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言文翻译改成笔答题后,难度有所加大,且2004年起翻译也由5分变为8分,可见高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要求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2.
从2002年起,文言文翻译由原来的客观选择题,改为书面表达的主观题,分值为5分,占到了文言文整体考核的25%;2004年,此项题分值又增至8分。这自然使文言文翻译成为备考复习的一个新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2004年以来,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主观翻译题增加了翻译的文字量,分值由5分增加到8分。这一调整对考生的综合表达和转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文言文主观翻译题我们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从近几年的文言文主观翻译题来看,考查  相似文献   

4.
为了真实地反映学生的阅读、表达水平,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根据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2002年全国卷文言文试题增加了翻译题,即让考生直接书面翻译文言文句子,分值由5分增至2005年的10分,并在《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相似文献   

5.
第二大题为古代诗文阅读,由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三部分组成。与2011年相比,第9题取消了断句,只设翻译,翻译的句子由两句变为三句,第9题的赋分仍然保持10分。  相似文献   

6.
[考点剖析]文言文翻译是对考生文言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2005年的文言文翻译题上一年而言,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加大了翻译的文字量,3套全国卷均达到50字;二是加大了试题的分值,部分省市从8分增加到了9分,3套全国卷均增加到了10分,从而使得此题成为整张试卷中除作文之外分值最大的一道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王立金 《学语文》2005,(4):28-28
2005年全国高考语文卷较2004年有较大变化:一是试卷结构的变化,第一卷由14题减为10题;现代文阅读中原有的一个鉴赏选择题变为主观表达题。二是分值权重的变化。第一卷由14题42分减少为10题30分;第二卷文言文翻译由8分增加到10分,诗歌鉴赏由6分增加到8分;现代阅读题(主观表达题)由18分增加到22分:第六大题3题12分增加到15分。  相似文献   

8.
巧译文言文     
文言文翻译在高考中一直是众多学生最为头疼的一道题,它在试卷中占有12分,同时在整个文言文阅读中对于理解整篇文章的作用也是很大的。根据经验,笔者把文言文翻译句子题的解答分成以下几个步骤。一、直翻实词,这里所谓的“直翻”就是纯粹的类似翻译软件似的直译。  相似文献   

9.
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的文言文阅读 试题在题型结构上作出了如下调整:选择题由5道减少 为4道,分值由15分减少为12分:主观翻译题增加翻 译的文字量,分值由5分增加到8分。这一调整对考生 综合表达和转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编 发了下面一组文言文翻译专项训练题,以期能为广大考 生翻译技能的培养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0.
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阅读占19分,其中文言句子翻译就有10分之多,当然,其它文言文阅读题也是以翻译为基础的,可见古文翻译能力的重要。所以,要想在高考中提高文言文阅读题的得分,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除了指导学生加强文言字词的积累外,语文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文言翻译的方法技巧。  相似文献   

11.
2004年高考进一步加大了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考查力度,减少了一道客观题,文言文翻译的主观题的分值增加至8分。随着今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结构的调整,文言文翻译的地位更为凸现,文言文翻译的复习必须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全国高考新课标卷文言文阅读题分值为19分,由三个选择题和两个翻译题组成.然而学生作答时往往由于读不懂文言文选文内容,答题的准确率自然也就不高,再加上翻译时仅凭自己的想象,以今人的思想去想象古人,造成翻译出来的句子难以看懂,19分的文言文分数,大部分学生的得分基知在10分左右.所以,掌握文言文答题的方法与技巧,有助于学生在高考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蒋文平 《广东教育》2011,(12):14-15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是高考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项综合性考查,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又是考查考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本要求采用主观题设题,主要包括文言断句和文言翻译。断句一般设1道小题,赋3-4分;翻译则设2道小题,赋6-7分。  相似文献   

14.
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往往选一段史传类文言文。自2002年以来,设计5道客观题,1道翻译题,分值为20分。可考生解答文言文阅读题最感到头痛,往往心里没谱,有的考生解答选择题靠瞎蒙,解答翻译题靠胡诌。产生这种答题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缺少阅读文言文的应有知识,二是缺少解答文言文阅读题的基本方法。针对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考查。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改变了以往的命题方式,由客观题改为主观题,题量和分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研究文文言文的翻译,做好高考备考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何传跃 《新高考》2005,(3):12-13
从2002年开始高考文言文翻译由客观题改为主观题,2004年的高考试题又增加了文言文翻译的文字量并提高了该题的分值,高考试题对古文翻译主观题的重视由此可见。文言文翻译,要忠实于原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同时还要做到准确、通顺、明白、生动。要达到这个标准和要求,在文言文翻译中,以下几个与现代汉语语法差别较大的方面尤应注意:  相似文献   

17.
《中国考试》2004,(11):105-111
《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是中学教学的指南,也是高考命题的依据。2004年湖北卷,从考点到题型,从结构到权重.无一不是遵循“两纲”要求设计的。与2003年全国卷相比.2004年湖北卷减少了一道词语题,增加了一道标点符号题;减少了一道文言文的选择题,增加了一道文言翻译题;Ⅰ卷由45分减至42分,Ⅱ卷由105分增至108分。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中对文言文翻译能力的考查,已经固化为直接将文言语句笔译成现代汉语的主观题,分值为6分(一般为两个小题)。要准确解答这两道主观性的文言文翻译题,尽量不失分或少失分,学生除要有扎实的文言文功底和较丰富的古代文化常识外,还必须掌握解答文言文翻译题的方法和要领。  相似文献   

19.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考点较为固定,容易把握,是一个重要的得分点。为此,本文总结出一些考生在解答文言文翻译题时,常常涉及的误区,并逐一指出走出误区的对策,希望能给考生们答好文言文翻译题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2007年的全国卷Ⅰ文言文阅读,包括3道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和两个句子翻译题(每题5分,共10分)。所选文段仍然是人物传记,是适合高中生阅读和测试的浅易文言文。设置这几道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