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各地收视率统计来看,民生新闻的迅速崛起,对传统意义上担纲“主流舆论”重任的时政新闻都带来或大或小的冲击。然而民生新闻毕竟只是电视新闻的一部分,传统意义上的时政新闻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其存在的空间。但是,从民生新闻的快速崛起中,我们也看到了时政新闻值得改进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新闻业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渠道不断增多,但时政新闻缺乏民生化的问题一直存在,党报也做出指示,要求持续推进时政新闻民生化。本文主要对时政新闻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我国推进时政新闻民生化的具体措施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这几年,传统的老牌栏目时政新闻受到了民生新闻、娱乐节目和电视剧的强劲冲击,时政新闻如何在民生新闻、娱乐节目的重压下突出重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让电视时政新闻变得鲜活,促进了电视时政新闻的创新发展。本文主要对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汪伟 《新闻世界》2014,(7):39-40
时政新闻民生化是城市电视台新闻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时政新闻民生化会使时政新闻的新闻本体得到很好体现,新闻价值得到较好的实现和彰显,同时,也会有效提升城市台时政新闻的"喉舌"功能。要真正做到时政新闻民生化就必须切实转变报道理念及模式,学会用百姓语言说百姓故事,在采制新闻时做到接地气深挖掘,并注意"点亮"新闻标题和导语。  相似文献   

6.
民生新闻有点“渣”,时政新闻有点“干”,这是人们的普遍认识。民生新闻的问题反映在题材选择上,时政新闻的问题体现在表现方式上。有点“渣”的民生新闻让一些电视人有点瞧不起,而有点“干”的时政新闻,则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敬而远之。  相似文献   

7.
新闻作为现阶段国家传递相关政策的主要信息途径,给人们带来较大的影响。本文中笔者从民生新闻和时政新闻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研究所学,对时政新闻的民生化进行了简要探析,以提升时政新闻的民生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刘华 《新闻世界》2012,(7):84-85
民生新闻在响应大众的同时,渐趋媚俗化,时政新闻则有浓厚的官本位思想且墨守成规,无法顺应时代。本文对如何将"时政"与"民生"相结合,更好地发展民生类新闻节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分析了时政新闻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在当前形势下,加强时政新闻民生化的重要性,针对目前时政新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笔者通过研究,总结和归纳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一些加强时政新闻民生化的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帮助相关单位提高时政新闻的影响力,更加贴近民生,更好地解决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两者之间无论从内容风格、关注点、关注对象、写作方法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时政新闻主要关注的是党政机关和领导层,而民生新闻则关注的是基层普通群众。两者可以说是各司其职,并无太多交集。但随着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生活热情的不断提高,如何将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更多更好地融合起来,时政新闻从更深的层次上关注民生,民生新闻摒弃低俗、融入主流,已经成为地方媒体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时政新闻发生主体应该是时事政治的中心事件、人物以及这个新闻事件作用波及到的人群的连锁反应。以往,人们常常都在探究怎样把时政新闻本身报道得更精彩。而随着执政为民理念和民生意识的提升,新闻报道.尤其是时政新闻的报道的民生意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那么.地方的时政新闻如何表现民生意识?在近年的新闻实践中笔者初步探寻认为采访时政新闻要重视与表现民生态——即民众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2.
时政新闻是具有时效性和空间性的新闻,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提升,民生新闻迅速崛起,使得现代新闻传播越来越丰富,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时政新闻的民生化更是新闻传播的一大突破,大大促进了新闻传播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两者之间无论是从创作的风格、关注点和创作对象等多个方面都是有所不同的.首先对于时政新闻来说,最重要的关注点在于党政机关和领导层所表达的当前社会政治和社会问题所提出来的相关建议以及策略,而民生新闻则更多的是将关注视角集中于基层的普通群众.总的来说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之间是各司其职,没有更多的交集.但是随着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人民群众对于媒介平台的参与程度日益提升,如何将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是当前电视台需要思考的关键所在.本文的研究就基于地市级电视台的新闻播放模式,探索目前地市级电视台如何将时政与民生新闻相融合.  相似文献   

14.
姜兵 《青年记者》2007,(8):57-57
“民生新闻”近年来大量涌现并广受欢迎。民生新闻不是作为一种新的新闻类型而出现的,它不是时政新闻、社会新闻之外的新的新闻体裁,其报道范围并不仅仅限于社会新闻领域,已拓展至时政、经济:等多个新闻领域。民生新闻是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观念而出现的,并已形成为一种思潮,成为一种全新的新闻实践方式,对传统的新闻观念产生了全面的冲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地市级电视台的新闻报道,尤其是时政新闻报道仍然存在着内容瘦硬、形式单一、画面苍白等诸多问题,成为新闻改革中的"瓶颈"。其实,我们不妨把电视时政新闻和生活新闻进行对接,即时政新闻借鉴民生新闻的技巧,丰富新闻内容,  相似文献   

16.
时政新闻是电视新闻报道最为重要的内容,是电视台与广大人民群众沟通的平台,对于让人民群众了解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群众了解国家政策的重要手段,时政新闻肯定要注重民生化建设,但是目前,时政新闻格式化等问题降低了人们对于新闻的兴趣,本文对当前时政新闻民生化创作的必然趋势进行剖析研究,并基于此提出一些时政新闻民生化的创作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17.
赵庆康 《新闻传播》2013,(12):115-116
新闻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理论上来说,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详细的报道,它的特性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向人们传递信息。本文主要是将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结合在一起,从老百姓关注的角度出发,以促进时政新闻的民生化,为老百姓办实事。  相似文献   

18.
“新时政新闻”的意义和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市级电视台新闻报道,特别是时政新闻报道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成为了制约新闻改革与创新的因素。其实,地方台的时政新闻也可以借用民生新闻、社会新闻的技巧,转换报道的角度和形式,增强其深度和广度,时政新闻也能做出好看的新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时政新闻的发展现状入手,以《晋中新闻联播》为范例,对时政新闻和民生类新闻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如何在新形势下开拓出时政新闻发展新空间,实现时政新闻报道向提升统筹力和引导力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时政新闻相比社会新闻,读来枯燥,没社会新闻那样吸引眼球。而作为任何一张报纸,时政新闻的地位又十分重要,如何让时政新闻抓住读者的眼球,如何让党的方针、政策、思路更好地"入读者的眼,进读者的心",需要记者和编辑用心思考。《伊犁晚报》积极传播当地政府的声音,成为政府联系市民的重要纽带,在当地有着良好口碑和固定读者群。该报致力让时政新闻贴近民生,达到民生意识的常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