问题作出了统一解释。地名作为专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命名活动也遵循"命名转喻论"。文章基于"外延内涵传承说",以介休村名为例阐述了地名分类、地名转喻的外延内涵传承过程及原则,研究发现:基于喻体内涵可把地名分为特征和属性(自然、人文景观)、来源和生成(历史)、作用和功能三大类;地名转喻的外延内涵传承过程可区分为喻体为专名和喻体为通名两种;地名转喻的原则包括:地名所涉本体和喻体须满足转喻映射的某一默认类型;地名转喻过程受多种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的制约;地名转喻会受到一些文化、社会、美学原则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关注介词的空间意义,将其置于动-介-名结构,对动词-介词-名词结构进行动态识解分析。名词在介-名组合意义的产生中有影响,动词对介-名组合施加了限制,从而催生了识解的完成和最后意义的产生。在这一过程中介词的意义变化不大,其在不同的动-介-名结构中的不同意义是不同的上下文实时给出的,介词的多义网络可以简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动结式致事的配位规则和认知语法的转喻理论出发,对动结式歧义现象进行了解释。指出在"一个论元不能实现两次"动结式致事的配位规则的制约下,动结式的致事和受事论元都各自定位的情况下不会引发歧义;如果动结式的两个论元都具有致使性都可以转喻活动,则容易引发歧义。而将动结式的致事论元还原成活动本身形成动词拷贝句可以消除这种歧义。  相似文献   

13.
汉语中有一些"动+名"动词性结构复合词,动素和名素之间没有直接的动宾关系,但通过动宾关系有间接联系,学界多认为意合、支配,视动素后的名素为旁格宾语。文章立足复合词结构的句法逻辑,从古代汉语状语后置状中式的发展和现代汉语非常规宾语的界定等方面,将之确定为状语后置状中式复合词,还原复合词及相对应的句法结构的逻辑真实。  相似文献   

14.
“比N还N”的比较级同语式具有简洁精练、和谐对称、语义鲜明、凸显强调等众多语用特征,常用于日常生活对话中,且出现频率日益增高,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与研究。本文采用语法—语用的双重转喻机制,对“比N还N”类比较级同语式进行研究,主要解释对这一比较级同语构式的转喻理解,并追根溯源探讨其传承的生成机制。研究发现,“比N还N”比较级同语构式由“N是N”同语构式衍化而来,受“N是N”构式特征的压制,如名词形化以及描述项的确定性,同时部分传承了其句法特征,即语法转喻和语用转喻同时作用的双重转喻机制。  相似文献   

15.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转喻研究,主要有转喻的本质、转喻和隐喻的相互关系、转喻与间接言语行为、转喻在语用推理中的作用和语法转喻等5个方面,对国内外的转喻认知研究进行简要的回顾与评述,对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错位说”是导致听话人误解“你是什么垃圾”逻辑语义的原因,而“领属转喻说”则实现了“你是什么垃圾”的逻辑语义,二者都与语言主观性有关。语言主观性作用于“领属转喻”与“概念隐喻”时,“你是什么垃圾”依赖说话人话语中的主观关键词来实现话语的语用功能。其中,语言主观性作用于“领属转喻”时,话语幽默调侃的语用功能得以实现;作用于“概念隐喻”时,客观事件开始主观化,话语自我调侃与行为排斥的双重语用功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隐喻和转喻理论,立足量词语料库,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聚焦考察汉英身体名词作量词的认知机制及其搭配原则的异同。研究发现:第一,汉英身体名量词都存在隐喻性和转喻性的认知聚焦方式;第二,汉英身体名量词的隐喻性认知聚焦方式主要有外聚焦和单聚焦两种;第三,汉英身体名量词的转喻性认知聚焦方式主要表现为部分聚焦和容器聚焦两种。  相似文献   

18.
隐喻和转喻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一些研究表明,转喻比隐喻更基本,往往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为隐喻提供基础。隐喻和转喻共存于一个连续体中,二者相互作用的模式非常复杂。目前,国外认知语言学家共提出了五种隐喻和转喻互动模式,其中,Ruiz de Mendoza的概念相互作用模式对半喻式名名复合词的生成机制最具解释力。本文将在Ruiz de Mendoza的概念相互作用模式理论框架下详细阐释半喻式名名复合词的生成动因。  相似文献   

19.
从语言认知的角度探讨复合词的构成,认为隐喻、转喻在复合词的构成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汉英语N+N复合名词隐喻、转喻构词理据进行了分析并对比了它们的异同,初步地阐释了汉英名+名复合词的构成及其共性和异质性。  相似文献   

20.
释“动”     
"动"字最早见于毛公鼎的金文,"动"之本义为背得动,引申为改变原来的位置或状态,表示移动、摇动、振动,并通过隐喻和转喻的综合作用产生了"动"的一词多义。"动"字的多个义项之间以认知原型为中心,呈现出放射性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