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自然》(人教版)第九册第5课《热空气》一课中安排了两个实验,即“纸蛇旋转”和“塑料袋上升”实验,说明了热空气可以上升。热空气为什么可以上升是本课教学的难点,课本用语言叙述:因为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所以热空气会上升。学生只能照本宣科熟记,并不能理解,因此,我这样设计实验:在天平左右托盘上分别放大小相同的烧杯各一个,使天平左右平衡,用铁丝穿上酒精棉球点燃后,伸到其中一个烧杯中(此烧杯中的  相似文献   

2.
准备:小纸蛇、小风车、蜡烛、火柴、大头针、磁铁。常见的热空气上升实验有小纸蛇和小风车实验,二者皆以烛火加热空气为动力。但随着小纸蛇的转动,纸蛇上棉线的扭力会增加,影响其转动;小风车也会因为有多个小纸孔与大头针发生摩擦而影响其转动。我的方法是:1)用大头针穿过小纸蛇和小风车。2)把大头针针尖吸在磁铁上。3)用蜡烛加热小风车或小纸蛇下方的空气,使之转动。这样把原来的小风车或小纸蛇转动变成了让大头针针尖转动.大头针针尖与磁铁只是一个点相接触,把摩擦减至最小,因而灵敏度更高。提示:1)小纸蛇或小风车皆为纸质材料,因而要注意…  相似文献   

3.
新教材自然第九册《热空气》一课,其难点之一是: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教师教学用书》对该难点的处理太简单,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在教学中,我运用复合投影片对该难点进行了突破。这种教法不知是否可行?望同行们指教指教。下面,我谈谈我的教法。 通过实验和分析得出“纸蛇转动、塑料袋上升与热空气有关”的结论后,教师提出“为什么热空气能使纸蛇转动、使塑料袋上升”?“热空气有什么性质?”这些问题,引起学生  相似文献   

4.
“空气的流动”是人教版小学自然课中《大气流动成风》一课的前一部分。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往往习惯于指导学生做一些规定的实验(如:用一个罐子罩在蜡烛上,然后用小纸条去接近罐子的上方和下面)通过观察,发现热空气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的现象,并概括出空气的流动形成风。这样的教学活动,总令人感到欠缺些什么。新课标中强调:在课堂活动中,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探究的主人,通过学生的亲历活动,让他们自己发现、自己解决问题。带着这样的教学理念,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一、做一个纸蛇在课前,我指导学生每人做一个纸蛇(把一张纸从四周往中心剪出…  相似文献   

5.
小学自然课本第九册《热空气》一课实验1,要求学生把纸剪成螺旋状纸蛇,用线悬挂起来,下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观察发生的现象,从而归纳出“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因而热空气会上升”这一结论。如果按课本上的图示(如图1)进行操作,实验既难成功,又不科学。原因是:①点燃蜡烛前,很难让悬挂着的纸蛇静止不动,因为虽然室外的风大部分被关闭的门窗挡住了,但仍有风从门窗缝钻进来,而且60多个学生在室内的活动以及呼吸等也会造成室内空气流动形成微风,从而使纸蛇难以处于静止状态。②即使大家停止一切活动,屏…  相似文献   

6.
实验材料:一张纸、一根细线、一把剪刀、彩笔、针。实验步骤:1.用剪刀把纸剪成一条蛇的形状,并按你的喜好涂上颜色。2.用针在"蛇头"上扎一个小洞,穿上细线,系紧。3.拿着线头,让"蛇"自由下垂。把它放在暖气上方,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实验原理: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所以空气受热时会上升。这样就形成了空气对流。正是因为空气对流使你的"蛇"在暖气上方舞动。  相似文献   

7.
五、力学实验(三) 11.验证热空气比冷气轻、会上升 实验用具与材料: 纸、剪刀、酒精灯、细铁丝。 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把纸剪成圆形,再剪成“纸蛇”状; ②点燃酒精灯; ③借助细铁丝把“纸蛇”吊在点燃的酒精灯的上方;如果是在冬季,可将“纸蛇”吊在热暖气片上; ④注意观察“纸蛇”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自然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山东省威海市长征路小学的刘昌晓老师,执教了《热空气》一课,受到了与会专家和代表的好评。现将该课作一些简要的评析,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热空气》是本册教材空气单元的第一课。本课在知识方面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指导学生认识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能力方面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指导学生做“纸蛇实验”和“塑料袋升空实验”,研究热空气上升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进行两个实  相似文献   

