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的作文教学领域中,虚假作文、浮夸作文、灰色作文竞相登场,学生的笔端很难流淌出有灵性、有活力的真情作文来。问题的症结在哪里?起因是孩子们的精神家园荒芜,头脑中没有写作素材,记忆中缺少语言积累。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体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情感。"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促进习作教学的重要手段,我们应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渗透到写作教学中来,让学生融入到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去,生发对生活的感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成为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2.
作文的源泉是生活,作文教学的真谛是让学生在感悟生活的同时写作,让学生在写作的同时理解生活.在生活中观察世界,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使习作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3.
作文的源泉是生活,作文教学的真谛是让学生在感悟生活的同时写作,让学生在写作的同时理解生活。在生活中观察世界,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使习作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4.
赵兰华 《现代语文》2014,(10):148-149
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观察,是增加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会用自己独特的、敏锐的触角去感悟世界,在感悟中去发现美,进而去表现美,让作文回归生活,让个性回归作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指导学生习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学会观察,增加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表达能力。实践证明,学会观察,是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解放思想,珍视孩子的纯真;创设活动,对习作进行"放养";做个有心人,抓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文章;利用特色作业,拓宽孩子的视野;创设多种鼓励措施,呵护孩子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小学习作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不少教师对如何上好习作课深感困惑,很多学生视写作为拦路虎,不会写、害怕写。为了消除孩子们对作文的畏难情绪,教师首先应让孩子回归生活、体验生活,通过细致观察,从生活中汲取养分滋润文字。其次应通过广泛阅读,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写作素材及写作方法,为习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孩子们创设"微信互动"这个说真话、表真情的平台,点燃孩子们的写作热情。最后教师在作文评改中要多表扬、少批评,使学生增强写作信心,快乐写作。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解放思想,珍视孩子的纯真;创设活动,对习作进行"放养";做个有心人,抓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文章;利用特色作业,拓宽孩子的视野;创设多种鼓励措施,呵护孩子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8.
就作文教学而言,要"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内容和形式上,要注重生活的原生态,注重学生个体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对习作的自由表达,对情感的自由宣泄,注重生活写真.教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作文,在作文中学会创造,学会做人,从而让作文链接学生健康的生命,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孩子的作文就是孩子生命的体验,习作教学应还生命以本色,将习作过程中的孩子置于个体现实的生命事件中寻觅、体悟、创造,追求习作过程与生命活动过程的和谐统一。让作文成为孩子发自内心的、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倾吐,让孩子用心灵写作!从而根本上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新课标中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感情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地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而乡土化体验活动开掘出习作教学的源头活水,激发出孩子写作的乐趣,让作文课堂走向开放,走向生本,走向社会实践。孩子在丰富多彩的乡土体验中,汲取乡土营养,触发习作热情,丰蕴爱乡情怀。教师在教学作文前应创设一系列新颖、易操作的乡土体验微活动,引领学生去发现,去观察,去感受,从而写出"乡土味"的作文。一、诵诵乡土童谣"蔡林蔡百家,日夜摸鱼虾,摸来鱼虾给人家,自吃糠糟豆  相似文献   

11.
苏月红 《考试周刊》2013,(24):51-51
<正>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做的功课。写作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是麻烦的事情,学生感觉无话可说,那么如何对初学习作的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呢?今年我带了三年级的语文,总结自己的一些心得,和大家分享。三年级的孩子刚学写作时觉得新奇,就要抓住孩子的心理循循善诱,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个习作就是写写我  相似文献   

12.
渠清为有活水来,学生作文的"活水"来源于生活。笔者认为:喜爱活动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在活动中渗透作文训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写作文,再现玩趣,学生就一定能真正把习作视为"乐事",在兴趣的基础上孕育出自己的习作个性,能真正地发自内心地愿意去写作,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质量自然也就提高了。  相似文献   

13.
三年级开始,孩子们就要正式开始写作文了。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我们应该多给他们鼓励,帮助他们建立写作的信心和提高他们写作的兴趣。新课标对于三四年级孩子的习作要求有这样一点:"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而且这一点是作为第一点的,我们且不说孩子们的习作写得如何,能让孩子们有想写作的冲动和兴趣,那才是难能可贵的,也就是"乐于表达"。  相似文献   

14.
一、走进生活。捕捉孩子的心灵在习作训练中.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入手,积极引导学生挖掘写作之源。让学生通过看、听、经历和感受,引导其进入生活领域寻找习作素材,为学生的作文练习提供丰富的源头活水。首先要引导学生参与生活、观察生活。教师可与学生家长联系.转变其观念.让家长把孩子带进多彩的生活之中,让他们积极参与生活。学校可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正>刚上小学的孩子天真幼稚,想象力丰富。他们以童心、童真观察周围世界,时不时会迸发出令人惊喜的稚语灵光。一年级是学生语言发展、智力开发的黄金时期,从儿童喜闻乐见的生活细节入手,对学生进行作文起步训练,能有效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走上热爱写作之路。一、语言积累,储存能源1.欣赏感悟为了使学生领悟语言之美,领悟作文表达方法,整个一年级,我坚持每天精选两三篇孩子们喜闻乐见、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进行范读。我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6.
赵呈云 《新疆教育》2012,(22):104-104
写作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是语文素养的显著体现。但是提起作文,很多孩子就感觉伤脑筋,因为感觉看到题目,头脑里面空空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写。作文难、难作文。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高原地带,容易让孩子产生高原反应,导致孩子缺氧、难受。那么如何为学生输送氧气,让孩子能够感觉作文不再难写、写作文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呢?语文老师就必须要精心预设,想方设法抓住课堂内外的写作契机,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引导孩子练写,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孩子由讨厌写作到心态平和直至爱上写作,变苦于习作到乐于习作。  相似文献   

17.
小学三、四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是这个学段的重要任务。可是一直以来,作文让很多学生苦恼。如何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从而提高作文能力呢?让学生讲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作文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喜欢作文、乐于写作的情感,点燃他们写作的热情。校园生活、家庭亲情、社会实践、群体交往等是学生的基本生活范畴,我充分利用这一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产生深刻的体验,成为作文的"活水源头"。  相似文献   

18.
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承担了指导学生作文入门的重任。这是件令农村语文老师头疼的工作。一提起作文,农村三年级的孩子就谈虎色变。他们怕作文,不会写作文,对习作缺少兴趣,写出来的作文,要么照搬照抄,东拼西凑;要么言之无物,像记流水账一般。因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他们走上习作的康庄大道,并在这条路上走稳、走好,越走越远,是每个小学语文老师一直关心的话题。我在此谈谈自己在这一方面所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林燕 《生活教育》2015,(3):78-79
作文来源于生活,在孩子们真实的生活中,有着丰富的习作素材。老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多关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多关注孩子们的成长经历、精神需要,寻找适当的契机,努力唤醒学生心中的真情,引导学生自主体验生活并且真实自由地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倡导"自由表达",让儿童作文回归生命本真,呼唤儿童作文的生命活力在习作过程中的真情投入和倾情投入,让学生享受自由写作状态。因此,如果孩子们能兴趣十足地参与习作教学,他们喜欢看、喜欢说、喜欢写、喜欢评,沐浴在习作教学的快乐课堂,孩子们的习作能力就能得到极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