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甲戌本“凡例”和正中提到的五个书名入手,结合脂批和曹家史料,认为脂砚斋即是曹雪芹之叔曹Zhao,曹雪芹在自己旧作《风月宝鉴》和曹Zhao自述经历之述本的基础上,融合曹家两代人的兴衰,艺术性地创作了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2.
《花月痕》是晚清的一部长篇小说,共十六卷五十二回,系福建侯官魏秀仁所作。关于《花月痕》一书的成书年代,历来众口一辞,并无异说。鲁迅先生曾说:“其后有《花月痕》十六卷五十二回,题‘眠鹤主人编次’,咸丰戊午年(1858年)序,而光绪中始流行。”《花月痕》作者魏秀仁在本书前后序中也未明确说明创作时间,仅在前序末题:时  相似文献   

3.
<正> 《文心雕龙》成书于齐代说是清代纪昀最先提出来的,他说:“据《时序》篇,此书实成于齐代,今题曰梁,盖后人所追题;犹《玉台新咏》成于梁而今本题陈徐陵耳。”(《文心雕龙辑注》,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23页。)后来,清代刘毓崧又对《文心雕龙·时序》中的“暨皇齐驭宝,运集休明”云云,进行了“深考”,得出了《文心雕龙》在齐和帝时(即中兴元年三月至二年四月) “适告成”的结论(见《书文心雕龙后》,《通义堂文集》卷十四)。刘毓崧此说一出,影响很大,后之专家学者几乎都认为其立论根基坚实,不可动摇,“已成定谳”,“无须再赘”。但我觉得,刘毓崧的考证似乎不能成立,因为从《文心雕龙》与沈约《宋书》的关系来看,《文心雕龙》成书于齐代说是不正确的。因此,我冒昧写成此文,以向专家学者以及其他读者求教。  相似文献   

4.
石冬梅 《邢台学院学报》2011,26(4):51-52,55
学术界至今仍有很多人认为《三国演义》成书于明代,作者对其所持的一些论据进行了辨析,认为"连珠炮"等火器即使确为明初所发明,也不能证明《三国演义》成书于明代,因为这些描写是明人增改的;以"玉带"为贵也不是明代才开始的时尚,而是历史久远的传统;《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皆用"原来"而不用"元来"一词,不是因为它成书于明初而不用"元来",而是因为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官刻本,为避讳而将罗贯中原著中的"元来"改成了"原来"。因此,持明代说者的上述论据是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5.
姜珊 《华章》2011,(19)
《三侠五义》作为近代通俗文学中的优秀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研究者做了大量的文献研究.其中关于该书的作者、成书过程,研究者们做了多方面的考证,发现了许多新的材料,提出了新的观点.本文在此基础上略谈《三侠五义》的作者和成书过程.  相似文献   

6.
《三国演义》成书过程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三国演义》非一人独著,而是一部累积性的作品。其中关键性的作者是《三分事略》的作者,罗贯中、毛纶、毛宗岗父子。并就其成书的具体过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由于赵匡胤出身低微而开宋基,自宋朝始,民间即广泛流传着关于他的故事,后来“飞龙”逐渐成为赵匡胤发迹变泰故事的代名词。宋元的相关笔记、小说,金、元、明的相关戏曲,以及明、清时期相关的小说、戏曲,脉络清晰地揭示了《飞龙全传》的成书过程。  相似文献   

8.
从版本考证、文本提示、情节漏洞三方面来看,现在常见的《儿女英雄传》版本很可能经过了多次、多人的修改,而且种种迹象表明,文康写作该书至少是分两个阶段写成的。最初的构思可能只有前二十八回。  相似文献   

9.
汤志钧同志在《文物》1980年第7期发表了《<大同书>手稿及其成书年代》一文(以下简称汤文),根据在上海博物馆发现的康有为《大同书》手稿,进行了考证。我认为手稿的发现是重要的,汤文的考证也是有益的。但汤文却认定这个手稿“是最初属草时的稿本”,不可能是原稿被抄没后另行缮述的稿本,即在此之前没有更早的稿本了,1884年康有为没有撰过《大同书》,康说撰于此年,那是他倒填年月。对这种看法,我却不敢苟同。因为目  相似文献   

10.
朱熹的《诗集传》集古文、今文、汉学、宋学之大成,在《诗经》研究史上是继《毛诗郑笺》、《毛诗正义》之后的第三座里程碑。通过考证《诗集传》的成书过程,揭示朱熹对《诗集传》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独到的创新之处,在这个过程中对古老的文化经典《诗经》进行一次全面的领悟。  相似文献   

11.
《通释》兼收宋金明清历代戏曲词语一万余条,既校补了《元曲释词》,又以大容量集历代戏曲词语为一书。其突出特点在于:释词旁征博引;发掘新词新义,同类性质的辞书所未见者不下全目的百分之八,多义词亦多有新解;以音统形,就因析义;大量少数民族语得到解释;吸收前辈和时贤科研成果,亦坚持不同学术观点的辩驳。  相似文献   

12.
亲爱的读者朋友: 细心的你一定已经发现,《海外英语》从04年第一期开始增添了一个知识性栏目“红楼梦翻译趣谈”,主持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肖维青老师。这个栏目以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的译介为切入点,比照原著,分析英语译本的特色,深入浅出。喜爱《红楼梦》、喜爱英语、喜爱翻译的朋友不妨一读。  相似文献   

