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实验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涉及到教育实验自身规范和评价标准的根本问题。目前,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从教育实验与自然科学实验的一致性出发,认为教育实验是“准实验”或存在不同层次;一种观点主张确立教育实验自身的主体地位,追求教育实验自身的“格”和规范。我们同意后一种观点。从后一种观点出发,我们认为,教育实验区别于自然科学实验和心理学实验的本质在于:教育实验是一种教育思想实验。确立这一命题对当前我国教育实验的开展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一门科学吗?”“实验研究的方法适用于教育研究吗?”在一个研究生课程班的课堂上,一位学员提出了这样尖锐的问题,他接着说道:“教育研究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教育是培养造就人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人与物具有本质的不同,因此教育研究不能照搬自然科学研究的实验方法。”社会生活、理论研究领域的现象往往是无独有偶。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一门科学吗?”“实验研究的方法适用于教育研究吗?”在一个研究生课程班的课堂上,一位学员提出了这样尖锐的问题,他接着说道:“教育研究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教育是培养造就人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人与物具有本质的不同,因此教育研究不能照搬自然科  相似文献   

4.
浅谈基于能力培养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可能得到发展。”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自然界变化及其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的基本方法是科学实验。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和学习必须遵循其自身规律。三年前我们提出了“借鉴洋思经验,规范教学行为”的研讨,从自然科学教学研究出发,  相似文献   

5.
该文分别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复杂性三个角度探讨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将自然科学的实证和实验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使教育研究不仅仅是根据一定的理想和规范去考察教育,而是从教育事实出发,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与研究,从而使教育学向着实证的社会科学转化,但是,从实证主义的几个特点我们也能发现,在其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孕育着其无法解决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教育实验?这决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问题或定义问题。正确地认识教育实验的性质,不仅有利于方兴未艾的教育实验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教育实验的规范化。一些研究者有感于目前教育实验方法论的不完善和科学水平的低下,有意无意地运用自然科学中的标准实验的概念和规范,分析、评价甚至否定目前存在的各种类型的教育实验研究。这种做法脱离了教育研究的实际,显然是不可取的。也有一些人(包括许  相似文献   

7.
观察、实验是小学自然教学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自己认识事物,获得知识;让学生学会动手动脑,提高能力,增强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发展智力。如何搞好自然教学的观察和实验?这里谈谈从实际出发的问题。一、要从教材要求的实际出发小学自然是干什么的?刘默耕同志说:“小学自然是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一门学科。”这“爱、学、用”三个字告诉我们:自然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8.
当今教育大力倡导“尊重学生,善待学生”,似乎惩罚了学生就极大可能违背教育规范,甚至就是违反教育法,这让教育者在实践工作中陷入一种困境:学生犯了错,到底“罚”还是“不罚”?作为教育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当今教育需要惩罚。那么,如果要罚,应该怎样罚?要实现教育向和谐教育的过渡,“只能惩罚,不能体罚”的观点,究竟应该如何准确把握?一、适度惩罚——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9.
常识课“观察小花猫”,怎样才能上得兴趣盎然,取得较好的效果呢?如果走常规的道路,教学要求、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在参考书上都写得清清楚楚,教师用不着花很大力气,一会儿就能把课备好了。然而,难道永远只能“从教材出发”吗?能不能搞一次“从幼儿出发”的实验呢?这个“出发点”的问题,其实是幼儿教学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上海市愚园路第一幼儿园姚鑫莉老师执教的这堂课,就是试图从幼儿出发的一次实验——  相似文献   

10.
时下,走进一所中小学的校园,学生过早的成熟表现都会让人感到惊讶。他们“规范”的语言、“标准”的礼节、“到位”的角色表现,特别是一些学生干部,更是“规范”到了极点。他们表现的“成熟”程度,成年人都有些手足无措,甚至“望尘莫及”。众所周知孩子的成长要有一个过程,因此,这样的人格早熟就应该是一种不幸。一个孩子如果还从内心里以此为荣,那么这样的教育观象就是一种不正常的表现。学生何以会如此“早熟”?我们到底是如何施教的?人们不禁要问:小学校里学生都“规范”得像大学生—样,就是真正的“养成教育”吗?说到“实验”,学生一夜…  相似文献   

