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冷战局面的结束,世界格局的多极变化,使美国不再有单一的敌人和传统意义上的真正对手.因此,美国在其重新界定其战略利益时,对外政策在某些方面也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中对华政策的调整则属重中之重.但从近年来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实施看来,明显带有霸道性、不确定性和遏制性等特点.本文拟就美对华政策的现状及走向进行分析和展望,并就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随着美国全球战略的改变,美国的亚太战略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使其对华政策也做出相应的调整。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经历了一个由以遏制为主接触为辅向下接触为主遏制为辅助的过程。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美国对中国战略地位认识的变化及美国国内不同利益集团在对华政策上的竞争和力量消长。美国对华政策上的两面性特点成为影响冷战后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美军观察组”来延安标志着美国政府“抑蒋联共”对华政策的初步确立;通过观察组成员到延安后与中共的友好交流与合作,美国政府又采取了“扶蒋联共”的对华政策;但是由于美国根深蒂固的反共意识和对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错误判断,加上美军战略变化及美苏冷战的影响等,美国政府最终确立了“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  相似文献   

4.
刘文祥 《红领巾》2005,(5):55-58
美国总统和国会在对中国政策上的互动,表现为在制定中国政策问题上,既有矛盾和冲突又有合作和妥协.总统的决策影响着国会,国会的决策同样影响着总统.总统和国会在处理台湾问题上都制定了正式和非正式的机制.在中美关系的经贸问题上,总统和国会合作多于冲突.在中美关系人权问题上,总统和国会目标一致,那就是给中国施压,批评中国的人权状况.美国国会内部的党派区分并不能完全决定美国国会的对华政策.美国对华政策一直受美国国内政治的影响,并随美国国内政治的波动而波动.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总统和国会在对华政策上演“双簧“,也不要认为国会总是和总统过不去.  相似文献   

5.
WTO冲击中国教育:挑战还是机遇?1.促使教育观念发生真正转变和飞跃。全球化中的竞争促使学校将认识到,有无独特、原创的特色成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2.提供教育发展所需的优越环境条件;3.引入深化体制改革的强大推动力。 WTO呼唤中国培养目标重心的转移。1.变重“传承”为重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2.变重“守业”为重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3.变重“单干”为重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WTO与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我们应当培养:首先是创新型人才;其次是复合型人才;再次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人才培养必须既具有全球性又具有地方性。加入WTO与远程教育的应对。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是:抢占市场份  相似文献   

6.
关于抗战胜利前后美国的对华政策,学术界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各有片面之处。美国对华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包括:美国整体世界战略、远东国际关系格局、中国国内政治形势。抗战胜利前后美国的对华政策是促进国共合作,组成以蒋介石为首的联合政府。这一政策实施的时间是1944年春至1946年3月。  相似文献   

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具体体现为三个“坚持”,即“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这样.“能力为重”“强化能力培养”成为教学改革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8.
刘文秀 《教学与研究》2004,11(11):39-44
21世纪的中欧全面伙伴关系是具有重要世界性影响的特殊的双边关系,准确定位影响中国对欧外交战略的主要因素对制定正确的对欧战略与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欧盟的国际法主体地位及其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性质、欧盟对华政策文件的战略内涵和影响中欧关系的主要因素三方面分析了中国对欧外交战略所应具有的定位基础,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对欧外交战略所应依循的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9.
德国的对华政策起源于世界政策,它的目的是为了在中国获取一块德国领土,通过占领一个省在中国站稳脚跟。这一对华政策后来发展的情况是众所周知的。最近几个星期,对华政策的追随者们已经达到疯狂的地步。我不必向党代表大会介绍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件。大家知道,一位受“匈奴演说”鼓舞的神父说,这是一场圣战,一次新的十字军东征。德国政府在中国推行的政策的各个阶段都是错误的、对人民有害的和可鄙的。从根本上说,对华政策  相似文献   

