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父亲的故事     
一开始,的确是儿子错,可那时儿子只是个少年。只因少年太想加入“红卫兵”了,他向组织揭发了一个有“历史问题”的老师的藏身之地。老师被揪出含冤而死,而老师正是父亲的至交。来看看儿子为此付出的代价吧——母亲去世时,他远在边疆,父亲没给他一个字。返城后,身为独子的他想尽办法求父亲宽恕而不能。幸好他娶了个贤妻,得知父亲病重后妻子以保姆的身份前去照料。儿子终于能亲手侍候父亲时,父亲却已看不到儿子,老人失明了。不久儿子患癌症先父亲而去,将角膜移植给父亲。儿子带着深深的遗憾走了,因为父亲最终也未能宽恕他。而父亲重见光明四年…  相似文献   

2.
有个笑话说,某人没有出息,但他的父亲和儿子都甚有成就。他的父亲和儿子因此责备他,他却骄傲地对父亲说:我的儿子比你的儿子有出息;然后又骄傲地对儿子说:我  相似文献   

3.
翠竹     
父亲写了个“一”字,教儿子认,儿子很快就认识了。第二天,儿子在桌子旁边站着,恰巧父亲在抹桌子,就用湿布在桌上写个“一”字,考问儿子。儿子不认识。父亲说:“这个字就是我昨天教给你的‘一’字呀!”——中国笑话  相似文献   

4.
刘争男 《家教世界》2008,(Z1):76-76
父亲是个赚钱的高手,儿子是个用钱的高手,父亲一笔生意赚上百万,儿子一挥手就能用掉上十万。父亲常常劝儿子:"学些本事,不要只顾着吃喝玩乐,万一有一天我破产了,你可怎么办?"儿子从来没有当回事,他如此能干的父亲怎么会破产呢?他想:就算他死了,也会留下一大笔遗产给我。  相似文献   

5.
望鱼下饭     
《家教世界》2013,(9):42
两个儿子一同吃饭,问父亲用什么东西下饭,父亲说:"古人望梅止渴,你们可将墙壁上挂的咸鱼干,看一眼吃一口,这样下饭就行了。"两个儿子依言而行。忽然小儿子叫道:"哥哥多看了一眼。"父亲回  相似文献   

6.
秦文 《山东教育》2006,(1):78-79
曾经读到一则父亲考儿子的故事:一个桌子四个角,砍去一个还有几个?儿子不假思索地回答三个,父亲得意地告诉儿子应该是五个,儿子不服气,于是两人一起剪纸来试,结果出乎意料,不但可能剩下三个角、五个角,而且还可能是四个角。这则故事中,父亲和儿子起初都陷入了思维定势,通过实验才找到了正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7.
曾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介绍父亲是如何教育儿子的。第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在上面,另一碗,上面没有蛋,然后让儿子选择,儿子选择了第一碗。待儿子吃完后,父亲开始吃,儿子发现父亲的碗内藏着两个荷包蛋,这时父亲指着蛋告诫:“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第二天早上,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表面看起来跟第一次一样,让儿子选择。儿子选择了没蛋的一碗,结果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而父亲的碗上面卧着一个蛋,下面藏着一个蛋,这时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第三天早上,父亲又做了…  相似文献   

8.
瓦匠     
从娶母亲的那天起,父亲就盼望着能有个胖儿子,可母亲的肚子不争气,一连生下了三个女儿。邻居们就和父亲打趣,唤母亲为"瓦窑",唤他为"瓦匠"。父亲每次都笑着敷衍过去,他相信母亲会给他生个儿子的。父亲虽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但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当母亲生下第三个女儿--我时,恰好赶上计划生育"大行动",父亲想有个儿子的希望彻底破灭了。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守着  相似文献   

9.
相信自己     
宋英 《下一代》2010,(7):26-26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脑海里出现了一个春秋战国时代的小故事。 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父亲已经做了将军,儿子还是个马前卒。有一天,阵前号角吹响,战鼓雷鸣,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支箭。父亲郑重地对儿子说:“这是家传宝剑,配带身边,  相似文献   

10.
一位父亲用一道并不新颖的智力题考儿子:"一个桌子有四个角,切去一个,还有几个?""三个。"儿子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当然,这样的回答正在父亲的意料之中。于是,父亲呵呵笑道:"真的吗?不对吧,应该是五个。"儿子无法接受这样的答案,坚持着他的数学原理:"四减一就是等于三。"  相似文献   

