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成林 《学会》2002,(1):19-21
诺贝尔科学奖,是面向全球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经过认真评选决定名次,特授予最高奖赏包括奖金、奖章和奖状.一向为世界各国科学家重视和追求.  相似文献   

2.
诺贝尔科学奖(Nobel Prizes)是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年度科学大奖.自1901年首次颁奖以来,诺贝尔科学奖紧密地伴随着100年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几乎每一次奖励都相当于确立了一座科学的里程碑.由于诺贝尔科学奖有明确的获奖标准、严格的提名和遴选程序以及百年来公认的权威性和高额奖金,诺贝尔科学奖无疑代表了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在诺贝尔奖百年诞辰之际,笔者谨撰此短文介绍诺贝尔奖的设立、诺贝尔基金会的组织结构、评选标准和获奖成果,并试图探讨100年来诺贝尔奖及获奖者对现代科学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察了中国第一位诺贝尔科学奖的提名人与被提名人的情况。中国本土第一位诺贝尔科学奖提名人为国际著名生物化学家吴宪(1893-1959),他于1932年提名了约翰·诺斯罗普(John H Northrop)和詹姆士·萨姆纳(James B Sumner)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而最早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提名的中国人乃中国检疫和防疫事业先驱,公共卫生学家、中华医学会首任会长伍连德(1879-1960)博士,他因在肺鼠疫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发现土拨鼠在鼠疫传播过程中的作用而被提名角逐193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4.
交叉学科往往是学科新的生长点,有可能产生新的科学突破,为科学带来革命性的发展。交叉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大量跨学科的人才,而高水平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始于交叉学科的研究生教育。文章选取1901-2013年诺贝尔科学奖获奖者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师从诺贝尔奖得主为分组变量,从物理、化学和生理或医学三大学科内和跨学科角度对比分析师承效应的影响,凸显跨学科师承效应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纯的学科内师承效应相比,考虑跨学科师生关系的师承效应可更显著地促进未来诺贝尔科学奖获奖者的成长和成才。  相似文献   

5.
从诺贝尔科学奖看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荣德 《科研管理》2007,28(1):125-131
诺贝尔科学奖不仅是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缩影,也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典范。文章从六个方面对此进行了阐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熏陶是创造性人才成长的“第一基石”;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奋斗是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内在动力”;良师的精心指导和帮助是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快速通道”;自由的研究环境和交流是创造性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选准研究方向和课题是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捷径”;善于把握机遇和创新是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龚旭 《中国科学基金》2006,20(4):200-205
1中国--大学科研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机遇 很高兴看到过去20年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相信未来还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但要继续取得成就,需要更多的思想沟通、人才交流以及机构间互动.  相似文献   

7.
<正>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日前揭晓,中国科学家今年依然缺席科学类奖项。早在2001年,杨振宇曾预言,20年内,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肯定能有人获奖。而今,如何看待这一预言?我国自然科学领域何时能实现零的突破?去年莫言斩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公众对于中国人冲击诺贝尔科学奖的信心有所提振。对于国人之于诺贝尔奖的这种急切的渴望,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教授认为,这种关注可以理解,但不必太过。  相似文献   