13.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怡府过录本,据红学专家研究称,是曹雪芹“已卯原本的直接过录本”,仅次真迹一等,虽然不全,价值极大。现存的较完全的庚辰本,也是据这个过录本重抄的。可以说,怡府过录本的发见和出版,对世界名著《红楼梦》原始面貌探真和曹雪芹文学语言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典数学的一部重要的经典著作,它总结了我国先秦至西汉的数学成果,形成以问题为中心的算法体系,其成书与应用过程带有鲜明的数学文化特征.由于《九章算术》内容的实用性及算法的普适性等特,最,使其不仅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而且对中国数学的发展和数学文化的进步都产生积极的影响.《九章算术》不仅是中国古典数学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而且还是远东数学的源头,在人类数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晏子春秋》成书有一个长期积累和演化的过程 ,到战国中后期基本定型 ,至刘向校雠整理后 ,内容始固定下来。汉后各代史志著录篇目不合 ,乃是由于章数分合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红楼梦》中择要拈出其悖谬瑕纰加以分析论证 ,探析《红楼梦》是由《风月宝鉴》《红楼梦初稿》和《石头记》初稿三部不同主旨的小说合成的创作过程 ,并指出“三书合一 ,天有难就”。  相似文献   

17.
读过《红楼梦》这部作品的人,当然,后人不得而知,曹雪芹大师是怎样创作这部名著的,却是有前人对曹雪芹创作的民间传说。当初题目为什么叫《石头记》的。这里有一段非常奇特希巧的事,让曹雪芹创作有了灵感。贾宝玉,通灵桥,曹雪芹,把三者联系在一起,才有了这部《红楼梦》名著。  相似文献   

18.
曹雪芹一生铸成一部小说,几经变改书名,到清乾隆十九年(1754),最后定名《石头记》。由于历史原因,书稿仅整理出八十回清本,就“问世传奇”了。七年后(1761),曹雪芹应已完成了他的《石头记》全部书稿,由于突如其来的灾祸,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末除夕,这颗文星陨落了。一个完全的《石头记》真本也没流传下来。30多年后到乾隆五十六年(1791),突然冒出了由宫廷武英殿活字印制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来,此即由程伟元、高鹗搜访多年,获得残稿,编缀成的“全璧”,改《石头记》名为《红楼梦》,次年,程、高之流对曹雪芹前八十回原文大肆阉割篡改达2万多字。至《石头记》神韵风貌,文采风流尽失。使这件真假合一,盗名欺世的假《红楼梦》冒充珍品,风靡天下200多年。周汝昌先生与家兄周祜昌二人满怀一腔义愤和热情,发愿终生校辑一部接近曹雪芹原来文字的《石头记》(《红楼梦》),这就是《石头记会真》的契机与发端。二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惨淡经营,历尽难言的艰苦,宏愿欲尝,《石头记会真》即将梓印,周祜昌先生不幸抱恨阖然长逝。红学资深大师周汝昌先生在其女儿周伦苓的协助下最后完成了《石头记会真》书稿的核订。本文作者侯廷臻同志应出版社特邀承担了《石头记会真》书稿全部审核校勘工作,经逐字反复审核,耗去了5年的心血,终于使第一部接近曹雪芹真本原貌的本子《石头记》,奉献给世人。全书共lO卷,800多万字:8000余页,即将由海燕出版社推出,就教于普天下热爱《石头记》者。  相似文献   

19.
曹雪芹一生铸成一部小说,几经变改书名,到清乾隆十九年(1754),最后定名<石头记>.由于历史原因,书稿仅整理出八十回清本,就"问世传奇"了.七年后(1761),曹雪芹应已完成了他的<石头记>全部书稿,由于突如其来的灾祸,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末除夕,这颗文星陨落了.一个完全的<石头记>真本也没流传下来.30多年后到乾隆五十六年(1791),突然冒出了由宫廷武英殿活字印制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来,此即由程伟元、高鹗搜访多年,获得残稿,编缀成的"全璧",改<石头记>名为<红楼梦>,次年,程、高之流对曹雪芹前八十回原文大肆阉割篡改达2万多字.至<石头记>神韵风貌,文采风流尽失.使这件真假合一,盗名欺世的假<红楼梦>冒充珍品,风靡天下200多年.周汝昌先生与家兄周祜昌二人满怀一腔义愤和热情,发愿终生校辑一部接近曹雪芹原来文字的<石头记>(<红楼梦>),这就是<石头记会真>的契机与发端.二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惨淡经营,历尽难言的艰苦,宏愿欲尝,<石头记会真>即将梓印,周祜昌先生不幸抱恨阖然长逝.红学资深大师周汝昌先生在其女儿周伦苓的协助下最后完成了<石头记会真>书稿的核订.本文作者侯廷臻同志应出版社特邀承担了<石头记会真>书稿全部审核校勘工作,经逐字反复审核,耗去了5年的心血,终于使第一部接近曹雪芹真本原貌的本子<石头记>,奉献给世人.全书共10卷,800多万字,8000余页,即将由海燕出版社推出,就教于普天下热爱<石头记>者.  相似文献   

20.
战国社会广泛流传的春秋史短章文本,构成了编年体《左传》成书的直接来源。出土文献的事例证明,编年体《左传》之前的“《左传》原本”可以理解为就是那些呈散编形态的春秋史“事语”。“事语”的称谓和内涵来源于战国秦汉社会的文献类别和使用惯例,而非当代学界的一般性指称。《左传》编者对春秋史“事语”的择取和加工方法,除了“割裂文本”、“整合文本”,还重在连缀文本、修饰文本,以使它们依次相序、连贯而呈体系化,进而展现自家的价值评判。同时,《左传》的成书历程也是春秋史的书写主体由史官群体经诸子百家转移到儒家学者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