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遗迹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数千的历史当中,舞蹈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汉唐古典舞最能突出这个东方古老国家的历史韵味。而在汉唐古典舞中又尤为重视对步伐的训练,通过训练能够加强下肢的表现力和流动幅度,以达到与舞台的衔接为舞台服务、与相邻艺术文化传承达到一致、解决汉唐古典舞下肢表现力不足的目的。笔者将从对汉唐古典舞步伐训练的功能性价值、文化性价值以及审美性价值三个角度来对汉唐古典舞步伐训练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希望能对该项课题进行立体的、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从审美文化的角度来讲,各舞种的重心移动与转换的方式是具有一定的历史原由和文化内涵的。学习和掌握汉唐古典舞重心转换的规律,即是对汉唐古典舞的深化理解,也是指导舞蹈表演实践的基础。本文通过对重心在舞蹈训练中进行的分析,探索汉唐古典舞"重心"的把握,将传统文化与审美文化相结合,希望从中找寻一些规律性的特征,为汉唐古典舞的教学与表演提供一些理论参数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舞蹈基本功训练中的多元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舞蹈以人的身体作为物质媒介,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不仅可以用芭蕾的训练方法,也可以用中国古典舞和古典身韵的训练方法,还可以在训练中加入现代舞的训练方法,使舞蹈基本功训练与舞台的关系拉得更进,在训练中更具表现力,对舞蹈演员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汉唐古典舞是中国舞坛的新秀,它是孙颖教授开创的一门中国古典舞学派。发现、整合并运用古代舞蹈资源,充实汉唐古典舞的创作,可以展现其独特的形态和深厚的文化内蕴。汉唐古典舞有斜塔舞姿、半月舞姿、元宝舞姿三大典型形态,斜塔舞姿在倾斜的过程中展现动态,蕴含飞腾之美;半月舞姿传达了人们的尚月之情和对天的敬畏;而元宝舞姿寄托着人们对富贵的追求。汉唐古典舞的当代创作应加大史料研究,建设汉唐古典舞的身体语言;合理由实转虚,促进身体语言的"形""神"转化;建立文化形象,实现身体语言的"形神合一",从而避免汉唐古典舞在当代发展中文化偏离、形态走样,确保汉唐古典舞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典舞不仅仅是一种舞蹈,同时也集中代表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内容。而在古典舞表演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展示出舞蹈中的各个优美动作,更重要的是诠释舞蹈所蕴含的情感与文化,而这也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力。本文也先阐述了高校古典舞基训教学的主要内容,接着立足于内三合和外三合来分析了学生表现力的培养,最终还从做好各类基本功的训练、明确古典舞身韵与基训的关系、明确古典舞中蕴含的文化元素三个方面,综合全面的探讨了高校古典舞基训教学中学生表现力培养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身韵"课程的发展现状,为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高校在教学改革中要努力丰富、扩展古典舞的教学模式和训练模式。为此,高校应不断完善古典舞基训方法,强化中段控制能力;在借鉴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创新课堂,实现身韵课群的多元化;通过加强身韵的教学与训练,增强舞蹈艺术的表现力,最终达到完善中国古典舞教学,提升教学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舞在历经50年的实践发展和摸索创新过程中,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比较完善的训练体系。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把杆部分从单一能力训练到"身韵"出现后,由于认识到舞种审美的特性、民族舞姿和技术技巧的特性,把杆训练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不仅是对下肢的训练,同时注入了对上肢、躯干及动势过程的训练要求。根据古典舞舞种特性的需要,以中国古典舞审美意识为基点,在明确中国古典舞基训课属性的原则下,把杆训练必须为中间训练服务,必须为古典舞的特性服务。在整个训练体系中,它必定是身体形态、能力、幅度、韵律节奏的一个重要的根基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舞是当代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古典精神的一种崇尚与追逐。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是中国古典舞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语汇。任何舞蹈都会用技术技巧来表达和强化自己的情感,并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接连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为舞蹈的表现力创造了前提的身体条件,强化了身体韵律与动作技能的结合,也创造了具有高水平舞蹈艺术所需要的身体表现语言。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发展至今,已演化为四大块,分别是控制、旋转、翻身、跳跃,因而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主要是围绕这四个方面以及对身体的控制能力进行有效、系统的训练,其总体要求是围绕形、神、劲、律进行的系统训练,所以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训练在于用独特的风格和韵律传递神韵与激情。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古典舞基本功的基本内涵为切入点展开论述,接着简单论述古典舞基本功的训练方法,最后从基本功训练展现学生健康之美、强化基本功训练是升级舞台表演的必由之路以及基本功训练是学生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起点三个角度,详细论述基本功训练是展现我国古典舞神韵的基石。  相似文献   

10.
