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的报纸在刊登某某逝世、向某某遗体告别的消息时,往往配有介绍辞世者生平的文章。我把这类文章暂且称为“悼念新闻”,并姑妄言之。由于辞世者的身份、地位、贡献不一样,悼念新闻的份量、长短也各别。有的悼念新闻读来感人,受益匪浅。但是,就大多数悼念新闻来说,—般是按年代顺序叙事、平铺直叙,写法呆板、新意少。再就是  相似文献   

2.
《声屏世界》2007,(9):27-27
一个市长,由过去的被“上访”变成主动“下访”,就成了新闻。前一阵子,铁路大提速。这一新闻当天成了不少媒体的头条。我们回头看看新闻中的采访对象,所有被请出来的都是官员,所说的话也千篇一律,程式化的套话多于实质感受。甚至有一家报纸媒体竟然在报道中提到了“领导亲自乘车”的话,让人忍俊不禁,有点像我们平时的一句玩笑——“您亲自来上厕所!”  相似文献   

3.
在新闻学中,新闻体裁没有“会议报道”或“会议消息”、“会议新闻”一类,倒是在《书学》中找到“会议纪要”一词。可能是因为我们的电视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会场的画面和会议的内容,久而久之,人们习惯把这类新闻称之为会议报道或会议新闻。  相似文献   

4.
过多过滥的会议报道,令人生厌,可是新闻圈内人皆知,出入会议、采访会议,是新闻记最基本的活动之一,会议也是新闻的“富矿”。新闻史上许许多多的精品名篇,就出自会议。对创新会议报道的要素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把握搞好会议报道的规律性、增加会议报道的创造性,跳出会议报道一般化、程式化的“窠臼”而赢得受众。  相似文献   

5.
改进会议报道,首先要摆脱“会议提出、会议强调”程式化写作,学会提炼“真正的新闻”。  相似文献   

6.
抓线索瞄准“动”点打破经济报道程式化是新闻界多年来探索的课题之一,但时至今日,程式化的现象仍然盛行。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成效开头,取得成效的原因随后。这种报道模式,读者将它贬之为“通用机件”。因为它只需有一个“螺母”(点子),用它在绝大多数单位都可套上“螺钉”(例子):效益不行说产值,产值不行谈销售,再不然就横比、纵比,总有一个可以配上套。造成这类新闻的大量出现,虽然原因很多,但与我们传统习惯——注重结果有很大的关系。这并  相似文献   

7.
“三贴近”对新闻的呈现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摒弃那种程式化的组版模式、单一的视角、假大空的官样语言,探寻符合读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的新的操作手法。  相似文献   

8.
我在《河北日报》“昨日新闻”专栏做编辑工作。从大量的社会新闻的编采中,我体会到做好这类新闻的角度选择十分重要。因为这类新闻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暴露社会阴暗面的,我们不能搞所谓的“客观报道”,只是告诉人们这儿失火了、那儿被盗了,等等。我们对这类社会新闻的报道,应当是从消极的东西里边,引出积极的效果来,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9.
张蕊 《新闻知识》2005,(1):41-44
英国新闻学赫伯特?里德在评说新闻导语时说:“新闻导语,是新闻的生命。”可见,新闻要有一个漂亮的开头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吸引受众的“诱耳”,同时也是展示记才华的“橱窗”。随着社会和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导语已经冲破了过去单一化、程式化的模式,呈现出了不拘一格、百花齐放的局面。现代的新闻导语正在向多样化、形象化、生动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闻报道的写作要摆脱程式化、公式化的框框,要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生动性,报道应找准“动情点”。笔者认为,一则新闻报道能否打动人心,关键在于找准最有代表性、最能揭示新闻价值的“动情点”,在新闻采写过程中若能抓住动情点,就能使新闻报道“出彩”、“传神”,满文生辉,就能抓住读者的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跳桥秀”、“跳楼秀”等各类“自杀新闻”层出不穷,国内各类报刊杂志上都有出现。而且.随着这类事件在社会上的日益增多,也出现了因公共秩序受到影响而引发民怨的现象。应该说,这类新闻的增多是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现象。而如何做好这类新闻的报道,也成为当前媒体从业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2.
有的同志把这类报道称之为“无中生有的新闻”。其实所谓“无” ,是由于视线狭窄 ,视而不见 ;而所谓“有” ,则是胸怀全局 ,应运而生。这件事也告诉我们 ,新闻现场发生的事情、现象 ,往往都带有微观的印迹 ,如果记者不站在宏观的高度去观察、处理和权衡 ,就很难发现它的普遍意义。这就像“一滴水” ,放在密闭的容器里 ,只能就是“一滴水” ;只有把它放在阳光的照射下 ,才能反射出不同的光泽。对新闻工作者来说 ,在参加社会活动中 ,对那些正视的程式要关注 ,但头脑中那张捕捉信息的“网” ,应时时刻刻多向周围环境、向群众张开着 ,做到一触即…  相似文献   