10.
日本在1937年7月7日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面临亡国灭种之灾。美国罗斯福政府基于自身的国家利益,采取了消极的对华政策。随着与日本法西斯矛盾的不断加剧,美国对华政策逐渐发生了改变。但是由于国际局势及我国抗战形势的变幻,美国出于“先欧后亚“战略的考虑,又再次改变了对华立场。本文对1937年7月7日至1941年12月8日期间内,美国对华政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对朝政策在"变"的外衣里具有"不变"的内核。"不变"的内核源自于美朝两国的意识形态差异、决策者的思想认识、对朝鲜的认知以及民情舆论,表现为对朝鲜持强硬立场且不受党派影响。认知心理学认为,观感一旦形成,短时间内难有实质性改变,美国的对朝政策典型反映了这种状况。此外,受到国际战略格局变化的影响,美国往往需要与其他国家相互协调彼此的对朝政策,因此又不得不朝温和方向进行调整。克林顿和小布什各自的对朝政策都经历了从对抗到谈判的转变的过程,但基本立场并没有发生变化。奥巴马的上台虽然为美国对外政策带来了新气象,但在朝鲜政局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的前提下,美国新总统的对朝政策仍将在对抗的"不变"与谈判的"变"之间摇摆。  相似文献   

12.
在后冷战时期,美国进入克林顿、布什两位总统执政期。出于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两任政府对华政策表现出连续性和灵活性。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世界政治多极化的时代,中美关系的积极、健康发展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世纪以来,小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都将有条件的拨款资助与政策的贯彻执行紧密结合,以此作为改造薄弱学校的核心手段。虽然因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政策的具体内容有所差异,但政策价值目标都始终指向公平与效率,并经历了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克林顿政府与中美关系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林顿政府执政初期 ,由于对中国情况不了解 ,以及受大选政治和国内反华势力的影响 ,对华实行“遏制”与“接触”政策 ,不断在人权、贸易、台湾和军售等问题上制造事端 ,使中美关系一直走下坡路 ,并降到中美建交以来的最低点。进入第二任期后 ,克林顿随着个人地位的巩固和政治外交上的成熟 ,在对华政策上所受干扰和压力减少 ,能以务实的态度来处理中美关系 ,对对华政策做出调整 ,用全面接触政策替代了孤立遏制政策 ,从此中美关系进入了较成熟稳定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5.
最富戏剧性的美国大选结束了,小布什已入主白宫。新总统原则上将沿续美国“单极独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但将进行战略调整,把战略重点放在亚太地区。小布什将把中国作为竞争对手而不是克林顿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近期中美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损害,但中美的共同利益必将使双方回到“对话与合作”的战略关系上来。中美关系未来走向将直接影响21世纪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的走向。  相似文献   

16.
“隐喻”在我们的语言中无处不有。根据范家材隐喻理论研究,引用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1993)和现任乔治.W.布什(2001)在就职演说中的精彩语言作为实例,来体现隐喻修辞生动和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7.
面对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和全球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法国围绕"欢迎来法国"战略,从优先促进科研国际化、变革高等教育组织、制定留学优惠政策、加强语言学习和使用的灵活性,以及完善接待能力认证机制五个方面增强高等教育国际吸引力。改革反映出法国在留学生教育"引进来"方面以巩固国际地位为战略引导、以促进经济收益为发展动力、以保证学术质量为核心旨归、以提高治理效率为路径支撑的价值逻辑。我国在某种程度上与法国面临相似的挑战,其经验对我国优化来华留学生教育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一个值得援助的“战友” ,到一个需要打压的对象 ,从阻止中共取胜 ,到阻止中国成为苏联的附庸 ,美国根据其战略需要 ,不断地调整对中共的政策。这种调整与新中国第一个外交战略的制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前十年,美国对外政策的重点是军事反恐,重心在中东。但是"反恐战争"的目标并未实现,伊斯兰世界更为极端的势力却乘机崛起。同时美国经济依旧疲软,其在世界上的"领导力"也在下降。同期的亚太尤其是东亚经济在中国发展的带动下却高速发展,使得二战后形成的亚太格局发生"失衡"。在这一背景下,美国提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重点是"制衡"中国。这是冷战后美国做出的重大战略调整,也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周边国际政治环境和发展。美国的战略调整激化了该地区固有的矛盾,离散了区域合作,也使竞争与依赖并存的中美关系更加复杂化。本文试图通过探究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背景及动因,分析"再平衡"战略布局及其局限,评估"再平衡"战略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探索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亚洲经济的整体性崛起,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全球战略重心开始东移,即所谓的“重返亚洲”.从2009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东盟地区论坛上高调喊出美国要“重返亚洲”以来,美国从外交、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做出了全面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和新做法,实施“重返亚洲”战略,其目的在于确立美国在亚洲的主导地位,遏制中国的崛起。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必将对世界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