如何上好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课?训练的核心是什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要如何制定教学方案?我认为在高年级阶段可以把课堂训练和舞台表演相结合,为学生走向舞台奠定一定的基础。一、全面扎实地进行基本训练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是一门基础课,它是靠人体自身运动和专业技术,通过肢体语言来展现人物形象、表达内心情感的一门艺术。如果不具备良好的身体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古典舞流派纷呈,有中国古典舞流派、敦煌舞流派和汉唐古典舞流派,体现出中国古典舞学科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与时代的需求相吻合,它们各自从方法论角度践行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艺术方针.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舞的身韵注重"形神兼备,内外统一,身心并用"等体现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性。通过训练使学生达到"心想、身动、眼随"的动律。同时强调"形未到,神先到","形止神不止"等训练法式。眼神在中国古典舞中对于塑造人物形象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古典舞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结晶。作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古典舞身韵课程是非常必要的。通过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学习与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舞蹈的表现力,为其学习民族舞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其在表演传统风格的舞蹈时更加完美地表现中华民族的神韵和气质。本人从事舞蹈教学多年,就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的教学:一、元素教学的积极作用一切从元素出发,从韵律入手。地面元素的训练作为最基础的身韵教学,  相似文献   

14.
舞蹈被视为形体艺术,它的价值是通过舞台这个媒介,借助于舞蹈演员的表演来实现的。因此,舞台表现力对于舞蹈演员来说直接关系到舞蹈作品的成败。它要求舞蹈演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舞台表现力及对舞蹈事业的忠诚与热爱。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的舞蹈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其中汉唐两个时期是中国古典舞发展和繁荣的鼎盛时期。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应该需要很好的传承与发展。两个不同的时期,其各自的风格特点和审美也各有不同,彰显了两个时期舞蹈独具的芬芳和创造的迥异。本篇文章主要根据汉唐两个时期古典舞的不同风格和特点展开描写,希望根据本篇文章能对中国古典舞的传承与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舞蹈艺术是人们喜爱的综合性艺术形式之一,且舞蹈艺术门类众多、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其中,古典舞在舞蹈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展现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艺术特色,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艺术性。古典旋转舞的技巧对于舞蹈作品的内容和艺术表现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具体对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训练及应用实践进行探究,旨在为其教学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将课堂教学与实际上的舞台演出良好的结合是在古典舞教学中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为了完成古典舞的教学目标、并且提高古典舞的教学质量就要注重将教学、编舞和舞台表演相融合可以完整的在课堂教学上展现出来,让舞台表演与课堂基础教学的相互作用极致的发挥。同时为了能把舞台的演出发挥到最好的状态,教师就需要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做好课堂教学与舞台表演之间的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8.
王喜伟 《文教资料》2010,(19):99-100
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舞蹈艺术的一个类别,是在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的舞蹈。良好的身体柔韧性是舞蹈姿态、跳跃技巧、爆发力等一系列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的前提。更是跳好中国古典舞的关键。它不但能体现民族性审美的表现力,而且能展现出舞蹈中肢体的律动性和韵味性。通过柔韧性训练的主旨作用,以典雅的舞蹈动作诠释充满情感的中国古典舞,陶冶情操,锤炼感情。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舞有着极为丰富的表现力,其造型之美,运动之美,所产生的千姿百态,都在于其身体的灵活运用,而使得身体能够灵活的力量的核心来源就在于"腰"。中国古典舞基训中,所谓"腰功"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为腰的柔韧之功,其二为腰的劲道之功。本文将围绕对这两个层面之"腰功"的分析,进一步总结与提炼中古典舞腰部训练的特性,以更好的指导实践,获得更有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校舞蹈表演专业学生的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对于舞蹈人才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身韵训练不仅呈现出了独特的古典韵味,也展现了中国舞蹈特有的审美趣味。在不断的教学实践和推进中,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突出了自身显著的价值,也建构起了独立的训练体系。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高校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的要素分析入手,深入的剖析了高校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的重要性,以对高校舞蹈教学改革与创新产生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