13.
浅谈体验式新闻的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式新闻,是记者转换角色走入生活,用第一人称叙述自己所见所闻的报道,带给读者真切、自然、鲜活的感觉,引领读者进入不熟悉的生活领域。这类报道确实增强了报纸的可读性。但是如何把握体验式新闻的“度”,这就要我们的编辑有极强的新闻策划能力。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14.
我军军事新闻写作,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凝重、大气、朴实、壮美的风。然而,我们在采编实践中也常常听到读的另一种声音:有的军事新闻过于“程式化”,有的大话、套话过多。还有读把当前一些军事新闻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语言风格戏称为“八一体”……这些评价有待商榷,但是在笔的编辑实践中,的确发现不少稿件语言枯燥,套话连篇,行呆板,言之无物,冗长沉闷。面对这样的稿子,编辑也会失去应有的乐趣和激情。  相似文献   

15.
赵斯江 《军事记者》2002,(11):54-55
美国新闻学者亨利·鲁斯曾把求新与求深的报道称之为“快新闻”和“慢新闻”。顾名思义,所谓“快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迅速快捷的报道出去,而“慢新闻”则是对新闻事件做深入的调查,从中预测它的发展趋势,搞好追踪和深度报道。我们在报道实践中,常常会遇到“慢新闻”这类素材,充分利用好新闻资源,选择宣传时机十分重要。风物长宜放眼量。我抓“慢新闻”的体会是,没到收获的季节千万莫忙着扬镰收割。在共和国的版图上,找到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也就找到了阿拉善。驻守在这“生命禁区”的一代代边防军人,为了祖国和人…  相似文献   

16.
大众传媒上的新闻是面向大众的,可是我们的经济新闻,特别是金融新闻,版面呆板,术语连篇的居多,只有专业人士和特别需要这类信息的受众才会接触,难有其他的接受。国外的金融新闻稿件,大多是通俗易懂的,即使是高级报纸上的评论。一位读过国外这类新闻的作写道:“笔经常阅读国外报刊和通讯社的金融报道,感到他们的稿件一般都很少有行话术语,有一般金融知识的普通读都可以看懂。”这与我们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相关。  相似文献   

17.
自从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北京电视台《第七日》推出以来,全国各地方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这类节目一改高高在上的时政、会议、领导活动等传统电视新闻报道程式化积弊,镜头朝下,贴近百姓生活,抒发人文关怀,深受观众喜爱,普遍赢得了较高的收视率,也获取了良好的广告经营效益。一股“电视民生新闻热”在全国兴起。  相似文献   

18.
《新闻实践》2009,(11):79-79
真正改革新闻节目内容,应该首先厘清新闻和宣传的界限。即便在理念上无法区隔新闻与宣传的界限,调整的关键也并非在技术上将领导人活动报道“减少到很低的程度”。跳出过去的报道模式,从技术上调整对领导人新闻的报道方式,不固定程式,也未尝不可。  相似文献   

19.
李节 《视听纵横》2002,(5):72-74
重大主题报道,这是中国新闻报道的一大特色,也是新闻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实现正确的舆论导向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这类报道毕竟不如事件性新闻或社会新闻等等来得“好听”,尤其对于广播媒体来说,做得不好就容易做成说教式的报道,成为“对着空气说话的节目”。通过这两年来的报道实践,我们有这么一些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20.
纯动态新闻与深度报道相对,常常被称为“硬新闻”。领导参加的政务活动及重大会议,因涉及大政方针、重大决策等内容,形式便“硬”起来:记写出的稿子往往高高在上,语气冰凉刻板。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程式化、冗长、乏味、令读望而生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