8.
揭开神秘病毒的面纱 三名欧洲科学家因为发现两种引发人类致命疾病的病毒而荣获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9.
用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1900—2005年英美籍诺贝尔科学奖获奖者的学术影响力与年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纠正已有类似研究中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方法的不足,得出诺贝尔科学奖获奖者的学术影响力与年龄变化曲线是单峰曲线,并分析诺贝尔科学奖获奖者的学术影响力-年龄曲线的启示,为探索杰出人才的成长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诺贝尔科学奖中的“人才链”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诺贝尔科学奖是当今自然科学界公认的最高荣誉 ,2 0世纪至今为止的 4 56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是 2 0世纪科学的“超级精英”。从科学学的观点来审视 ,我们会发现他 (她 )们中间存在着一个个的“人才链” ,正是通过这种“人才链” ,使使知识得以积累 ,学派得以形成 ,创新得以延续。文章分析指出 ,科学形成“人才链”的主要因素有 :科学大师是“人才链”的核心 ;不断创新是“人才链”的关键 ;宽松环境是“人才链”的土壤 ;“马太效应”是“人才链”的媒介。并认为 ,在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中 ,我们应该加强规划 ,找准方向 ,重点倾斜 ,培养帅才 ,自由探索 ,敢于创新 ,以形成自己的中国学派和“人才链” ,进而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1.
李琴 《情报杂志》2003,22(10):91-92
介绍了科学发现的两条主要途径,详细分析了科学发现的主要控制因素,并介绍了通过文献信息途径进行科学发现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诺贝尔科学奖是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缩影。它向我们提供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全息图景:研究方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研究手段由单一向综合转变,研究力量由个体向群体过渡,研究中心由欧洲向美国转移。正确认识这些特点和规律,对于科学把握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21世纪以来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专利数据出发,依据钱学森的技术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体系层次结构思想,对诺奖成果的科学性质进行判断和分类。诺奖数据显示,近15年来,物理学领域呈现出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平分秋色的局面,而化学、生理学或医学领域明显地出现了趋向技术科学一边倒的局面。这意味着,仅从基础科学层次出发不足以实现接近诺奖和提升科技实力的宏伟目标,必须重视技术科学在建设科技强国过程中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拥有一定数量的原创前沿科技成果是一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21世纪日本诺贝尔科学奖获奖数量出现“井喷”现象,本文对2010年之后日本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受政府资助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日本科技计划支持顶尖研究成果取得的特点,建议借鉴日本经验,制定长期合理目标引领发展、加强科技计划在部门之间的协同和衔接,强化基础研究系统部署、促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统筹布局与共享利用等。  相似文献   

16.
诺贝尔科学奖是世界公认的和最具权威的最高荣誉奖,但是中国大陆的科学家至今还与诺贝尔科学奖无缘.教育与科学关系最为密切,通过研究外国著名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创新教育、实验教育和家庭教育对诺贝尔科学奖人才产生的重要作用,旨在加强我国人才教育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为中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提供有益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杨晓云 《科协论坛》2007,(11):29-29
10月20日,杭州市科协举办“杭州市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揭牌暨“百年诺贝尔科学奖主题展”开幕式。“杭州市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是由市编委正式批准建立的,由市科协管理,面向服务于全市广走科技工作者的重要活动场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李晋 《科协论坛》2006,21(12):33-36
11月2日。在邓楠书记及四川省委等领导,社会各界的簇拥下,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和期盼中,四川省科技馆隆重开馆了。高科技的手段展示丰富多彩的内容,以独特的展示功能吸引趋之若骛的社会公众特别是,。大青少年。他们走进科技馆,在耳濡目染、动手动脑、潜移默化中接受科普知识,所起到的寓展于教的积极作用白不待言。相形之下,陈列于3楼西北角的《世纪辉煌——诺贝尔科学奖百年展》却显得略微冷清。  相似文献   

19.
诺贝尔与硝化甘油阿尔佛雷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于1833年10月21 日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一个发明家的家庭里,只读过一年正规小学。他自幼勤学好问,到处访求名师指导,曾在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学习,他在18岁时便对科学、文学和哲学具有一定的修养。除俄文和瑞典文以外,他  相似文献   

20.
任晓琦 《百科知识》2001,(10):33-35
人们在观察、实验或研究某一事物的过程中,常常会由于某个偶然的机会,遇到或发现出乎意料的自然现象,这就叫做机遇。科学研究中的机遇属于偶然性,因此,机遇也称为偶然发现。科学中的偶然发现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科学研究中发现了全部意外的情况。即按原计划进行探索,没有达到目的,但却意外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