11.
一、范式:一种新的划界标准对于从事某一科学领域探索活动的研究者来说,最严厉的批评莫过于“不科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是经常处于一种“怎样做才算科学”的困惑之中,教育研究目前就面临一种矛盾境地:一方面,为确保教育研究的科学性而大量引进观察、实验、测量一类由自然科学开发出来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却在实际应用这些方法时困难重重。人们不禁要问:在研究对象由自然界转向人类自身培养后代的思想和行为之后,自然科学规范还是不是衡量教育研究科学性的标准?如果不是,或不全是,那么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真正标准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教育学不仅是一门通过实践经验得来的艺术……而且是一门科学。”“它的一个明显特点是试图站在自然科学的立场上研究教育现象。”“实验教育学与19世纪末冯特大力推动的实验心理学是密切联系的。”因此,实验教育学的诞生,标志着教育科学的“天平”出现,它同样可以用客观、规范的方法来“权衡”教育科学,揭示教育规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我们怎样做父亲?我们怎样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这个话题令做家长的挠头,往往付出的心血与教育结果不成正比,甚至成反比。事与愿违原因何在?教育误区出现在哪里?有的家长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有的家长望子成龙逼字当头,有的家长把孩子泡在蜜罐里,有的家长放马南山,任其疯跑。学校教育千篇一律,家庭教育五花八门,两者一旦错位,无疑会造成“教育无方毁后人”的遗憾。  相似文献   

14.
“学生作文能不能虚构?”关系到如何准确、全面地理解《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的“从实际出发”的问题.“从实际出发”不是一句抽象的教条.不能这样认为:学生作文若有超出其本人生活原型之处便是不真实、不实事求是了.“实际”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出发”是说从这存在着的现实开始,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为此,学生初写作文时要求他们写“耳闻目睹”(甚至更强调“目睹”)的事,这是必要的,只有从这儿开始,才可能根据自己的真切感受,写出较为感人的文章来.我们说“从实际出发”正是建立在这个意义上的.  相似文献   

15.
简约是一种美,简单是一种境界。以简驭繁,省时高效是我们追求的教学理想。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新课程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出发,倡导“从实验中学习化学”。  相似文献   

16.
日常生活中,有的孩子不懂礼节,跟大人说话没礼貌;有的孩子稍不如愿,便委小脾气;有的孩子前不动就说脏话,甚至动手打人……为改变这些缺乏基本礼仪素养的现象,一年前,我镇决定从最基本的文明礼仪入手,指导学生正确的礼仪行为,养成文明的意识和礼仪的习惯。镇教育团工委制订出“礼仪教育”计划,在少先队员中开展“知礼”、“用礼”活动。首先,组织少先队辅导员观看破先队礼仪和少年儿童仪礼常规》的电视录像,了解少先队组织在各种场合下的规范礼仪和少年儿童在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的规范礼仪,用以正确指导学生,规范学生的礼仪…  相似文献   

17.
定势误人     
傅玲燕 《江西教育》2003,(18):27-27
曾经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实验对象必须是受过教育的成年人。问:三点水加一个“来”字,念什么?答:lái。再问三点水加一个“去”字呢?被问者有的顿时语塞,有的当即断然回答:根本就没这个字;也有的则答曰:qù。而实际上“法”字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涞”字,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8.
板仓圣宣及假说实验授课法 板仓圣宣是日本文部省国立教育研究所的理学博士,自然科学教育杂志《愉快的课堂》的创始人。在日本,他创立的“假说实验授课法”不仅受到了广大自然教师的欢迎,其它学科的中小学教师也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假说实验授课法”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小学自然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相似文献   

19.
蒋铖 《学周刊C版》2014,(1):63-63
正据相关媒体报道,近几年,我国青少年违法违纪行为日趋严重,犯罪年龄不断下降。有的违反校规校纪,破坏公共财物、公共设施;有的打架闹事;有的甚至小偷小摸,敲诈勒索小同学。原因何在?当事人固然有其主要责任。我们难道就不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吗?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一切教育之根本。作为教育的主体单位——学校,不能只停留在文化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20.
“科学教育强调让儿童亲自参与对物体和自然现象的发现(自然科学),让他们通过观察与实验,接触现实.发展自己的好奇心:激发想象力,扩展思维:改善合作和交往能力;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在弱智学校综合课的教学设计中。从科学教育的理念出发,从观察认识、动手实验、描述记录、讨论交流等多方面对孩子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