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祁人 《辅导员》2011,(13):51-67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作为诗歌王国.我们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古代诗歌和近百年历史的新诗,是一个集哲学思想、人生经验与审美意蕴于一体的大宝库。它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内容.提高人生的  相似文献   

2.
“诗是经验的传达”是在中国现代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歌本质观之一。其主要内容是:诗歌直接来源于人生的经验,经验的特性是私人化与个性化,诗歌经验中应当存在着很强的戏剧性因素,从生活经验到诗的经验有一个转化与消化的过程。它标志着九叶诗派诗人的诗观达到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综合的更高阶段。  相似文献   

3.
在诗是人生、人生即诗的诗歌观的指引下,诗人阿毛把自己的生命激情、经验认知、生活感悟、人生幸福融入到诗歌创作中,使诗歌成为传递诗人情感理想的精神寄托。诗集《变奏》无疑成为诗人阿毛个人记忆、文化经验和现实困境的表达体,呈现出社会嬗变过程中个体阵痛的心灵变奏。  相似文献   

4.
一个学者的人生经验对于他所从事的学术是否有帮助?我们可以根据人生经历与学术成就的相关度,把所有的学科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一个人的人生经验对于他所从事的学科来说完全不重要,第二类是比较重要,或有一定的相关性,第三类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诗歌的语言高度简约和凝练,它有很多跳跃和空白需要用敏感的神经去捕捉,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人生体验,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品味欣赏诗歌的故事和情趣意蕴,这里真是大有文章,也是一个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6.
身为母亲,我们总在以家长的身份教育孩子,希望我们的人生经验能够让他们受益,使他们不走弯路,有一个更好、更幸福的人生。  相似文献   

7.
尽管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注意西方诗歌“外来影响的接受”,西方诗歌的很多历史经验和创作方法也至今是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中非常活跃的因素,但中国传统诗歌的艺术经验及其表达策略仍然是现代主义诗歌的根基,是无法回避的内在的艺术资源。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我们很少能看到具备思想的高度与力度、具备文化的包容性与深广的经验厚度的“女性诗歌”文本。当代女性诗歌常常在一种情绪化的激愤中,一方面将个体经验推入本质化、实体化的境地,另一方面又将女性的“精神视角”转换为文化批判。“女性诗歌”的写作因此陷于对本质化、实体化的个体经验的执迷与超越个体经验的文化批判的悖论之中。走向一种“类”经验的处置与表达是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这包括两方面的任务:首先是以“类”的经验改造“女性诗歌”的写作经验的构成与写作生态,提升其品质;其次是以“类”经验承载文化批判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诵读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应该是诗歌教学的核心目标。学生诵读诗歌,正是通过对诗人瞬间情绪的把握,补充自己情感经验的不足,或引起心灵的共鸣,或体验某种人生情绪的极致,从而更好地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基于此,我认为诵读应该是诗歌教学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善于总结经验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不断成长壮大的重要原因.我们党即将迎来百年诞辰,更要进一步总结百年历史经验,走好未来的路.在总结经验的过程中,需要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新视角总结升华党的历史经验,并形成新的概括,其中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根本经验、基本经验、重要经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是科学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1.
王汉明 《考试周刊》2014,(71):33-33
鉴赏诗歌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作者尝试引导学生从具有丰富"能指"的语言入手,运用"人生经验通感"和"文本通感"展开独特的联想想象,进行深度鉴赏,在体验生命的同时,接受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2.
《将进酒》是李白乐府诗中的代表作,诗人用清新自然的语言、丰富奇特的想象及大胆贴切的夸张展现了自己奔放豪迈的气势,也表达了自己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功能文体学为我们分析诗歌的结构潜势及意象表达提供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分析诗歌的逻辑意义和经验功能探讨诗歌的语篇生成过程,进而归纳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及主题。  相似文献   

13.
论九叶派诗歌的感性与知性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叶诗派的创作在很大速度上受到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影响之一就是在诗歌中追求感性与知性的融合。所谓感性与知性的融合,就是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诗篇所关注的现实、诗的历史理性、他人的经验以及诗人个人的人生经验等等。这种综合经验具有更多的生命真理性,使诗人能够在广泛的人生思考中比较准确地确立自己的生命理想,而这种理想又具有广延性,使他们的诗歌具有丰富的思想含量与启恒作用。在具体作品中,九叶诗人主要是通过  相似文献   

14.
当代诗歌的“标准”问题首先在于对“何为诗”的本体认识上的分歧,无“标准”,自然亦无评价“何为好诗”之“尺度”。新诗其实是一种现代汉语诗歌,我们至少可以从“现代汉诗”这一概念的角度来谈论,现代汉诗的本体是经验、语言和形式三者互动、纠缠和克服的一种状态,由此,我们至少可以获得个体经验的深度、现代汉语的自觉和诗歌形式意识等必要的谈论尺度。  相似文献   

15.
作为高度浓缩的文学形式,诗歌多年来一直受到众多翻译人士的厚爱.由于中英文诗歌的语篇特点不同,在翻译中,译诗与原诗在意境与形式上有些出入.这篇文章拟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对唐诗<金缕衣>及其两个英译本进行经验纯理功能分析,希望为我们理解诗歌翻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诗歌的失宠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问题,它不只发生在当下的中国文坛。在这个不读诗歌的时代,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诗歌的这种历史境遇。截取的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诗歌史的一个片段和一个自杀诗人的剪影。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是一个没有  相似文献   

17.
周海兰 《成才之路》2013,(29):86-86
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的目的是接受美感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叶圣陶  相似文献   

18.
发生在六十多年前的延安整风是中国共产党进行大规模整风运动的经典之作,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史上极其光辉的一页,它给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历史经验。如今,中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进则胜、退则败的异常关键的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所以,我们有必要站在一个更新的高度,用更加理性的视角,来阐释延安整风的历史经验对于现实的伟大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的目的是接受美感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叶圣陶) 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夸美纽斯)  相似文献   

20.
我们通常都认为,错误就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就是人生的挫(cuò)折,就是毫无价值的失败。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认识和理解误区。错误,并不仅仅是损失,它完全可以转化为有重要价值的生活经验和人生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