9.
《热空气和冷空气》一课有这样一个内容: 用剪刀呈螺旋形剪开一张圆形的纸(如图1),做成一条纸蛇。用细线穿过蛇头,在火焰上方把纸蛇拎起来,观察纸蛇向什么方向转动。请你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并思考纸蛇转动的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陈秀 《山东教育》2012,(Z1):103
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核心课程。而科学课的探究活动离不开做实验。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因此设计可操作的、成功的、现象明显的实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如何改变现有条件下的实验教学是突破教学效果不明显的关键。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实验改进。一、补充完善,易于操作三年级下册科学《地球的外衣》单元第7课《热空气》,有两个活动:"想办法让袋子飞上天"和"做个旋转的纸蛇"。通过实验让学生感知热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不知怎么的,我总想把那种场面描述出来,把那种气氛真实地记下来。10月20日下午第二节课是五(4)班自然课,学习的是《热空气》。这一课安排了两个实验,一个是纸蛇实验,一个是热气球实验。由于在其它三个班做实验时积累了些经验,所以,对纸蛇实验我是信心十足,而对  相似文献   

12.
教材:义务教育小学自然五年制第七册第五课(六年制第九册第五课)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热空气的性质。 课前准备: 1.分组材料:酒精灯、火柴、小塑料袋、小纸蛇。  相似文献   

13.
《热空气》一课,为了让学生认识“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教材上设计了两个实验,实验1(纸蛇在蜡烛火焰上方会转动)、实验2(塑料袋内的空气被酒精火焰加热后,塑料袋会徐徐上升)。学生通过这两个实验的探究,虽然能研讨出热空气比冷空气轻这一结论,但对“同体积”的理解就不够充分了。教学时,如果在学生有了前两个实验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再设计下面的实验让学生探究,那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教学《热空气》这一课时,为了增强演示实验的直观性,我设计制作了热空气上升演示器这件教具,演示效果比较好。在一米多高的玻璃管中小纸轮在热空气的推动下,不仅飞速旋转而且在旋转中徐徐上升。当升到管的顶端时就在顶端仍旋转不止,非常有趣。 制作材料: ①废日光灯管一个;②装麦乳精的圆铁盒一个;③细铜丝(漆包线)一根;④细钢丝小弹簧一个;⑤一寸半长铁钉两根;⑥薄铁  相似文献   

15.
引进小学数学概念,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引导学生感知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新概念,一般都是从感知具体事物、获得感性认识开始的。所以在概念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运用适当的实物或教具,进行实验或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或操作。让学生感知有关的对象,作为形成概念的基础。例1 “直线”的教学。①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线弹线,用直尺画线。指出:这样的线就是直线; ②教师演示:将放松的线绳拉紧,使之由曲变直,突出直线“直”的特征。演示时,为了暗示直线的  相似文献   

16.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地球的运动”单元“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一课中的地球公转实验存在模拟困难的问题,影响了实验的演示效果和学生的知识获取。为此,可利用自动追踪平台、地球仪、旋转轨道、变温油墨、数字温度计等材料组成一款“自动旋转追踪式地球公转演示仪”。该装置能够保证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轴始终指向一个方向,且能通过数字温度计、变温油墨等呈现温度的变化,通过自动旋转模块让公转能够自动进行,从而让演示效果更明显,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四年级科学教材中的“冷空气和热空气”是研究热空气上升的问题,其关键是做好三个实验:1.纸蛇受热的实验;2.冷热空气袋轻重的对比实验;3.热气袋受热上升的实验。前两个实验分组进行,应该说比较顺利,而热气袋上升的实验,则出现了小小的差错。实验如图1、图2所示。四(1)班韩莉娜小朋友在做实验的时候,手拿镊子。夹着沾过酒精的棉花点燃,正要送到塑料袋下面的时候,只听见她忽然尖叫一声:“啊!”“怎么了?”我立即走上前去问道。“烫了手。”她说。“快!快来前面,伸入冷水中!”我快步走到讲台旁,拿  相似文献   

18.
热传导演示实验按实验室配置的器材操作起来颇为麻烦,表现在:课前要事先把火柴用蜡烛的蜡凝固上去,不便于短时间内重复演示。笔者尝试利用特种材料"感温变色油墨"进行改进,不仅教具制作简单,实验操作省时省力,而且演示效果非常直观明显。感温变色油墨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领域,如  相似文献   

19.
《小学自然教学》在2000年7—8期刊登了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曹珺同志的《<大气压力>实验材料选择》的文章。该文在选择”覆杯实验”的材料时提到用广口杯、水槽、吹塑纸。笔者认为“吹塑纸”做为盖杯口材料欠妥。因为”吹塑纸” 比较轻,且易附着水,杯子里盛过水后残留的一些水足以将“吹塑纸”粘住。这样,就会出现如下情况:杯中盛满水做“覆杯实验”,吹塑纸不脱落;倒掉水后再用此杯做“覆杯实验”,“吹塑纸”也不脱落。  相似文献   

20.
《热空气》一课安排了两个实验,纸蛇旋转和塑料袋上升。在学生预习过程中,有的学生试做了,在汇报时讲到塑料袋上升了,学生观察到塑料袋上升了,就很高兴,认为成功了,不再去继续研究和探究下去,如果这样就满足了,一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意识,二是不能体现教材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