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高校教育收费也水涨船高,高校贫困生的比例也逐年攀升。如何正确引导贫困大学生摆脱经济贫困的苦恼,使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一直是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比较关注的热门话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在自助与他助相结合的前提下,培养贫困大学生自尊自强意识,鼓励他们勤工俭学、建立贫困自助组,完善助学贷款机制。  相似文献   

2.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据调查,贫困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比其他学生高出20%左右。本尝试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特征、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对策作了初浅的探析,目的在于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庞大的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分析了他们的心理特点及成因,并就他们因家庭贫困所产生的一些心理障碍以及由此所导致的一些问题,积极地探索了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国家和高校为贫困生提供了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渠道,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物质保障。贫困大学生除了经济困难外,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贫困”,如果无法得到正确引导,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也很容易引发学生心理、家庭和社会问题,最终制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研究和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已成为高校一项紧迫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教育的改革,出现了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充分认识这一群体的心理问题,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是高校工作者不可懈怠的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实现自己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成因及解决对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瑞学 《教育探索》2005,(11):90-92
贫困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我们在关注他们经济困难的同时,也应关注他们的“心理贫困”问题。导致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的成因,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和个体因素。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完善助学制度、进行经济帮助的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7.
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现象进行分析,指出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现象的具体表现,提出了如何解决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确解读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贫困生由于经济困难、家庭、社会以及自身的不足等原因导致心理贫困,进而影响他们的成长和成才。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的同时,解决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对于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罗苑 《文教资料》2009,(10):220-221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问题之一.一些贫困大学生因经济贫困引起心理贫困.帮助他们解决好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的同时要加强心理健康及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促使他们成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校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人数众多,生活水平普遍偏低,他们就是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整个社会贫富分化加剧、高校学费超过大多数家庭的承受能力等原因造成的。贫困大学生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它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贫乏使得部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针对贫困生自我脱贫而采取的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以及健全贫困生的资助体系是解决部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国家和各高校为贫困新生开辟了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渠道,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物质保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物质贫困。但与此同时,贫困给新生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而造成的"心理贫困",问题却显得比较突出。如果无法得到正确引导,必将会严重影响他们在大学的正常生活和学业,也容易引发学生心理、家庭和社会问题,最终将制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文章就高校贫困新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分析高校贫困新生"心理贫困"的成因,提出解决高校贫困新生"心理脱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庞大的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分析了他们的心理特点及成因,并就他们因家庭贫困所产生的 一些心理障碍以及由此所导致的一些问题,积极地探索了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贫困大学生是高等学校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就贫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2016,(5):10
绝对的贫困,即生存危机式的贫困已基本绝迹,而我们大部分人对贫困生的观念还未及时转变。有的同学总结出贫困生应该有三种权利:生存权、发展权和选择权。生存权已经得到解决,这是社会的进步。现在对贫困生给予资助的意义,应该不是解决他们的吃饭穿衣的生活,而是帮助他们获得接近于一般平均水平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包宪霞  孙月菊 《新疆教育》2012,(5):11-11,18
随着高校扩招,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也日渐增多,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更加严重。他们有的目标迷茫?、自卑感强、有的缺乏诚信、有的有着强烈的依赖心理。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必须依靠学校、社会、家庭和贫困生本人的努力,要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就应注意把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与经济自主问题结合起来,与思想教育工作结合起来,与心理辅导结合起来,与就业指导工作结合起来,最终解决这一问题。翻  相似文献   

17.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日见凸显.研究和解决贫困大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农村知识贫困与农村高等教育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本文认为,农村贫困不仅仅是收入贫困,还有人类贫困和知识贫困,三类贫困是相互作用的。新世纪要消除农村贫困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农村知识贫困。为此,本文提出建立农村高等教育体系、开发农村人才资源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9.
从1997年高等教育全面收费,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以来,到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已跨入大众化阶段,但随之而来的是高校贫困生数量也日益增加。我们发现绝大部分贫困生既物质贫困,又心理贫困。怎样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已刻不容缓地摆在我们面前。笔者经长期研究,结合对某大学贫困生的调查、分析,就目前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谈如何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高校贫困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和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探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助学等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