11.
胥子伍 《新读写》2009,(7):39-39
儿子在城里做房地产广告策划,父亲在乡下守地种田。儿子有事没事总爱开个小车往乡下跑,且带回不少礼品和钱,父亲害怕儿子的钱来路不明,就有了下面的对话——  相似文献   

12.
明确的目标     
俞慧霞 《红领巾》2010,(11):4-4
父亲带着三个儿子到草原上猎杀野兔。在到达目的地,一切准备妥当,开始行运之前,父亲向三个儿子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父亲与争吵的儿子们 有个父亲的儿子们常常互相争斗不休。他多次语重心长地劝说他们,尽管他苦口婆心。仍无济于事。他认为应该用事实来教育他们,便叫儿子们去拿一捆木棒来。  相似文献   

14.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里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作者以父亲救助儿子的心理变化为主线,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谱写了一曲父爱的赞歌。父亲因为有爱,坚持了3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休不眠的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儿子因为有爱,  相似文献   

15.
小字大字     
父亲用笔写了个“一”字,教儿子认,儿子很快就认识了.第二天,儿子在桌子旁边站着,恰巧父亲在林桌子,就用湿布在桌上写个“一”字,考问儿子.儿子不认识.父亲就说:“这个字就是我昨天教给你的‘一’字呀.”儿子十分惊奇,说:“怎么只过了一夜,它就长大了这么多?”小字大字@黄仁汉  相似文献   

16.
<正>一位父亲用一道并不新鲜的智力游戏题考自己的儿子:"一个桌子四个角,砍去一个,还有几个?""三个。"儿子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这样的回答正在父亲的意料之中。于是,父亲呵呵笑:"真的吗?不对,应该是五个。"儿子无法接受这样的答案,坚持着他的数学原理:"四减一就是等于三。"父亲显然早有准备,他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片,用  相似文献   

17.
父亲是个朴实的农民,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那贫瘠的土地上默默地耕耘着。为了儿子,父亲的那一头乌发染上点点白霜;为了儿子,父亲那平坦的额上增添了道道坎坷;为了儿子,父亲那挺直的腰杆逐渐变弯……然而,心智总不开窍的我,却总不能理解父亲的伟大与无私……  相似文献   

18.
题目 :父亲现在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两倍 ,当父亲 38岁时 ,儿子 1 0岁 ,现在父子俩各是多少岁 ?分析 :当父亲 38岁时 ,儿子 1 0岁 ,说明父子年龄相差 38- 1 0 =2 8岁 ,这是一个隐藏不变量。从这里可以肯定 ,当儿子 1 0岁时 ,父亲年龄为 2 8+ 1 0 =38岁 ,此时父亲年龄不是儿子年龄的 2倍 ,在此之前也不会有这个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肯定是若干年后父亲年龄将为儿子年龄的 2倍。解法 1 :若干年后父亲年龄为儿子年龄的 2倍 ,设儿子年龄为x岁 ,父亲年龄则为 2x岁 ,可利用父子年龄之差是个不变量列出如下方程 :2x -x =38- 1 0解法 2 :设当儿子x岁时 …  相似文献   

19.
关于父子     
作为男人的一生,是儿子也是父亲.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 一个儿子酷像他的父亲,做父亲的就要得意了.世上有了一个小小的自己的复制品,时时对着欣赏,如镜中的花水中的月,这无疑比仅仅是个儿子自豪得多.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事,一个朋友已经去世几十年了,忽一日早上又见着了他,忍不住就叫了他的名字,当然知道这是他的儿子,但能不由此而企羡起这一种生生不灭、永存于世的境界吗?  相似文献   

20.
陈伟新 《上海教育》2009,(19):12-12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天,父子俩到河边钓鱼。他们撒下鱼饵,静静地等待鱼儿上钩。一会儿父亲钓到了几条鱼,但儿子一条鱼也没钓着。看到河面上突然冒起了泡,儿子迅速拉起钓竿,但却让鱼儿跑了。两个小时过去了,父亲钓了一篓鱼,其中还有几条大鱼,但儿子却一无所获。这时父亲拿了一条大鱼,递到儿子手里,让儿子呼喊:“哇,我钓到了一条大鱼!”父亲迅速按下快门,拍照留念。故事的结尾是,父亲问儿子:“你愿意做这样的孩子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