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5月12日~16日,由北京市东城区教工委和教委主办、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和东城区教育心理学研究会承办的“东城区心理健康教育研讨周”成功举办。本研讨周开幕式在北京东直门中学召开,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申继亮,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忠健、北京市教育学会教育心理学研究会专家组成员胡俊娟、北京市东城区教工委书记袁为民、教委副主任冯洪荣以及东城区德育干部、心理教师和北京市十五个区县的心理健康教育负责人、心理教师两百余人出席了大会。袁为民首先对研讨周的举办表示祝贺,冯洪荣作了“呵护心灵,为学生的成长奠基”的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2.
2008年5月12日~16日,由北京市东城区教工委和教委主办、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和东城区教育心理学研究会承办的“东城区心理健康教育研讨周”成功举办。本研讨周开幕式在北京东直门中学召开,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申继亮、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忠健、北京市教育学会教育心理学研究会专家组成员胡俊娟、北京市东城区教工委书记袁为民、教委副主任冯洪荣以及东城区德育干部、心理教师和北京市十五个区县的心理健康教育负责人、心理教师两百余人出席了大会。袁为民首先对研讨周的举办表示祝贺,冯洪荣作了“呵护心灵,  相似文献   

3.
2007年秋季,按照教育部及北京市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部署,北京市东城区全面实施高中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4.
日前,457项教学设施开始在北京市东城区的学区内交互使用,15万余人次共享402项校本课程,近2000名教师跨校结对交流,以学区为载体,北京市东城区各学校之间打破校际资源壁垒,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记者从在史家小学召开的北京市学区化管理改革经验交流现场会上获悉,北京将大力推进学区化管理改革试点,  相似文献   

5.
2006年4月5日上午,东城区青年教师教学现场会在史家小学分校召开。北京市教委文体卫处处长白荣正、首都体育学院副院长王蒲、东城区教委主任蔡福全、北京市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理事长罗希尧、东城区教育学会秘书长李胜利,北京市教育界特级体育教师关槐秀、王仲生、文岩,以及部分教委教研员和东城区小学体育教师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在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北京市的普通高中学校追求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课程价值,使学校课程理念回归教育本质;立足基础、建设特色,学校课程存在形态呈现多样化;以优质均衡、深化推进的策略实施学校课程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7.
坚持教育创新 推动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海淀区是北京乃至全国课程改革的窗口,始终走在教改前沿。身为课程改革实验校,如何把教育创新的理念全面地渗透到课程改革实践中?我校按照海淀区教委对我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制定出了详细、具体的工作目标,组织了诸多课程改革活动,取得了一些教育创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陈然,男,汉族,1991年6月17日生,就读于北京市东直门中学高三(2)班,现任校学生会主席、班长,获“东城区优秀学生”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爱水行动”项目是一个以“水”为主题的环境教育活动。它于2001年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共同发起,在北京的多所试点中小学校中实施。教师、学生以学校附近的水域为切入点,结合学校周边的环境,开展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研究活动。北京市东直门中学于2001年加入该项目,申报课题为《护城河周边人文环境的历史变迁》,通过研究学校周边的东直门及北护城河的历史、现状等,组织学生对北京城市发展和建设进行思考,提出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东城区帽儿课程活动中心是由原北京市东城区帽儿胡同小学改制而成的,2010年12月7日正式启动,自成立以来,到这里上课的学生有近3万人次。丰富多彩的课程、独特的授课方式、与校内的课程联动让中心独具特色。通过对周心悦校长的采访,让我们感受到学生来这里上课不是单纯地学习知识和技能,而是一种兴趣爱好的启发和培养,更让我们感受到课程活动中心大处着眼办教育、小处着手建课程的求新求变的精神和理念。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0月底,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市教育学会小学教育研究分会、西城区教育委员会承办的"北京市小学百年老校文化传承与建设论坛"在北京第一实验小学隆重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是"文化育人文化立校促进小学教育内涵发展"。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北京第一  相似文献   

12.
2010年4月12日至14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北京市教育学会、荷兰国家课程研究所主办,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北京四中、欧洲教育发展机构联盟承办的第二届中欧基础教育课程发展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荷兰、爱尔兰、捷克、斯洛文尼亚、比利时、瑞典及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教育局等国家或国际组织从事课程与评价研究的专家和中国同行就课程改革及相关的一系列话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对话与探讨。会议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了部分国家的课程专家,希望能够借此了解欧洲国家的课程改革发展动向,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收获。相关文章将陆续刊发,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3.
2001年9月,石景山区成为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首批课程教材改革试验区,率先进入新课程,至今已经完成了一轮实验。作为一线的实践者、管理者,回顾6年来的实验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只有不断提升课程领导力,才能够深层次推进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为契机,在课程改革关键环节上取得了新的突破.涌现了一批特色鲜明、生动活泼的改革典型。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李奕曾这样评价史家小学:“它不仅是东城区,更是北京市的窗口校”,作为一所已经有60多年历史的名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评估成果突出学校,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彰显出不凡的改革精神和超前意识。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马潇潇)10月24日,“纪念陈鹤琴诞辰120周年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由北京市教育学会陈鹤琴教育研究会主办,北京市东城区崇文第三幼儿园协办。作为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一生主要从事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他提出的“活教育”“五指教学法”等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广为实践、传承、创新,  相似文献   

17.
何树彬 《上海教育》2003,(7B):54-56
1972年,联合国教科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发表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里。提出了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要培养学生这些品质.首先必须改革现有的课程。经过各国多年的实践,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出一系列新趋势。  相似文献   

18.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传统以及教育系统本身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与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决定了渐进式改革是北京高中课程改革路向的必然选择。在首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这种渐进式改革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课程改革政策的逐步颁行与不断完善、阶段性的重点引领与关注点调整、课程结构与设置的调整上。在今后推进改革过程中,课程改革政策的形成与落实需要共享的意识和实施规划,需要建立一个更大范围的外部改革环境。  相似文献   

19.
课程教材改革作为首都教育跨世纪的六大重要工程之一,将以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突破口,推进北京市基础教育整体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此,北京市进行了课程教材改革实验,我区参加了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实验之初,我们健全组织机构,强调教育行政、教研、科研三位一体是课改实验管理的基本保障,成立了区“21世纪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实验指导小组(包括专家指导组和学科指导组)、实验监控及评价工作小组。首先,我们对干部、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有校长的专题研讨、学…  相似文献   

20.
2007年秋季.按照教育部及北京市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部署,北京市东城区全面实施高中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